这题材很有意思,也很有趣,三个男的,闲来无事,谈人生谈世事,也津津乐道地谈论女人。夏天的闹剧,讽刺了谁,笑话了谁,想必有人明白有人糊涂。老实人做绝活事,有人闲话冷眼,谁知自己碰上钉子,也丑态尽露。身份只是人对人之间交流的掩饰,剥去这个所谓的身份,谁都是一样,人性的本质,对大家都是平等的,要是认清这个问题,闹剧就少很多了。
“爱与被爱,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
神父这样对安娜说,但结果却与他的热望背道而驰。根据符拉迪斯拉夫·范库拉小说改编,由捷克名导伊日·门泽尔执导的《反复无常的夏天》(1968年),由三个老友扯淡开始,呈现出一幅绝妙的小镇风情画。看似无关的事物,其实紧密相连。
给三个钟情于扯淡的人拍一部妙趣横生的电影,实在是够大胆,也够刺激。他们远离政治的风暴中心,远离城市的喧嚣,在世外桃源般的乡间品酒尝鲜,一切都是如此缓慢而生动。电影中所透出的捷克独特乡村味觉,也够人慢慢咀嚼且趣味无穷。
三人中角色各殊。利用小河塘开了一间河滨浴池的老板安乐尼,粗鲁又搞笑,神父洛奇写诗又迟钝,上校喜欢钓鱼,温文而内敛。但他们都喜欢在河边侃大山。从世俗化的人生到艺术哲学,包罗万象又极度生僻。好在安乐尼妻子卡特里娜会给他们做饭吃,要不就会饿肚子。这位胖妻子一直对老公埋怨不断,对于自己十七岁就嫁给这头猪,总是耿耿于怀。
这天,魔术师尔尼的到来,打破了一切平静,小伙戴着眼镜看似文质彬彬,却有一手好手艺,拿根长杆就可以安然地踩过长杆,直让卡特里娜喜不自禁,越看越喜欢,好似找到了梦中情人。而尔尼的漂亮女助手,热辣辣的性感身段,尤其是半露的诱人乳波,更是让安东尼垂涎欲滴。
夜里看完魔术表演后,安东尼就拉着安娜到河边的破浴室间准备共宵云雨,却被妻子发现。安东尼急中生智,用一桶冷水给她来个醍醐灌顶,然后开门说是她跳河刚被救起。但妻子不信。她决定反击。她跑到魔术师尔尼那里,一住就不回家了。
镇上的人议论纷纷。而安东尼却安之若素。晚上,神父专门给安娜送《爱的艺术》,她正在煎鱼,他美滋滋地尝了她的小鱼。刚说完“爱与被爱,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时,镇上的人就来造事,揪住了神父,耳朵都差点给扯下来,血淋淋的。还是安东尼边调侃边用钓钩给缝上。接着上校也不甘寂寞。
当尔尼被人从杆子上摇下来摔伤后,卡特里娜也借故跑回家了。安娜接着表演完,上校就拉住安娜的手,想与她厮守终生,免得她劳碌奔波之苦。
可她来到阔绰的上校家,就一个劲地啃鸡腿不停地吃苹果,急得上校挠痒痒,只得霸王硬上弓。偏这时尔尼杀到,免不了一阵恶斗。之后,看着安娜决绝地跟着尔尼走,上校摸摸自己的青鼻肿脸,只落得一声唉叹。
最后,三个难兄难弟,一如既往坐在河边闲聊,看着远方魔术师的马车缓缓而过,安东尼瞅见着妻子一眼说道“这真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夏天”。他潜台词是想说,反复无常的夏天,只缘于人类这反复无常的本性。
2013、12、20
Like "Closely Watched Train" before it, this film from Jiri Menzel is ambitious, yet disappointing.
The recipe was 3 parts Fellini and seven parts Thomas Mann. But the plot is contrived, the metaphors usually tired cliches, and the acting, for the most part, is silly.
The actors can actually be great, as indicated by Rudolf Hrusinsky in the far superior "The Cremator". But the poorly articulated sentiments of an aged yearning for evasive youth and beauty will not sound right, even when assisted by the eloquence of a Hrusinsky.
Jiri Menzel also played the Magician, which is rather off-putting. One wishes to strangle the smug, stealthy, feline little bastard; I somehow don't think this is the characterization that the screenwriter aimed at. Menzel is far more suitable as Dvorak, the apprentice in "The Cremator". Menzel's passive-aggressive cheap lowliness plays to better effect, there.
