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laughing gor之潜犯罪。说真的,前一个小时我都没有彻底理清每个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角色的定位。甚至,有一大部分内心有过站在教授一边的时间。当我看完后,我突然在想,大陆会批准这部电影上映么?刚才看了下豆瓣上的评论,说这是一部不向内地审查制度低头的电影,也就证实了我之前的疑问。
的确,连天与地都被封杀的话,潜犯罪的影射应该也会看的出,那么敏感的总菊。
从高墙和鸡蛋说起。“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这句话出自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是这么说的:“这一隐喻到底意味什么呢?在某种情况下它是简单明了的。轰炸机、坦克、火箭、白燐弹、机关枪是坚硬的高墙。被其摧毁、烧毁、击穿的非武装平民是鸡蛋。”
我总站在鸡蛋一边,这句话,laughing哥说了,教授也说了,但是践行这一说法,两人的区别却很大了。
教授是谁?教授代表的是要打破建制,重塑世界公平和公义的革命者。对的,就是革命。这个字眼太熟悉了。曾经“革命”二字风靡一时,不用道明。美国有独立革命,英国有资产阶级革命,法国有法国大革命,俄国有十月革命,柬埔寨有红色高棉,中国有。。。一系列革命。我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左右摇摆过,至少我有,我有认同教授的时候,他说的话很多在我看来是对的,甚至是那句“只是犯法,不是犯罪”。以至于我在后来才想出,潜犯罪到底是什么意思。不是明目张胆的或者一目了然的犯罪,而是隐藏在深处的犯罪,或者说是为了“正义”的犯罪。
革命,其实是一个很可怕的词。还有那句革命,难免会有流血牺牲。教授是一个革命者,但是他是一个即将变成既得利益者的革命者,他与黑警察卓景全的联合,不会真的让这个世界得到公义和公平,只是他们自己获得利益而已。他并不是真正的和鸡蛋站在一起,而是自己成为规则的制定者自己成为高墙,再将这一切对准鸡蛋。他也并不是真的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只犯法,不犯罪。
杀死跛co,因为教授不满他和大财团搞到一起,那是资本主义,那是剥削人的,因为跛co违背了他的理念,这些理由为什么都这么熟悉?是不是曾经也有人像跛co这样被杀死?太多了!但是跛co真的应该死吗?不,他应该经过法庭的审判,定罪,坐牢。
革命,总是有个道貌岸然的理想:站在鸡蛋的一边。
大切,carmen都是这种理想的追随者,甚至为了这种所谓的理想杀人、牺牲。而他们都只是鸡蛋。
我真的觉得这里面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一个角色,或者说那么一群人。这也是这部电影的深刻之处。
我想起了一直看的一部日本动画片——银魂。银魂的背景故事是,里面的主角银时是一个曾经参加过攘夷运动的革命志士,反对天人占领江户。但是这部动画片是从银时放弃攘夷运动,吊儿郎当的生活开始的。因为他说过,不想在看到有人死。他的一句名言就是与其美丽的死去,不如美丽的活着。虽然这是一部喜欢搞笑恶搞的动画片,但是银时的理念一直贯穿始终。
为什么我说到这部动画片。因为我在看的时候,我意识到,不管是美国,日本还是香港,自由世界的主流观点是摒弃了“革命”观念。生命至上,人权至上,法制至上,是为大家所推崇的,这也就是所说的普世价值观。虽然不公平不公义并没有彻底的消除,但是更多的人是主张不流血的改革,而不是依靠肉体消灭,精神控制的革命。也就是教授所说的革命。
想想,打着革命的旗号,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公平和正义吗?不是,是生命被践踏,人权被践踏,法制形同虚设,是滥用私刑,是腐败,是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是人心的冷漠。与教授自己所说的恰恰相反,教授没犯法,没有犯他自己制定的法,但是他犯罪了,打着革命的大旗在犯罪。这在全世界都有,比如哥伦比亚的FARC。(其实我想举另外一个例子)
刑警2010里面有一句话,魔鬼之路,由善意铺成。我不怀疑教授最一开始的理念是错的,至少公平与公义是人类所追求的美好理想。就想曾经的那群革命志士,他们的理想也一定是善意的,推翻腐朽的制度,消灭剥削。甚至不惜流血牺牲。那些理想的追随者们,他们内心定是有一个美好的理想,所以愿意为了理想而献身?可是,可是这就好吗?大切是一条命,carmen是一条命,黎长官是一条命,跛co是一条命。
mad sir最后没有开枪打死stone,laughing最后没有开枪打死跛co。不是他们没有恨,没有愤怒,他们两都是喜欢踩过界的警察,但是不管什么时候,都紧紧守护着自己的底线。
laughing才是真正的和鸡蛋站在一起的人。他始终捍卫着法律的尊严,从一开始他就看清了我们并没有看清的,坚持着我们曾经因蒙蔽而动摇的原则。
徐子珊演的姚可可可以说是这么一类人,就是曾经受蒙蔽,把教授当做内心最美好最舒服的理想。后来醒悟过来,发现原来教授才是杀害了自己最爱的人破坏了自己最美好的梦想,伤害自己最深的人,当她知道真相,用枪射杀教授,这,能不能看作是革命理想的破灭呢?有人在革命理想中冤枉的死去,有人在活着的时候就明白过来,撕破美好的假象。这是多么的有现实意义啊!
