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柯南是一种病
1999年,旧世纪的终焉。当人们为Y2K与诺查丹玛斯的末世预言恐慌的时候,遥远的东方,一个名叫“中国教育电视台”的电视台播放了一部日本动画,其开放程度仅亚于《宇宙骑士》中相羽美雪的裸体变身与近乎恶搞般引进的《新世纪天鹰战士》中某位领导看漏的初号机暴走。这部以现在的审核制度完全无法引进的动画,打开了千千万万中国少男少女的心扉,“真相只有一个”这句蹩脚又耍酷的话语刻在了这些和平时代的孩子的心中,这部动画叫做《名侦探柯南》。
1999年到2k年,按照影视剧地球已经不知道死了多少次,我依然在那台球面屏幕的电视前关注这个外表像小孩、内心却比成年人还牛x的少年了。要知道,那个时候市面上除了阿加莎与柯南道尔的传统推理书,是几乎找不到什么像样的推理小说的,甚至像江户川乱步这类日本人都不爱看了的,我国出版业才在2002年开始慢吞吞的出版。相比现在满大街的东野圭吾、绫辻行人,BT、emule随处可下的诸多推理日剧,那个时代,小孩想看一些像样的推理实在是太费劲了。我还记得我把群众出版社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借来,结果是睡觉感觉太硬,没有黄冈考卷舒服,直到大学老师在讲台追忆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八卦之时,我才慢吞吞的把这本书啃完。
而《名侦探柯南》对于一个和平时代的小孩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在一个平庸时代,冒险与不可思议事件这种满足孩子好奇心的东西实在是匮乏的令人想流眼泪,好不容易隔壁的猫死了,验尸报告迅速出炉并结案,让我着实像小崔一样抑郁了一把。而柯南的出现让人不在为此烦恼,没有刺激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正所谓“播柯南的天是明亮的天,爱柯南的同学好喜欢”。晚上回家霸占电视频道,转天跟同学讨论,成了我那时最有规律的习惯。2002年10月,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颁布的《商品和服务商标注册区分表》第一次将“侦探公司”列入其中,我以为柯南中美妙的推理终于能出现在自己身边而兴奋不已。直到后来我看了很多这方面的纪实文学,发现我国1993年就有禁止私人侦探组织的相关规定,一方面佩服我国法律到达“法无定法”的禅宗境界,一方面惜别向往的侦探事业转向更和谐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但是我依然在看柯南。我很高兴国内只引进了前100多集,然后天天播,有时1天播2、3集,2个月就播完了。不仅孩子不沉迷,家长也放心,《人民日报》也不会给它扣上“电视海洛因”的帽子。要知道在日本是一周播一集,而且柯南制作组经常宣布“公休放送停止”“本周重播xx系列”等等,所以你半年看不到一集新的是很正常的。而这样还播了10年,累计500多集,要不是我写了《名侦探柯南精简计划》,我都不知道后人有什么毅力,开始看一部最终可能上千集的动画。
