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ind
对人类而言,2020绝不是一个好年。在短暂的365天里,它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实在太多了。
疫情、山火、战争、动乱、美国大选真人秀,任谁看了都想说一句「2020去死」。
但对动物而言,2020似乎是大自然奇妙的赠予。这一年,它们享受到了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轻松。当人类被疫情困在家中,不再受到干扰的生灵们让地球展现了原本的样貌。
去年年初,随着疫情的蔓延,世界各地的交通陷入停滞,全球噪音刹那间便因此减少了70%。
没了汽车喇叭声,这个繁殖季格外宁静,城市中的鸟儿一展歌喉,以人们闻所未闻的音调迎接着这不一样的年份。
城市中吵闹的汽车消失了,水面上庞大的轮船也不见了踪影。
没有一丝突兀的人类噪音存在,水面下的一切都平静了下来。
在往常人类大摇大摆的日子里,水下世界就像在外放抖音一样喧嚣。
因为船只噪音的影响,鲸鱼难以和远处的同类交流,甚至不能远离幼崽去觅食——它们害怕听不到孩子的呼唤。
而当一切船只销声匿迹,鲸鱼们在水下的交流明显增多,憨憨的它们变成了「话痨」。
雌性鲸鱼也可以离开幼崽,共同计划捕食,数头鲸鱼同时吞食鱼类的画面震撼人心。
在这更适合交流、更易于捕食的环境中,鲸鱼幼崽也更能茁壮成长。
平日里在城市中熙熙攘攘的人类,时不时倒也喜欢去「亲近自然」,然而这种「亲近自然」的行为其实相当自大和猎奇,还可能会给动物带来灭顶之灾。
往年的旅游旺季,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挤满了开着吉普车的游客,人们迫不及待想要一睹猎豹捕食的名场面,只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但人类带来的这些噪音严重影响了猎豹的生活,增加了它们的生存难度。
猎豹作为快如闪电的「刺客」,在力量方面其实是远不如狮子和斑鬣狗的,尤其是后者,经常仗势欺人,不仅偷抢猎豹的食物还会杀死猎豹幼崽。
所以当雌豹捕食成功想要呼唤幼崽时,为了不被敌人发现,声音通常不大。「吃饭了吃饭了!」这样简简单单的一个信号,因为游客的噪声干扰,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成功。
2020年没了游客的身影,猎豹的交流变得畅通无阻,幼崽被敌人捕食的几率大大降低,这群本就数量稀少的草原居民得以喘息。
往年保护区的游客多,海滩上的游客更多。
美国佛罗里达海岸,每年回到海滩筑巢的海龟常年受到游客干扰,想安安稳稳下个蛋都难。
科学家一直想知道人类对海龟的影响有多大,但苦于没法(没钱)关闭海滩,一直研究不了。
2020年天降机会,研究结果终于得出。
没有人类出没,海龟筑巢成功率上升20%,直接到达了前所未有的61%,这对于已经濒危的海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视角转到南非的开普敦,这里的海滩上生活着非洲唯一一种企鹅——斑嘴环企鹅。
和世界上其他的同类一样,它们抚养幼崽时需要千里迢迢下海捕鱼,然后回巢反刍喂给雏鸟。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它们吃进去的食物重量会达到自身体重的15%。
但在往常,它们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原因只有一个:
游客实在太多啦!
海滩上密密麻麻的的游客,让很多下海的斑嘴环企鹅不敢上岸。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它们只得早上出门捕鱼,晚上等人散了才能回家,绝对是企鹅界的苦逼996,而雏鸟也只得饿着肚子天天在家望眼欲穿。
疫情之下,游客骤降,斑嘴环企鹅每天都能早早回家,说不定还能多捕几次鱼。
往年喂一个孩子的都费劲的企鹅家庭,现在养对双胞胎都绰绰有余。
野生鲸鱼,野生猎豹,野生企鹅……野生生物没了人类会更好,那被人类喂食的动物呢?