姚可可的行为也不能定义为公义,因为她射杀教授是处于报复心。这也直接导致laughing为了阻止她而中枪倒地。
这可以视为,在面对一种罪恶的高墙时,有那么一种观念就是以恶制恶以暴制暴。这种的后果,就像中国五千年朝代更替一般,仍在一种恶的建制中循环,始终没有走出这个怪圈来,走向法制。这种循环也将将真正的公义扼杀掉。就如laughing的倒地。
Jodie也许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心中理想世界的化身。
---------------------
这部电影,从剧情来说,还是一般。但是,演员,laughing和吴镇宇,都是我超爱的。配角惠英红和廖启智也是很喜欢的。但怎么说,这部电影与之前的卧底题材的电影有些不同。可以看出hk还是有一群导演编剧监制在不断地反思现实并融入影视作品中。这一点,比内陆强太多了。
其实,TVB的有一些电影和电视剧是值得人思考的,传达的是香港的社会理念,比如法政1,2.刑警2010等等。
ps:偶认为虽然电影中充斥着反对建制,并且表达了那些触目惊心的现实问题。但是作者仍旧是反对以教授的那种方式来反对建制的。
梁笑棠,警员编号PC66715,江湖人称Laughing哥,2010年前后红得发紫的风云人物。
邵氏和TVB一共用4部作品讲述了他的故事,组成了一个电视与电影联动的“Laughing哥宇宙”。
美中不足,由于不是一开始就有做规划,要把所有事情串联起来,有些环节说不太通。
比如《Laughing Gor之变节》(下称《变节》)结尾,决定重新做卧底的Laughing说要接近孝哥,指的应该就是《学警狙击》(下称《学警》)里的江世孝。
然而根据《学警》中Laughing卧底日志的描述,他最先接近的应该是杜亦天,天哥才对。
另外,《潜行狙击》(下称《潜行》)中描述Laughing第一次杀人,对象是光头老大。但《变节》应当是他的首次卧底任务,那才是首次杀人,前后产生了矛盾。
然后《潜行》和《Laughing Gor之潜罪犯》(下称《潜罪犯》)统一口径说他一共进行了4次卧底任务。
如果《变节》算一次,《学警》算一次,《潜行》开头装哑巴的一次,闪回片段杀死光头老大一次,最终潜入义丰社一次,加起来却共有五次。
种种疑点,要如何解释?
有必要捋下时间线。
标志性的97年版5元港币,《变节》交代了来历。
还在便利店里打工的Laughing遇见正兴社大哥“一哥”黎天一,一哥不想白拿一个打火机,于是送了那个5元硬币给Laughing。
时间是1997年,1974年出生的Laughing23岁,年纪对得上。
不久后一哥让Laughing去考警察,没想到警察那边的冼Sir让Laughing去一哥身边做卧底。
剧情摆明拷贝《无间道》,卡司还是从《无间道》里拿来的,数个月就完成拍摄制作的《变节》,示范了什么叫电影界的拿来主义。
同时身为警察和混混的Laughing,必须做出一个抉择。
是趁机会改邪归正,还是一不做二不休,争取上位做老大?