就这样,我开始每周一集的日文动画之旅。我发现了中国大陆最专业的一个柯南专题论坛——名侦探柯南事务所,我他妈真想用最美的词语表达我对这个论坛的喜爱,却发现比我更小的孩子已经早我一步,把中文能用上的词汇都用上了。我开始听Jpop,听小松未步、仓木麻衣、ZARD、三枝夕夏,因为她们是Giza being公司的,柯南的主题曲是她们唱的,我对这些歌比新闻联播的片头还熟悉。我买了《标准日本语》,开始学50音,我只是想把柯南主题曲学会,把柯南里面的名言都会读。我开始追短发女生,因为我喜欢灰原哀,就像工藤新一喜欢毛利兰那样,就像服部平次喜欢远山和叶 那样,就像毛利小五郎喜欢妃英理那样,就好像高木涉喜欢佐藤美和子美合子那样。
其实,从很久以前开始,我就不再关心事件的情节了。经历了互联网的爆发,我早就把能看过的离奇案件看了个遍,青山刚昌的手法再也不能愚弄已经比工藤还大的大学生了。我只是关心工藤新一会选毛利兰,还是柯南会选灰原哀。我只是关心服部平次与远山和叶在大阪过的如何。我只是想知道小五郎什么时候正经一把,找到妃英理说,老婆我们结婚吧。我只是考虑高木与佐藤的婚礼上白鸟警官要如何面对。当然,我还见过想知道Gin什么时候出来全灭大家的,还有想知道Vermouth姐姐什么时候温柔的杀死你的,更有想知道黑羽快斗什么时候当主角的。
感谢中国教育电视台,不管99年你是相信世界要灭亡了,还是真心发现了世界的未来。柯南让太多的孩子有了美好的童年与相应改变的人生。即使这些人现在不看柯南了,或者每年只看一部剧场版动画,并大骂越来越烂的,我们所有这些被柯南影响的孩子,都会带着当时美好的回忆活下去。
我还记得看山庄绷带怪人的时候我真的吓哭了,看月光杀人事件真的被感动了。甚至还记得,当我最后一本《柯南》被老师没收的时候,一个女生跟我说,柯南完结了就当我女朋友的。
这些美好或不美好的回忆,连同全部的62本漫画,500集TV动画、23首OP、31首ED、12部电影版、8部OVA、2部真人版、20部游戏、5部小说,全都融入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比癌症还要厉害。
张震岳摇摆的歌唱《思念是一种病》的时候,街上的孩子已经不知道1988年长发黑皮夹克的齐秦在唱这首歌。我庆幸自己还没有遗忘,我记得1996年1月8日在日本播放的《云霄飞车杀人事件》开头是一个豪宅杀人事件,这个案件在中国大陆播放的时候被删掉了。而十年过去,高山南(柯南的配音演员)与青山冈昌结婚再离婚,Zard死了,连漫画都从6块9涨到7块5了。但是我依然习惯性的看动画、买漫画,虽然动画已经没有当年好看,虽然漫画我都在日文连载的时候看过了。
柯南成为了一种病,无药可医,而我,选择保守治疗。
作为一篇带有些许怀旧性质的文字,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物是人非的结局。好吧,那位曾经与我约定的女生,早就嫁为人妇,过两年孩子就能打酱油了。你看,真相只有一个。
真実は いつもひとつ!
p.s:柯南第11个开场白说道:”柯南即将十周年了,走过第一个十年,立刻迈向第二个吧!!“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老泪纵横,还要再玩命活10年,我们比巴巴拉·麦克林托克还辛苦。
2 ) (原)那在华美音符中游走的战栗——柯南M12《战栗的乐谱》观后随感
1 前奏
优美的古典乐,搭配着音乐家练习演奏的祥和画面,忽然,突兀的爆炸声响起,于是骇人刺耳的爆炸声打段了美丽的旋律,炸弹的硝烟随着华美的音符而起,意味着接下来的案件的迷雾,就像那优美的乐曲般绕梁三日,驱之不散。恨也好,爱也罢,冰冷的杀意,虽被华美的音乐包裹着,但却依然给人以实实在在的战栗——于是,战栗的乐章,就此华丽地铺开……