奈良的小鹿可以说是世界闻名,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每天都等不及投喂这些可爱的家伙们。
当游客消失,没饼吃的小鹿们一开始的确有些惆怅:饼呢?
不少人担心它们会饿死。
可生物的本能指引着它们的方向,在老鹿的带领之下,鹿群开始了在混凝土丛林中的长途跋涉。
小鹿们在奈良寻找废弃的土地,在杂草横生的城市角落寻回了自然本性。
没了人类,动物们并不会饿死,搞不好多吃草还更有利于鹿的身体健康。
金钱豹在白天出没了,河马、胡狼上街了,犀牛的数量变多了……
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2020年它们生活的改变乃至整个地球的改变都在说明一个道理——天下生灵苦人类久矣。
人类是地球的霸主,拥有其他生物无法比拟的力量和智慧。
所以人类能够研究自然界的奇妙,但也需要承担起照顾其他生物的责任。
印度阿萨姆邦,每到庄稼成熟的时候,很多大象「劫匪」会下山破坏农田,抢食庄稼。
之前当地居民一直选择以暴制暴,大象和人类在这场长期的对抗中都流血无数,却依然无法解决问题。
2020年,村子里很多打工人因为疫情回到了家乡,这些忽然多出的劳动力让村民有了一个全新的想法——给大象种田。
通过开垦土地,他们在农田外的大象的必经之路上种植了许多生长快速、经济价值不高的作物。
饥饿的大象就这样远离了人类的村落,长久的「人象战争」终于结束了,周边的村子也都准备学习这一做法。
所以说,有着更高智慧和力量的人类是能帮助动物的。
真正可怕的,是人类不自知的自私和自以为是的嚣张。
人类以为自己能和生物和谐共处,却处处像个巨婴毫不让步,还自认为是个大善人。
船只开慢一点、不去围观猎豹、海滩每年关闭一段时间,这些举措会对人类生活产生天翻地覆的影响吗?不会,但会大大改善动物们的生活。
事实上,这么多年来人类只是欺负动物们不会还击罢了。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人类无法和朋友、家人交流,无法哺育孩子,最惨的是有家不能回,估计早该骂骂咧咧了。
但动物不会,它们不明白人类自私自利的行为,或许压根不知道人类是什么,它们只知道,自己的生存变得愈发艰难和危险。
疫情来袭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很多动物享受了几十年未曾有过的安宁。
但疫情终会缓解,2022、2023等等未来的日子总会到来,这份安宁能维持多久呢?
前有乌克兰劫匪舍身安利《地球公民》,希望人类能人道地对待动物,减少残忍的虐杀;现有《地球改变之年》狠狠打了人类的脸—— 没有人类活动,地球会更好。
人类需要反省,想想自己某些无足轻重的生活方式,到底伤害了多少生灵。
疫情终究是一时的,但人类退出动物们的生活可以是长久的。
一直觉得疫情是一件发生在我们这一代人之间最糟糕的事情,这也是人类最糟糕的几年,一切的繁华融合的假象都被撕破,这个世界用最赤裸裸的方式把死亡冰冷的摆在我们的面前。但这个纪录片仿佛是其中那一点点的暖洋洋的光,告诉我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失必有得,只不过我们人类失去的这些得到的是成千上万的曾经被我们欺凌的其他生灵。真好,原来我们最灰暗的日子是它们的幸福乐园,它们可能是生命中第一次体会不受人类干扰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样一想,我们失去的自由仿佛可以接受了,毕竟它们可能一生或者世世代代都在被人类剥削者本来也属于它们的自由。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但也是它们的。
看着它们摇摇摆摆的样子,再对比曾经,只觉得人类才是这个地球的病毒和寄生虫,明明没有我们,这个世界都会变得更好,更自在,更天然,所有的生灵都能获活得更好。希望有一天人类的毁灭可以是悄无声息的,一点点的,至少把这个世界留给那些可能已经被人类压迫了太多年的动植物们,它们也应该有理由好好地活一次。我们的存在已经是动物们的困扰了,只希望我们的终局不会也成为它们的麻烦,不会让那些可爱的无辜的生命跟着人类一起陪葬。
刚开始接触自然类环保类的纪录片时几乎每一部都喜欢,自己似乎在这一类影片的观影中保持爱的能力~后来渐渐发现很多影片较主观地煽情,就看得少了。
这一部是将疫情和环保主题结合,描绘疫情给人类带来经济倒退、自由禁锢和生活不便的同时,对地球以及地球上其他生命体的影响。