女友Karen之死应该是影响他选择的关键,只有成为警察,他才能更好地保护身边的人不受伤害;当古惑仔,类似的事情有可能再次发生。可惜《变节》并没有讲得很明白罢了。
《学警》里Laughing的卧底日志记录了《变节》后的详细时间线。
2000年1月3日,他潜入进兴社3个月,也就是说1999年10月就已经正式开始行动。
认识一哥是1997年,然后考警队是7月5日开始,至少要点时间,那《变节》主剧情可能是发生在1998年。
选择做警察后,新任务就是准备去进兴社,这都说得过去。
2000年4月10日,Laughing为进兴大哥杜亦天挡下关键一刀。杜亦天乘机铲除敌对势力,成为了进兴社坐馆。
不过Laughing并未成为杜亦天的得力助手,只是混了个小头目。
一直到2005年,他仍然只是进兴的中层管理。
《变节》片尾彩蛋安排了Laughing和《学警》系列的两位男主钟立文和韦柏翘碰面,好把两部作品连接起来。
《学警雄心》在2005年播出,故事时间应该就是对应2005年,《变节》彩蛋应当是来到了这个时间点。
Laughing成为了进兴小头目,所以他有了一群小跟班,这时钟立文和韦柏翘刚刚出来当警察,乳臭未干被Laughing欺负了一番。
至于《变节》最后一句台词,Laughing说要去见孝哥,后面再做解释。
2005年7月25日,Laughing利用警力帮助,取代了进兴的大头目任哥,但未能涉及到核心的毒品生意。
2008年3月10日,在台湾坐了十年牢的江世孝回归进兴,Laughing帮助杜亦天挫其锐气,成功取得信任,终于参与进了毒品生意。
5月3日,Laughing提供关键情报,帮助警察逮捕杜亦天。
杜亦天倒台,江世孝乘机接管进兴,Laughing不得不继续进行任务。
《变节》的编剧可能没怎么看剧,只听说boss是江世孝,所以就写了“去见孝哥”来做联动。
这样也只能是把这句话理解成是杜亦天倒台之后才说的,而挖掘Laughing的冼Sir一直是联络员。
经常派卧底的冼Sir应该是专门负责情报的CIB部门,而钟立文那边是不同部门,没记错是O记?
不同部门存在行动不统一的情况,所以钟立文的介入令到Laughing和冼Sir措手不及。
后来Laughing知道钟立文也是卧底,自己的形势又相当不利,于是将计就计,助攻钟立文一波。
他应该是和冼Sir商量好了撤退计策,所以中枪后冼Sir来得及接应,而他手里的那支是假枪,连钟立文也骗了。
时间长达约10年的第二次卧底行动,虽然未能亲自解决江世孝,但也算是功成身退了。
假死后,冼Sir卸任,巩Sir接班,Laughing被派往内地,潜入罗胜的粤港跨境犯罪集团。
来到《潜行》第一集,故事时间对应剧集播出的2011年。
完成了时间大约为两年的第三次卧底任务后,Laughing回到CIB担任教官,并结识相貌神似《变节》里的女友Karen的上司周望晴。
一段全新的冒险展开,Laughing不得不开展第四次卧底行动,混入义丰社,捣毁莫一烈的犯罪集团。
这次行动是成功的,同时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再无牵挂的Laughing决定进行他的第五次卧底行动。
接着就是早早预谋要拍的《潜罪犯》。
回到《潜行》第12集,游戏机厅老板求叔对周望晴所说的,Laughing曾有一次杀死自己老大的行动,那是他第一次杀人,惊吓中开了很多枪。
但回顾前面所有剧情,Laughing离开一哥后,就直接去了进兴,中间如果还有一次行动,那他在《潜行》结局的陈词应该是执行了5次卧底任务才对。
那该怎么解释?