想不到电影一开始,就把华美的音乐和残酷的爆炸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而且还特地点明了犯人要把所有的旋律抹去,还黑夜宁静的决心。以优美的古典乐拉开序幕,算是非常结合了本次剧场版音乐的主题,而用残酷骇人的爆炸场面先声夺人,大概也算是对之前的某些剧场版(如M9,M11)的开场模式的继承吧。如果说古典乐所点的“题”是“音乐”,那么“爆炸”所点的“题”则是“战栗”了。虽说用爆炸来来开场对于柯南剧场版来说不算新鲜,但是我也的确能从中开始感觉到一丝战栗的感觉了。个人拙见认为,这样奏响的前奏,这样铺开的序章,算是既无过失,也无特别值得称颂的新意之处吧。(如果真要说有的话只能赞句古典乐的确非常大气华美-V-)而且,影片开始还没播多久就死了不少人= =(与M7有一拼=_=)
随着以古典乐与现代电子轻音乐结合的既熟悉又陌生的柯南主题曲的响起,当然就是例牌的对CONAN这动画的基本剧情和主要人物的介绍。说这次的主题曲既熟悉又陌生的原因是,那旋律的确没变对于想我们这些看了那么多CONAN的柯迷来说当然熟悉,但古典乐与现代电子乐结合的新的编曲却未免让人感到陌生和怪异。汗~不过,配上画面和这剧场版充满“音乐”和“战栗”的气氛,倒也还算不会让人感到难以接受。
个人无关吐槽:这次的人物介绍小哀有开口介绍哦~以前貌似没有的。但是……但是貌似介绍中直接忽略了毛利大叔……即使不算忽略也是出镜率减少了囧大概是因为考虑到大家对这些应该都不会不知道所以才略去的吧囧
2 间奏
随着犯人对女高音歌唱家伶子小姐实施的迫害,以及迫害对少年侦探团的波及,战栗正式开始在华美的音符中游走。之后,某柯保护伶子,伶子险些被犯人射中,算是与华美大气的古典乐一起xx演奏的一些小小的音波吧,但是这样的音波是掀不起悍然大浪的……个人认为……尽管制作组也许在尽力试图把这些一次次的遇险打造成电影中的一个个小高潮,战栗的感觉有了,但是绝不够而且并不过瘾。个人认为剧情还是不免有些平淡啊。但是具体原因自己倒说不出……也不知是不是从前奏过渡到间奏时出现了视觉上的审美疲劳……不过分成三部分留在三个不同案发现场的笛子,各音乐家之间复杂的关系,也让案子迷雾重重。
“绝对音感”这一概念的出现,也算为后面剧情的发展埋下伏笔。间奏,的确就是在慢慢地埋下伏笔的同时,细细地埋下线索啊……自认为自己不是推理高手,所以姑且不论此次剧场版的推理是否严密,作案手法是否高超了。总而言之觉得这推理,这案子,这手法放到进行着音乐会的音乐厅中,就显得没什么神秘了。而且,看来如果没有拥有绝对音感的人的注意和思考的话,这案子大概也没法解了。汗~所以说像我这样的凡人光听音乐就是推理不出来吧囧
无责任吐遭:某柯有绝对音感?某柯不是音痴吗?囧
某柯是音痴,但某柯有绝对音感。我是音痴,为什么我就没有绝对音感呢?囧囧囧(众人:这话好冷啊~)
还有,我终于有机会看到小兰弹钢琴啦——尽管短暂囧,之前在TV的月光奏鸣曲的事件中就知道兰会弹钢琴,一直就想看她弹。
3 插曲
其实插曲的顺序未必是出现在间奏之后,而且这回忆的插曲也不止出现过一次。没错,我说的插曲指得是小兰和某新初中时的那段回忆。回忆依然是像质朴的童年小调那样纯真而甜蜜,温暖而耐听。虽然没有那古典乐的金色旋律那样华美,那样绚烂耀眼,但是,它宛如银白色清辉的月光,清澈淳朴,给人以温馨和怀恋。
果然,CONAN中的感情都是淡淡的:
少年侦探团的孩子们对柯南的信任,柯南对孩子们的关心和保护,小哀与柯南之间搭档间的默契,园子与兰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甚至连伶子对孩子们的疏远其实我怕他们被自己连累……这些情谊,都是不时渗透于每个细节中吧。所以,我觉得这里的插曲也可以定义成剧中的“感情”呢。