诸如,自然界速度的代言家猎豹,有着体型小力量不足的缺点,他们通过快速奔跑猎取到的食物,无法拖回去喂食相聚较远的猎豹幼崽,于是只能低声呼唤幼崽前来汇聚。在非疫情期间游客乐于观看猎豹捕食的场景,但人类带来的噪音阻碍了猎豹直接的交流,使得他们沟通异常困难,直接导致了猎豹幼崽存活率低。在疫情期间,这种人类的干扰消失了,猎豹这群草原原住民得以喘息。
又如,印度贾朗达尔的人们在疫情封锁12天后,居然看见了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的山顶。
影片伊始即抛出了鲜明的观点:当人类被按下暂停键,地球却得以重新呼吸的机会。那有没有一些动物因为人类活动减少而不适应了呢?其中提到了日本奈良的梅花鹿。似乎刚开始它们是点不适应,没多久年老的梅花鹿就凭借记忆带着鹿群找到了多年前它们赖以生存的草地,啃着更新鲜更原始的食物,生存完全不受影响了。
影片的最后讲到印度的大象,从大象洗劫庄稼农田,到村民为大象种田,人类和大象和平相处。然而这应该只是暂时的平衡,一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生存对其他生物产生影响,现在是人类发展太快影响到了其他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如果是换其他某一种生物强大,一样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生存环境的。印度的大象如果无限增长起来,大象专用田不够吃,前面那种平衡就会被打破了。
第五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约6600W年前
地球上的生物灭绝了75%
然后发生了什么呢
地球又一次迎来了蓬勃的发展
恐龙🦕存在了几亿年
最终留下的也就几块化石
地球一直在改变
它不会在乎谁灭绝谁诞生
一直正在挣扎的始终都是人类自己
不要再以地球之名行事了
人类能毁灭和拯救的也只有自己
克制自己,可能延续的更久
继续疯狂,还有其他物种接力
万物霜天竞自由
人类最大的悲哀就是拿自己太当主人了
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与蔓延,占据各大新闻版面的都是以惊人的趋势增长的数字和各种令人揪心的画面。对于人类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灾难和打击。
禁足,隔离,居家办公,一切的活动都受到了限制,几乎所有的关注点都很自然的落在了人类的生存问题上。但地球上却有着另一群曾生活艰难的生物,其状态因人类活动的改变而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不是毁灭,而是重生。
纪录片《地球改变之年》是根据人类因疫情居家隔离的日子为时间线向前推移,搭配大神DA富有感染力的生动旁白,透过不同的地区和城市,观察并纪录野生动物生存状态的变化,以及引发人类和动物如何合理共生问题的思考。
这片的时长不到一个小时,却让人看得肃然起敬、眼泛泪光。进而更深一步的反观人类的存在到底给大自然和野生动物带来了哪些不被重视、不自觉的伤害(反差很大)。
没有人类的干扰和影响,从片中看到的野生动物可以勇敢出行和随心所欲的生存,获得主动权。曾被汽车的鸣笛声掩盖的鸟叫,从迷雾中显现的喜马拉雅山,难得在海滩上产卵的乌龟,鲸鱼也开始享受交流,曾经极其罕见的现象开始频繁出现。
唤起记忆的梅花鹿开始懂得觅食,还有能召唤到幼崽的猎豹,轻松上岸的企鹅,以及让我们体会到人和动物实际能和平共处的举措,当看到环保人士MH说出:如果我们爱大象,大象也会爱我们。让我十分动容,深受感动。
人类一直压榨和侵占着地球上的资源,野心勃勃繁衍加剧(惊人的三胎,真的不如提倡多种树),利己主义者横行,促使环境进一步恶化的消息甚嚣尘上。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各种奇异的灾害,野生动物的生活空间和区域被严重压缩和占据,很多珍贵的物种不是已经消亡就是濒临灭绝。