可能《潜行》编剧没认真看《变节》,只听说Laughing曾经杀过一手带大自己的老大,然后为了角色塑造加入了杀死光头老大的情节。
强行解释只能是说,求叔那晚喝醉酒听得不清楚,而且时间过了这么久,记得不太详细,自己添油加醋说了一点。总之他所讲述的其实就是《变节》的结局部分。
这是一则不太准确的二手信息,所以不能说是Laughing的真实经历。
《潜罪犯》是Laughing哥的终极一战,他要面临的大魔王霍天任由吴镇宇扮演。
没错,就是《变节》里演坐头哥的那个吴镇宇。
出现这种不同角色撞脸的情况,只能怪TVB真的找不到人了。
《潜罪犯》的剧本是有野心的,编剧由《潜行》的两位和叶天成担任。
片中的坏人终于不是见怪不怪的古惑仔,而是一个超高智商,梦想要改变世界的知识分子。
如此一个复杂的角色,没吴镇宇这种级别很难驾驭,纵观整个香港影坛,也大概只有吴镇宇最为合适,梁家辉也行,只是要找顶级演员,并不是钱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刚好只有吴镇宇有空,趁着《潜行》的热度还没消退,立马开拍挣钱才是TVB最想做的事。
反正角色撞脸这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学警》中饰演进兴叔父泰叔的余子明,在《潜行》中变成了Laughing的好友求叔,根据求叔回忆他一直在做游戏机厅老板,所以两个角色不是同一人。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使徒行者》系列中。
《使徒行者》系列是TVB继《学警》、《潜行》系列后有机会打造成电影剧集联动宇宙的IP。
只是电影《使徒行者2》选择重启,宣布断绝与电视剧的联系,新剧《使徒行者3》也没考虑电影那边的剧情,宇宙走向撕裂。
也许TVB真没有制作出宏大系列的能力,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人才缺失的局限始终是致命伤,《雷霆扫毒》和《飞虎》的联动更多也只是昙花一现。
随着Laughing谢天华的合约到期离开,《学警》系列的终结,Laughing哥宇宙在短短3年内走到了尽头。
其实从《潜罪犯》的极端结局就可以看出,TVB无意再把版图扩大,能把一个角色的价值榨干净,已经足够。
扯,继承电视剧以太会出场后的瞎扯,扯到最后都收不回来了,连资本主义每个毛孔里都留着肮脏和鲜血都出来了,马克思泉下泪目。感觉编剧下笔的本意是想立意高远,但是由于自己和导演功力不足的原因,到最后就出来这么个东西,先是吴镇宇教授,无限脑补,但是比柯南福尔摩斯和BBC福尔摩斯里的教授莫娘娘,吴镇宇真是弱到暴表,但吴镇宇是福尔摩斯啊,看形象猜人,然后是说,其实我不是教授, 我是个革命者,不管你看不看得起我,我是个毒贩。
然后是为了show 智商吗,跑进监狱里,我完全看不懂吴镇宇去监狱里做什么的?救大切吗?你直接让他自残去医院然后再搞出来不就完了。是说大切有神经病吧,结果一切肾,出来一换,嘛事没有,牙好精神好,身体倍棒,能跑能跳能杀人,这是换肾还是换脑啊?说他没病吧,没病切毛肾,剖腹,割动脉啥的,能进病房不就完了,感情你们材料太多,换着玩呢,就算他切肾想给儿子,你好歹找个干净点地方啊,不要食堂一吃完饭肚子一剖就拿出来了,你不反胃我还恶心呢。
接着是各种人权白皮书,Heal the World,连毒贩的地都洗上了,洗完还要洗恐怖分子吗?再洗就反人类了,亲,别玩脱了搞的警匪片都被禁播,然后是各种装深沉,是犯法,不是犯罪,这世界不应该是现在这样,也可以不是现在这样,这句洗脑用的话最后用来点题真的大丈夫,就算你要深刻化反面人物好歹也拿出点干货啊,少年,不过这种动不动就要革命,起义的调调应该很符合某些愤青的价值观,话说最后那个毒奶粉是吐糟大陆吗?
接着是各种酱油角色上蹿下跳的,先是那个文员文咏珊,这妹子很惊艳,sex,一开始很不怕死,查出来很多事情,结果boss一死,直接怕死她了,立马不干了,还要Laughing越狱出来,教导她要拯救世界,本来还以为要来点love什么的,然后感情戏润润,肉搏之类的,结果酱油刚打完就变红烧鸡了。好身材没肉戏,当花瓶都没摆足时间啊,导演,难道看完这个还要看东热再撸一管?