CONAN中的感情都是淡淡的。尤其是柯兰之间的感情。实质上是刻骨铭心,但表面上却是云淡风轻吧。难怪有人把CONAN这句动漫的风格相容成“婉约派”。对那首歌的回忆,从头到尾贯穿整部剧场版,但却没有了M4,M5,M6中的轰轰烈烈,荡气回肠。从震撼度和剧情的精彩程度看,当然是大打折扣=_= ,只是谁叫这是CONAN剧场版啊,我还是不能说不喜欢啊囧
于是,就让他淡淡的……淡淡的……宛如涓涓细流般流淌渗透吧……
不过,望着兰有着淡淡忧伤失落的脸,某柯心中默念的那句“等我”,恳切而坚定,掷地有声,还是非常感人而且让人非常揪心的。T_T 我居然会对这个看上去如此平淡的细节那么有感觉,而且反而认为这一幕最感人,对这一幕印象最深囧(谁叫这里面仅有的一丁点感情戏都那么委婉平淡呢?被PIA飞~)
4 高潮
战栗继续在华美的音符中肆意游走……彻彻底底有这种感觉时,大概就是到了靠后的情节讲到音乐厅中,随着音乐会的进行,陆续引爆的爆炸吧……可是我一时却想不到应该怎样形容,情节也算激烈,而且的确把战栗在华美的音符中游走的奇妙感觉渲染得淋漓尽致了……只是不知为何已经找不到那种在早期和中期CONAN剧场版中的精彩和激动了……难道是我“老”了吗?唉~可能是个人主观原因吧,其实客观来看某些情节还是比较扣人心弦的。不累述。相信大家有感觉的话,应该能比我了解得更清楚吧。
5 尾曲
有惊无险,真相打开。战栗的乐章,戛然而止。音乐会落下帷幕。
在这期间,我上面所提到的插曲当然也再次出现。除了种种感情之外,我的确感觉到末尾处的情节和人物的对白之中隐藏了不少人生的哲理呢。仔细思考的话,相信一定会有收获吧。本人笔拙,也不一
一点出了。
当ZARD的《张开双翼》的前奏响起,那感动的心情,还是一样啊——正如之前看CONAN的剧场版,当主题曲响起之时,还是有种莫名的感动。尤其是当画面出现泛着微波的清澈水面的时候,能让人想起这歌的泉水姐姐……依然是永恒的怀念啊~
主题曲介绍后,依然是充满趣味的小幽默片段。只是我真的不懂为什么光听拉小提琴的手法就能听出是新一呢?看来要问兰才知道了囧
看来“绝对音感”也是相对而言吧。
还有,末尾处也点出《Amazing grace》,告诉人们要懂得宽恕的美德,这也是本剧场版要表达的精神之一吧。
6 合奏
洋洋洒洒啰啰嗦嗦写了一大堆,最后稍微总结一下。这是我看了一遍之后的最初的感想,真的是马上把它写下来了。看CONAN剧场版我一般在看过一遍后是很难有具体的感想的,可能是因为反应迟钝囧
所以这篇东东非常的不系统,很零散,当然也很主观了。
总体来说,这部剧场版还是部合格的剧场版,只是与自己当初的期待度还是有出入啊。虽说战栗的紧张感有了,但是却不够刺激呢。而且……总觉得制作组把兰这个所谓主角晾在一边了=_= ,出场率低,而且也貌似没啥重要作用。还是比较喜欢M5,M6,M8中的兰所起的重要作用啊。也许是因为这部剧场版着重表现的是侦探团和警视厅吧。不过从听觉感受上说,在目前CONAN的所有剧场版中,要数M12为最了,也真不愧是以音乐为题材的剧场版。从这一点上来说,M12的确做得不错。
其实我后来冷静下来想,是不是因为看的人的心情不同了,所以觉得剧场版没有以前的精彩呢?还是自己要求高了?看来个人主观因素还是起一定影响的。下次改天,换个心情,要找时间再看,可能就不会觉得这么失望了。
3 ) 《天赐恩宠》
实际上,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差啦……怎么说呢?张弛有度,写实主义,给了我一个静谧之夜。
传说中的【社会派风格】,倒是真有其事。不过也还好,没有太多奢望,给我这个写实派推理迷以不一样的感觉。。。