即便这些新闻偶尔会从数以万计夺人耳目的碎片化信息中脱颖而出引发些许讨论,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只要没有对个人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基本上更多的是以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迅速遗忘。疫情使人类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只有自身的利益受到威胁时,人类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找原因看本质,有所悔悟。
当人类愿意停下脚步放慢节奏,地球才能从不堪重负的乌烟瘴气中得到片刻的净化和休息。新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像是已忍无可忍的大自然给人类提出的一个严重警告,寻求的是敬畏和觉悟,看完促使我们思考的是未来之路。
最后环保人士提出的意见或许有用,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还是治标不治本。比起积极,反倒更多的是担忧,回归正轨后,当人类的生活轨迹变得正常,是否还会记得片中那些美好的画面?或许还是一如既往,想要根本改变,可以说是一段非常艰难和漫长的过程。
想起了凤凰在领奖时说的那段感人肺腑的话,愈发与大自然背离的我们,对动物的各种剥削和控制,以自我为中心的普世价值观和上帝视角,各种不公残忍的对待,并给出了自己建议和期许,非常触动人。
特别是最后罕见提及了他的哥哥(River Phoenix)曾写下的:若心怀爱意伸出援手,和平不会遥远。不论是对同类、动物,还是环境,即便希望渺茫,我们也可以先从个人做起。
欢迎关注 | 首发公众号:yuchishangjiu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前段时间,为庆祝世界地球日,Apple TV+推出了一部纪录片《地球改变之年》。
记录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各地的变化,主创把全球集体居家这一行为称作“史无前例的全球性实验”。 全程画面相当之治愈,清新干净,带观众一览不能出游的这一年里,地球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看得我是热泪盈眶,恨不得立刻背上麻袋去雪山脚下捡垃圾,今天也分享给大家。
疫情来袭,全球大量居民被迫居家之后,人类行为对城市、自然的干预降到了非常低的程度。
最直观的变化就是,空气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变得清新起来。
美国洛杉矶迎来了近四十年来最晴朗的天空,中国很多城市的雾霾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驱散开。
而在全球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印度,在雾霾之后隐藏了三十多年的喜马拉雅山脉第一次露出真容。
人们激动地爬上房顶,面对山脉大喊着“Mountains. Mountains”。
这是很多人有生以来第一次,从这个角度看见这座雄伟壮观的世界第一高山脉。
在其他城市,人流量减少了90%以上,一些动物也开始享受城市生活。
全球各地什么野猪、河马、胡狼甚至美洲狮都在街道上出没。
也有人为原本就跟城市共生的动物操起心来,比如日本奈良的梅花鹿。
经过一千三百年的磨合,奈良的梅花鹿已经非常习惯生活在城市当中了。
哪怕没有任何管理机构,每年上千万游客的投喂,让城市里的鹿过得十分舒适。 米糠饼干已经成了它们食物中的重要部分。
但疫情在一夜之间带走了这些梅花鹿的“外卖”,它们中间也确实经历过无处觅食的迷茫,但很快,它们靠着“前辈”的经验和本能回到了曾经觅食的草地。
更有趣的是,“辟谷”之后的梅花鹿肠胃健康状况还得到了改善,比游人如织的时候好了不少。
塑料等垃圾也随着旅游业的萧条而减少,梅花鹿误食垃圾死亡的风险也大大降低。
原来是人类自作多情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人类,动物们反而会生存得更好。
与隔离防疫相伴的,是全球旅游业的折戟。
全球旅客人数同比下跌90%,人类的退场给了生物喘息的机会。
城市里,交通噪音减少了70%,美国旧金山的白冠雀迎来了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最好的繁殖季。