然后是苏星柏,先死一次还不够,再死一次爽歪歪,死完还要各种穿越回去打酱油,有够衰,然后是他媳妇徐子珊,一切日常都正常,就是会错认人,这是哪门子的神经病,这扯的,她没病是编剧有病吧?最后看样子还要再疯一次,真是和苏星柏是一对。
再是那什么青,公交车痴汉,尾行,打水枪,射了,没了。
还是陈法拉安心,一次就死透了,不用再拉出来鞭尸。
大切,如同看不懂吴镇宇为什么进去一样,同样看不懂他为什么进去,威胁他儿子吗,老大很挺你啊,好基友啊,肾也换给你了,有人害死你还要帮你报仇,最后还要装疯或是真疯,弄的苦逼兮兮的。
最后如同经典港剧《大时代》一样,后作要全面否定前作,以太会这种超扯淡的东西原来不是最后的boss,原来教授这种身边连个马仔都没的才是尾王,当然也如同《大时代2》一样,续集在前作面前完全没存在感。当然《潜行狙击》前面很不错,但是最后已经烂尾了,貂续狗尾都不合适,要叫狗菊花续上狗尾巴草。
然后是Laughing,苦逼主角,不仅没主角光环,没妹子上,最后连死了都没正名,《无间道》里死朝伟还算死了活德华,真就是经典与酱油的差距啊,不是编剧不想正,最后实在正不过来了,收太死了,除非他能扯出宇宙和平之类的天马行空来,不过最后就算给Laughing当hero了,这电影和无间道还是很大差距。其实主角这么苦逼的原因无非是导演想打造黄金反角,一般反角光环比正角耀眼,福尔摩斯里的莫娘娘,死神里的蓝染,WOW里蛋蛋,阿尔萨斯,越狱里的tbag,七宗罪里的变态杀手,黑暗骑士里的小丑,沉默羔羊里的汉尼拔(指第一部,后面直接成主角了),主角有太多东西束缚,有太多条条框框要去遵守,所以很容易流于平庸。但是导演忘了最终要的一点,就是这些反角并不是因为导演的刻意刻画而变的光彩,而是他们在主角那分到的有限时间里,用演技来释放角色全部的光芒,甚至掩盖了主角光环,至于吴镇宇吗,我只能表示:好人演惯了吧,没想到浓眉大眼的朱时茂也叛变革命。
再就是话说Laughing自己有没杀苏星柏他自己都秀逗?莫名奇妙就进去了?就算你要卧底也好歹查下谁陷害的你啊?只能说编剧秀逗,电视剧编好了,就结束了,然后再一合计,拍部电影吧,趁着潜行狙击还没过气能再捞点,然后觉得苏星柏辛苦塑造出来就这么被Laughing搞死了太没深度了,要玩升华啊,但是不能玩生化让人家诈尸吧,结果苏星柏就倒霉了。。。他酱油回来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让影片收了尾,也算不枉回来人间走一遭,导演,我伸掌挡一下再死吧。啊,不行啊,那再来碗盒饭吧。
估计编剧也编不下去了,这次Laughing正面特写浑身枪眼,死的不能再死了,不过哥几个走的时候不顺带把港队一哥带上?就准备把香港8W警察留给人家祸害了?这不科学啊,Laughing辛苦潜进来劫走一哥的目的是什么呢?喔,他猜得到结局,却猜不到过程。
喷了那么多,其实这还算不错的爆米花电影,但我很不给面子的下网上的,援引第十放映室的,如果编剧下次接地气点,让我这落后的思维能跟得上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或许我会考虑去电影院贡献点票房。
我第一次认识梁笑棠,是在电影《LAUGHING GOR 之变节》里。其实当时并没有怎么喜欢这个人物。后来偶然看到关于LAUGHING的资料,才知道这竟然是个风云角色,于是特意找来《学警狙击》看,也终于明白了为何这个角色会如此火。
《学警》里的LAUGHING,乖张中有着细腻,起伏的人生被谢天华演绎地淋漓尽致,听闻WENDY死讯后的悲怆,带着一股邪劲的微笑,作为一个警察的正义凛然,都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然后再看《变节》,却着实看不明白,那么正气的警长,竟然是个双重卧底,还曾经很是迷惘。