P.S.:我也是古典乐迷,《天赐恩宠》的女高音,美极了。
4 ) 华美却无力[柯南M12小评]
华美却无力[柯南M12小评]
--BY雪落月夜
转载请联系本人。
看完M12。扯点什么说说。
1:主线。
1.1:剧情。
杀人案,爆炸案,作为音痴的柯南挑战绝对乐感,找出凶手,阻止爆炸……!@#¥%……&*()——+
说当中的BUG,明明高木就留在直升机上没下来,但一转头,高木又在音乐厅里了。(好吧,我坚信是片子不完整OR翻译问题。)
打分:★★★☆
1.2:推理。
还好没有真人版里那么白痴的推理。但是也没有什么复杂难解的谜团,毕竟要死的,一开头基本死光了。尽管一开始要把疑犯往怜子身上扯,但一般那么明显突出的不会是凶手……还有,那个“把儿子死祭作为车牌”作为疑点来揣测,实在是觉得比毛利那个“根据发型猜测贝多芬资深粉丝”好不了多少,大有五十步笑百步之嫌。
打分:★★★
1.3:人物。
柯南:作为唱歌跑调的音痴,具有强悍的绝对乐感,拉得一手小提琴。尤其是和怜子飚高音报警……这……我能说什么?柯南也有唱准音的时候?(只做惊讶,无意讽刺。请勿纠缠于我的语气。尽管我有时还是很尖酸刻薄的……)
兰:说不上好坏,出场不多,只是作为感情戏出现。
园子:这集园子虽然算是混个脸熟,但她后面的话还是相当值得一听的。话说,园子每次都不开口则已,一开口便语出惊人。
哀:出场也不多,但吹竖笛提醒柯南,两人还是蛮有默契的。
怜子:这个人物塑造还算饱满。
拉拉:同情下这个小配角,好不容易能上台唱,怜子半途回来;企图飚歌,结果被比下去,只能尴尬地站台上。
堂本:人还不错,为了照顾好友的心情,放弃一贯的钢琴,但是悲情的,是反被误解。
谱和:最悲情的人物。给儿子复仇,好吧,这还算师出有名;但是,炸音乐馆,计划杀堂本,我只想说此人太过偏执。实不喜人偏执,但自己也近乎偏执。
打分:★★★★
1.4:感情。
柯南(新一)&兰:继续他们的小甜蜜,即便吵架后冷战不说话,还一路同行(两个人都死鸭子嘴硬,不肯低头吧)……但是没有《引爆摩天楼》的生死与共,没有《瞳中的暗杀者》的深情守护,有些平淡了。
柯南&哀:不说什么,只是那句“是爱慕的相信”……我那时笑翻了,原因只能说翻译太有才了……虽然我不知道日语原句,但是以哀的个性,即便是想也不会这么直接地这样想吧。要真那样,下一部是不是该直接间接表白了?!(呃,这个证实是翻译问题。)
侦探团:光彦唱歌时偷瞄哀,我一度怀疑编剧是不是要把柯南里每一对算得上感情或是暧昧的人的俩俩关系强调突出。
元太失声时的手势和吹奏竖笛,我笑~~但是光彦对他心理解读,Perfect~~这就是朋友的默契吧……
怜子&光:没具体描写,但是根据怜子说当时也恨不得把那四人杀了来看,她对光的感情绝对深厚。
谱和和光父子情:其实感觉他们的父子情由于谱和的起初不负责任与后偏执而显得失真。
打分:★★★☆
1.5:音乐。
作为以音乐为卖点,片中的歌还是蛮好听的,《D小调触技曲与赋格曲》,《耶稣,人们仰望的喜悦》,《天赐恩宠》,都是很经典华丽的巴洛克音乐。
而ZARD的《翼を広げて/爱は暗暗の中で》也是很不错。怀念ZARD……祝在天堂幸福……
但是,音乐华美的同时,使剧情显得很安逸,缺少让人扣人心弦的感觉。
打分:★★★★☆
1.6:画面。
总觉得少了点感觉吧,没有看《引爆摩天楼》和《通往天堂的倒计时》那种生死攸关的激动和扣人心弦。
打分:★★★☆
总评:
一句话:华美却无力。
打分:★★★☆
2:其他。
2.1翻译。(目前我看的是神奇字幕组的版本。)
翻译其中一个要点是前后用词保持一致。而字幕有几段明显是两个人翻的,默……校对都不检查的吗?