“为何夜晚如此热闹,白天却如斯无趣?”田园之家来作伴,除了无聊还是无聊,每日吹牛喝酒畅泳,风韵不再的妻子怀念当时狂蜂浪蝶无限风光,家长里短永远是男人们挥之不去的每日梦魇,相互打趣勾引调情,也不过是为了打发忽然骤雨的中年时光。
走钢丝的男人与橙衣少女是这个小镇唯一的色彩,6人之间你追我逐,喝醋妻子故意去马戏团大篷车内杀鸡示威,只不过为报丈夫偷腥之仇。神父迷恋青春胴体,上校未待晚餐结束已猴急暴露本性,加上偷腥不成的粗鲁自怨……难得伊利曼左镜头下人性美好,夏日时光没有杜鲁福式浪漫恋情,多角之间你来我往却也其乐融融,反复无常只是平淡生活小风波,风雨过后一切照旧,捷克人民的幽默与大神经,令人莞尔。
那个美丽的女孩和那个夏天,是我永远不可得的。纵然知道那么多的人生道理,还是在重复着过这一生,游泳、喝酒、钓鱼、谈人生哲学,以及好色看美女。
人人尽说夏日好,众人只合夏无常,夏无常,风景更熟稔。篷车女子美如兰,镇上大叔色如狼,未尝莫还家,还家须郁闷,郁闷更兼夏雨,到黄昏,淅淅沥沥,这次第,怎一个郁闷了得~
笑着看完. 在线: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WnFv5Kr8o/
抛开身份,大家的本性大抵一致,但也因身份不同,选择的行为也不同。色调很舒服。风波之后,生活依然继续。
又是性的象征,三个中年男人都以性的失败收尾,而魔术师虽拥有活力却难以抵挡当地居民的保守而又不负责任的态度和中年女人小市民意识的消磨,最终落荒而逃世界重又落入保守者的手中,捷克那反复无常的政治局势。。。
除了讽刺意味,我更多地看到了喜剧化了的小人物的日常。在这个偏安一隅的小村庄里,有闲散猥琐的中年男人,有泼辣又脆弱的中年妇人,有反反复复下个不停的大雨,还有那日复一日悠哉却单调的日子。马戏团走了,这个反复无常的夏天,又变得和往常一样平庸了。
很喜欢的调调,潮湿、灰暗但不会让人感到压抑,因此稍有暖色就显得格外有光彩。结尾有点像失翼的灵雀,在乱七八糟之后一切莫名回归平静。对婚姻和爱情甚至友情进行了不怎么严肃的探讨,婚姻是欺骗,爱情是放弃一切背着他回家,似乎友情就是一起挖蚯蚓时以喜剧收场的吵架。可以一窥60年代捷克人文风貌。
“战场是唯一一个可以高贵的死去的场合,无论如何,诗人当不成好士兵。”“我想说的是:距离可以通过流浪来测量,就像富裕可以通过饥饿来测量。而游戏总是在真正的行动之前就开始……或者说,少校,你相不相信,每件事情都有它的源头,那源头便是有闲暇时间的人们的娱乐精神和勇气。”魔术师是伊利曼佐
夏天反复无常,男人有心无力。Menzel给整个捷克新浪潮增添了不少幽默气息。
15/10/2006 7:30pm HKFA
画面极佳 捷克片的黑色幽默有板有眼
美,夏天的河流,树木,街道,夏夜的魔术,蠢蠢欲动的大叔。
好喜欢!那个鱼钩缝针看到好疼啊~ 夏天。无所事事。讽刺。幽默。不是那种哈哈哈,而是心里暗自地很喜欢~
曼佐的電影圍繞著一些日常情境與場所,因此人物總待在同一個地點,而故事會自然從生活的事件中展開,毫不費力。或許有人會很喜歡他的幽默與對生活那輕挑的態度(又或者是對於他來說,那是唯一一種可能的態度),不過我自己是覺得有時候看一看他的作品總會失焦 ...
某个夏天,一件特别的事物掉进了某些人平静的生活,夏天过去,事物离开,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只是原本生活在这里的人都已伤痕累累。这个特别的事物可能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也可以是一场残酷的战争。夏日风光,旖旎倾情。构图、光影、台词,精雕细琢。
杂技团的到来让宁静的小镇变得热闹,引起当地守旧居民的不满。夏天是欲望盛放的时节,三个中年男人对杂技团美女的追求霸占都未可得。一方面是暗示性的衰落,一方面是对外的渴求和不可得的矛盾结果。
一般般。不要有马戏团就和费里尼扯上关系。
What's done is never going to be amended.
7.捷克电影人的讽刺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说,就跟法国新浪潮的影响力一样大。可见政府的资金支持与审查放开,对商业回报和文化进步都是多么重要的一环。本片在朴素自然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此起彼伏的情景反讽,展开了对一种荒诞的社会状态,及其中这些物质生活优越的既得利益群体不满。最后,那怕是以欧亨利式结尾落幕,也要寄以诗意浪漫的轻松情调调侃悲伤。
门泽尔把一种百无聊赖却又充满感染力的幽默表达地很对味。给自己设计的角色太有趣了,没想到导演钢丝走得那么好。自然的美丽景色和人情的诙谐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