不再有喧闹的车马声、人声阻碍它们求偶发出的信号,白冠雀有了更多更好的繁殖机会。
而在海洋中,雌海龟每隔两到三年就会回到它们的出生地产卵。
近年来全球海龟数量不断下降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们不愿意到人满为患的海滩上产卵,而且很多海龟卵和海龟幼崽,在人类行为的干预下也很难长大。
制作团队跟踪了位于美国弗洛里达州的赤蠵龟产卵地,雌海龟也终于等到此生最不受干扰的一个产卵季。
往年,雌海龟筑巢产卵的成功率仅为40%,在没有人干扰的情况下,成功率骤增到了61%。
游人和航运的减少使太平洋比以往安静了25倍,座头鲸在海洋中的交流也比以前更多、范围更广。
远距离交流不成障碍之后,成年鲸鱼也敢于离开自己的孩子,去更远的海域捕食。
还有肯尼亚的猎豹,因为体型、力量不占优势,猎豹一般都会在距离幼崽几百米的地方捕猎,狩猎成功后,它还得守在猎物旁边,避免其他腐食动物趁虚而入。
在这种时候,猎豹能发出一种独特的啾鸣呼唤幼崽开饭。
但在过去,围观的游客影响了这种啾鸣的传播,草原变得寂静之后,成年母豹呼唤幼崽这件事也变得更加容易。
据统计,非洲仅剩大约七千只成年猎豹,疫情前也只有三分之一的猎豹幼崽能生存,而疫情提供的小假期,无疑为这个种群数量的增加,做出了极大贡献。
其实不仅是生物,人类活动减少也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了约6%,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降幅。
地壳活动频率也因为工业生产的减少而下降。
但封锁不会一直持续,人类最终还是会占领这些地方。
研究人员提议赤蠵龟海滩或许可以每晚停止接待游客,供海洋生物休养生息。
太平洋上或许可以实行限速来减少海洋噪音,哪怕是在非洲野生动物园,游客也需要注意行为举止乃至音量。
虽然明知道这只是美好的希冀,但我还是幻想,人类真的能从这场灾难中学到些什么。
毕竟,从宇宙的尺度来看,地球经历过无数比当下更严酷的岁月,依然稳稳当当的。
地球已经45亿岁了,人类文明于它而言,只是生命里的微不足道的插曲。
都说到这儿了,不得不提的还有另外一部与地球生态有关的纪录片——《人类消失之后》。
这部纪录片通过一个有趣的设定,从侧面反映人类作到最后,伤害的只有自己。
纪录片假定全世界的人类原地消失,地球上会发生什么事。
首先,在没有人力维护的情况下,电力很快会消耗殆尽,地球上所有机器逐渐停止运行,大多数人工饲养的动物和宠物很快就会死去。
剩下的动物逐渐入侵城市,大自然逐渐夺回它对陆地和海洋的主导权。
而人类留下的最有杀伤力的遗产恐怕就是“核”。
人类消失之后,一般核电站大概能纯自动运行七天后。
七天后,核电站的备用燃料耗尽,蓄水池温度上升,无法继续冷却使用过的核废料。
仍在持续反应的核废料会导致电站爆炸、开始泄漏致命元素,仅一座核电站的辐射量就会超过广岛500倍。
但这些由于人类消失对地球造成的破坏终会消失,地球仅需要三十年就能把这些有害元素代谢掉。
之后,一切人类文明的印记逐一被腐蚀,人类花了一万年改造自然,自然只需要不到三百年的时间,就能抹去几乎所有人类留下的遗产。
这就像当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之后,所有居民搬迁,切尔诺贝利被判定在未来两万四千年内不适宜人类居住。
然而,仅仅三十多年之后,切尔诺贝利又是一片葱郁,各种野生生物在这个区域内繁衍生息,核辐射于它们而言好像形同无物。
回到《地球改变之年》这部影片,疫情于人类而言毋庸置疑是一场灾难,但于大自然而言,却是难得的调整状态的机会。
我不由得想起中世纪在欧洲肆虐的大瘟疫。
瘟疫夺走了当时欧洲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
灾难之后,欧洲迎来了思想解放、艺术昌盛的文艺复兴。
这场灾难目前看来当然没有像中世纪的黑死病一样,导致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正如纪录片结尾提到的,这场疫情也让人类意识到,我们的生活和大自然的连接是如此深刻紧密。 而当下正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供我们重新思考究竟应该如何与地球上其他生物共存。
毕竟,我们对地球造成的一切伤害,有朝一日都会回报到人类自己头上。
最后,强烈推荐大家去看原片,欣赏这波视觉暴击!