2.2:细节。
作为建筑学的学生,讨论下音乐厅隔音防火抗震的问题吧,嗯,就是职业病犯了。
关于隔音,在音乐厅里一般听到的声音是有混响的,就是声音发出后经过一定时候的反射传到耳朵的现象。而传递的时间为混响时间。混响时间直接影响音乐厅中听众对音乐感受的好坏。扯开了点,还是分析建筑隔音的问题,一般住宅建筑是白天55分贝,夜间45分贝。人说话是50-60分贝,最高分贝差不多120分贝(VITAS达118分贝,帕瓦罗帝120),爆竹爆炸的声音超120分贝,手榴弹达200分贝,至于剧场版里的爆炸,看看爆炸程度自己想象这声音多大吧。经过门厅、走廊、隔墙、地毯、隔声吸声材料的几重隔声吸声,控制在60分贝理论上是可以的,何况音乐厅里还在飚歌(估计100-110分贝),观众没注意到是可以理解的。
再说防火,以我国一级耐火极限考虑(防火墙、承重墙柱3h,梁2h,疏散通道隔墙1h,普通隔墙0.75h),音乐厅的隔墙若是防火墙就有3h的耐火极限,当然音乐厅的门也是要特殊的防火门(我国甲级防火门耐火极限1.2h)。所以音乐馆爆炸引起的火是不会轻易烧到内部大厅,但是耐火极限是指构件的稳定性完整性绝热性,打个比方,120度烧了3个钟头没倒那也是符合耐火极限要求的,但在场观众真的都感受不到温度上升?有点怀疑。
最后说抗震,就是爆炸引起的震动对建筑造成的影响。好吧,日本是多地震国家,抗震要求设得也比较高。而且外头倒的23根柱子如果不是音乐厅的承重柱或并非和音乐厅同一个结构体系(比如设置防震缝),确实可以不影响音乐厅的结构。但观众丝毫没有感受到就真的是奇迹……
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这么大一个音乐厅,难道没有消防报警系统?!外面都烧了,应该会启动火警报警及喷淋系统,里面的观众竟然还这么淡定……
综上,此音乐厅隔音防火抗震有待商讨。
5 ) 情何以堪!!
十二年来,当看柯南已经成为一种信仰、一种习惯;十二年来,当TV版已经多得没法再追,当大量的各种动漫当道,于是只能每年期盼着剧场版;十二年来,当柯南已经成为一种病。那看到这第十二弹的《战栗的乐谱》,会是什么感觉。
让我说什么好呢,作为最经典的推理动漫,我再也看不到从前紧张的剧情,看不到精密的推理,看不到心思缜密的布局,甚至看不到怪盗基德和黑衣人组织,就连被害者被害的情景都是一晃而过,我们伟大的侦探柯南连现场都没去过,就靠个车牌号和钢琴的声音就推理完成。请问,你让侦探推理剧情何以堪!情何以堪!!!
小兰和新一的感情戏仍然不咸不淡地存在着,不知道动漫里面的时间是怎么设定的,总之在我看来,十二年已经过去了,黄花菜都凉了,小兰和新一连面都没有见到过,你让小兰情何以堪!情何以堪!!!
在这一部里,剧中所有人都变身音乐家,小兰学会了弹钢琴,柯南这位音痴不仅有绝对音感,不仅会拉小提琴,还会彪海豚音,哀可以用竖笛的声音来给柯南通风报信,甚至连元太都可以用竖笛的音调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你让真正的音乐家们情何以堪!情何以堪!!!