然后《潜行狙击》播出,LAUGHING热潮再起,可是却从来没有提及与《学警》的关系,LAUGHING不死之谜更没有解开,只在结尾时提了一句:做了四次卧底。
我是有强迫症的,只能编些理由来说服自己。
但到了《潜罪犯》,我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了。LAUGHING已经不再是那个LAUGING了,他只是一部制作不怎么精良的电影里一个生硬的角色。没了大气,没了潇洒,只剩下被这剧情蒸腾的皮囊。
《潜行》时,我只希望LAUGHING能有个圆满的结局,他一直在悲剧,他应该再四次卧底任务后退居二线,可是TVB没有这么做,为了钱,LAUGHING还得再做一次卧底,再死一次。
我心中的那个纯粹的LAUGHING,在《变节》中离去,在《潜行》中回来,又在《潜罪犯》中彻底走了。
TVB创造了LAUGHING,然后亲手毁了LAUGHING。TVB创造了一个丰富的LAUGHING,却没有留给观众一个完整的LAUGHING。
没有太多的惊喜
“在這個世界,你顺從權力就是正常,不配合主流社會的要求就是有病。”
剧情对于教授的理想没有展开叙述,跟电视剧的内容衔接粗糙。纵观整部片子,生编硬造,不知所云。相当失望。感情分3分。
思想之混乱令人发指,不过香港人想要思考,这一事实本身就极度搞笑有木有,咕咕
没看过潜行狙击电视剧的人真是各种云里雾里。在TVB出品的电影里目前应该是最好的一部了,但仅限谢天华与吴镇宇双亡的港版结局,而非大陆阉割版。
命题肯定是邱导演看了Unthinkable之后想到的然后觉得是个不错的点子 然后就开始胡编滥造不知所谓然后编剧肯定觉得自己可牛逼了
看这么多恶劣的评价,犹豫了很久要不要买票。最后冲着吴镇宇觉得买票不会有错。出来的第一感觉是到底那枪版是怎么了?回来一看才知道,现在的人真是无耻到了极点,看了那么恶劣的枪版就给评价,无耻。枪版配音渣,音乐音效差,甚至是剪切都不一样。更加恬不知耻的是,还有人直言不讳自己看了枪版,咋滴
制作方想的很好,但是现实和理想是有差距的。。。
在背后操控一切的不是吴镇宇演的教授,而是他书房里的米歇尔·福柯!!!
教授说“世界对你不公平就要站出来同它抗争。不满意这个建制,就走进建制然后拆散它…这个世界不应该像现在这样,也可以不是现在这样。黑不一定是黑,白不一定就是白。历史上每一场革命都是从犯法开始!法是人定的,但为什么让我们遵守人定出来而又不公平的法律。”然最后铜墙铁壁和鸡蛋两败俱伤了?!
做邱禮濤的粉絲太不容易了,一部行貨電視電影裡他竟然還在講反建制
电影要说得太多,但时间不够,到最后hold不住了,重点没了,laughing也完了
看到一半就已经觉得,这故事里Laughing再不死就真看不下去了,让人质疑的地方很多人物不出彩结局也很莫名,还不如补拍两集电视剧。另外果然搞传销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吴镇宇这样有着崇高理念的高智商头目,在西方电影一抓一大把(几乎所有头目都可以入套),但在港片,尤其是黑白道对峙题材的港片中相当罕见,而其演绎居然有型有款,相当不落俗,可惜后半段仍走入此类片的窠臼,坏人明显比好人强出太多,却必须要以某种方式落败,编导的方式无趣且不可信,拉低水准
肾,还有iPad。
祖国大陆要上映很难的电影。从理念来说满分的电影。本土味道十足的电影。
说实话.........我挺赞同吴镇宇的理念........但尼玛这搁现实中来......你是无视宪*法无视*党*无视中*央么!BTW:要不是潜行狙击的成功,我想这屎片子也不会有吧!
里面那个道德困境不就是《战略特勤组》的故事么,野心很大,拍得太平庸了
狗尾续貂
看完这个才知道看潜行狙击的动力百分百是跛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