杀人者杀人的理由真是很老的桥段,不过因为自己的儿子被害杀死了几个年轻人还说得过去,但是炸音乐馆的理由真是很牵强,就是别人不想当钢琴家了,进而他自己也当不成调音师了,于是就要把音乐馆和音乐家们都炸死。难道天才和疯子真的是一线之隔,艺术家们的想法总是很诡异。而且犯人也太善良了吧,大家上来说了几句,只要园子和小兰互相表白了一下友情,就令得犯人改过自新,悔不当初。柯南发现的车牌号码和生日日期一样,年轻时候的照片看起来像这些东西,根本就不能作为呈堂证供,就算炸音乐馆被抓个正着,之前炸死那些年轻人的罪行照样可以不认,还是那句话,柯南你真的太好运了,遇到的犯人都太善良了,如果你遇到的是腹黑的唐立言,恐怕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啊。这样的证据,你让法证部情何以堪!情何以堪!!!
最后,当然,你可以算一下这十二年来柯南剧场版里到底有多少是以爆炸收尾的,每次都是很紧张的救人,但是从来没有像这么淡定的,就算音乐馆的隔音防火效果再好,外面支撑的柱子都爆炸了23次了,直升飞机和消防车来了无数,电视直播都搬来了,简直是一片火海,生灵涂炭,里面的人居然还毫不知情,还在不温不火地听音乐会。请问,你让地震灾区的人民情何以堪!情何以堪!!!
唯一令我有点激动的是,最后小哀说出的“爱慕”,结果,后来又发现是字幕组出了错,真是瞎激动一场,神奇字幕组啊,你令广大的柯哀派情何以堪!情何以堪!!!
还有这个名字啊,叫《战栗的乐谱》,我一直以为是什么作曲家,会有什么藏在乐谱里的杀人动机,或者杀人桥段之类的,然后通过乐谱来解密。结果根本跟乐谱没有半点关系,你让人家乐谱情何以堪!情何以堪!!!
总之,我想说的是,这是一部令人情何以堪的剧场版。。。古内大叔,你编剧至少也要有点逻辑性嘛,我们也是追柯南追了这么多年了啊,不带你这么忽悠观众的,就拿个长篇TV版就想配上“剧!场!版!”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真是令剧场版情何以堪!情何以堪啊!!!
6 ) 你看,你看,那十余载纠结痴迷冷却的心,那慢慢向下延伸的倒U shape 曲线
那年,在舒克贝塔、神笔马良之类的国产动画霸占着孩子们黄金时段的时刻,在当时的审核制度下大陆似乎是以教育为目的引进了《名侦探柯南》。那时的我发现新大陆般地迷上了它的剧情和人物设定,原来动画还可以这么拍!
曾经,bt,emule,thunder,tudou,mofile...只有40G的电脑硬盘里被我装了20G的柯南,那是当时最新最全的TV动画版,所有的剧场版,OVA,OP,EP,周边。直到电脑死机n次被妈妈下最后通牒,才在大闹数场之后几乎是一集一集地删掉了它们。
那时,我几乎能背出所有的剧情。会为服部平次的突然介入紧张,为新一父母的意外出现惊喜,回顾着妃英里和小五郎无止境地斗嘴,向往园子和阿真那样意外而美好的际遇。后来,喜欢小哀那种大人般的冷静,在柯南监听跟踪琴酒时屏住呼吸,看到佐藤警官的初恋时哭个稀里哗啦,而对目暮警官帽子下的秘密也是相当好奇。再后来,把茱蒂老师误认为组织里的一员而吓个半死,小小地花痴赤井秀一的深沉帅气,欣喜感动于平次和和叶的默契,也爱极了vermouth的冷艳、沉着、帅气以及与新一的瓜葛。以至于当时所有的用户名都是vermouth,而最爱的座右铭也成了“a secret makes a woman woman"(越有秘密的女人越有魅力)
还有还有,那引爆摩天楼中隔着厚厚的门板柯南对抱着炸弹的小兰说“剪红线,我陪着你”的瞬间,十三番目标中柯南举起手枪瞄准小兰的那一刻,世纪末的魔术师中小兰噙着泪笑着问柯南是不是新一的时候,通往天国的倒计时中小兰抱着柯南跳下断桥前的眼神,瞳孔暗杀者中的那句“因为我喜欢你,比地球上任何一个人都喜欢”
那时,也开始迷上各样的动漫歌曲;认识了山口胜平,心目中日本永远的声优女王林原惠,迷上日本声优界中各样的声音;再后来迷上了更多更广的动漫,上网搜所有的drama和声优见面会;逛动漫周边店,学会在百度贴吧和各样的论坛里做千年潜水艇,偶尔冒个泡写点小豆腐块贴出去...
而现在,面对浩瀚的日本动漫市场,我早已没有那时一星期一集追着看的虔诚,也早已不关心真相是否只有一个。只是偶尔看一看剧情进展到哪里,了解一下我喜欢的人物有没有新的话题。顺便再抱怨一下青山刚昌怎么还不给柯南一个结尾,差不多也该瞑目了...
昨天难得闲暇,在n多想看的电影中竟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部最新的剧场版。抱着个水罐,声音开到最大,把腿跷得和电脑一般高地看完了它。
其实看它也只是一种习惯。至于评价已经在标题里说的很清楚,没有太多的期待,所以并没有特别的失望或惊喜。
12年了,每次听见有人说“你竟然喜欢看柯南那么幼稚的动画片?很难看的好不好...”我只笑笑,并不加以争辩。是的,我从不否认它的剧情实在拖沓,人物设定也有太多的不合理,那么几个主角的关联再出不了什么新意,柯南也是个彻头彻尾的灾星。
但是有些东西,已经是一种渗入骨髓的记忆。比如柯南,比如魔卡少女樱,比如灌篮高手。或许不再精彩,或许不再迷恋,却永远是确然地,清晰地在那里。
只是当片尾曲结束,看到屏幕上那震撼的剧场版第13弹制作决定时,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还有啊...
7 ) 音乐比剧情好
本片的要旨已经不是推理了,而是表现音乐。
第一眼看到调音师时,就已经猜到他是凶手了。
全片唯一让我满意的,就是结尾对于片中树立起来的神棍技能“绝对音感”的解构以及两位老人间误会的接触。
至于剧院外面大爆炸,剧院里面安静静,夸张了点。
还有这次小胡子叔叔居然没有扮演“救世主”,好啊好啊!
故事虽然还是有点弱,不过整体的氛围营造的相当不错,特别是演唱会部分,有身临其境之感。。。第一次在影院看,留个纪念,给个四星
会弹钢琴的兰和会拉小提琴的新一,这爹坑大了。。。。怜子倒真的是我见犹怜,冰雪女王的内心,住着一个让她瞬间融化所有冰冷的存在,仅仅是想一下,生活在有相马记忆中的她也是幸福的吧。
全部配乐都超级棒
标记。看过。
好久不见了,柯南,我已经长大,你还那么小……这次剧场版终于恢复了原始的面貌,不再纠结于那群黑暗团伙和找出恢复身体的药物。我挺喜欢的。
原來此番決絕的嗜血之情,只不過是他會錯了意。開局即是錯,無論感情至真至誠至慘烈至淒艷,仍舊脫不開荒唐結局。
尽管还是可以看到出古内一成的价值,(这也仅是相较于极度失败的前两部剧场来说)但也多少能感受到些许江郎才尽的意味。
老套啊 唯一亮点是音乐 那个海豚音太雷了
音乐拯救人类。
纪念一下~~~第一次看完的无字幕的日语片啊~~~~柯南的力量果然伟大~~~歌蛮赞的~~
因为喜欢柯南,因为看过了前11部,所以我还是看了这一部,柯南……
开始走下坡路一年不如一年,但只要是柯南,就会继续看下去。。
M.S05
到了结尾终于有感情戏让这部些许有些回力,整体依然平庸,这叫什么做案动机啊,也太无聊了
还行。
12
内心深处的柯南情结让我不忍心标三星
女歌手塑造得很好,毛利的出场有些走穴。另外,拉小提琴的选手会唱歌走调么,我很怀疑。
补标。看的第一部柯南剧场版
忘记上一次看是什么时候了,但是又重新看一遍之后觉得很不错呵。大概是经历了不同的事情,想法和注重的东西都不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