从喜马拉雅山南侧这个难得一见的角度欣赏这座山脉,看看座头鲸集体狩猎的壮观景象,也看看可爱到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猎豹幼崽。
我也决定了,保护地球,就从下一次点外卖不另附餐具做起。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阿苏
虽然心情可以理解,但一味称人类是地球之癌,不是在逞毫无意义的口舌之快,就是在推卸自己行动的责任。当真如此相信的人,唯一严肃而勇敢的选择其实就是自杀。人类是一个拥有理性的物种。但要跨越“一个有理性的个体”和“一个能够有效运用理性的群体”之间的鸿沟,却是难之又难。看完电影,再看看IMDb上散布于对立阵营中的极端言论,更觉未来堪忧。对人类而言,比起运用理性去发现解决之道,更难的恐怕在于,如何让理性战胜短视以及我们对于彼此的蔑视与愤恨。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恐怕是肯定的:人类杀不死地球,人类只会杀死自己。
人类的浩劫,是自然的和谐。
看到奈良的鹿还有非洲的猎豹叫人流泪。但是听到African Jackass Penguin又不好意思笑了。开头是空荡荡的城市,结尾是自然环境,都是对称的布局,但相互呼应。这个世界太美了。
过度解说… 过度选择… 新闻片一般
人类以后没事就在家宅着吧。
只有48分钟,却从开始到结束几次几乎流泪,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一年作为对比,都意识不到其他生物已经被人类的活动影响到了什么程度。我们标榜自己爱动物,把观看它们当成一种爱,宣称某些行为对动物不至于有伤害,然而实际上可能它们已经被那些自以为爱它们的人逼迫到了难以生存繁衍的境地。最动人的是看到野生动物父母们终于不用再挣扎着喂养孩子,可以相对轻松地让自己和更多孩子们都吃饱、活下去,真的太希望这样的状态可以从此维持下去了。所以疫情之后我们真的必须要想想该怎样改变,哪怕先改变自己,不要再做那些人类中心主义的事了。
是人类耽误地球了。
感觉大自然就是任BBC打扮的小姑娘,
事实证明没有人这个物种之后,所有物种都能活得更好,大卫·爱登堡的旁白一如既往亲切。
全人类 lockdown 的 2020 年,金门大桥下的白冠麻雀有了新的求偶音调;印度Jalandhar 的人们在 30 年的雾霾褪去后突然在家中望见喜马拉雅山;没有鹿饼以后,奈良年老的鹿带领小鹿找到寺庙两公里外的小时候觅食的草地;南非的河马、金钱豹、特拉维夫的胡狼、智利的美洲狮、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水豚在曾是栖息地的城市里闲逛;座头鲸、海豚和虎鲸开始以新的方式交流和一起捕鱼;佛罗里达 Juno 海滩上有海龟产卵;小企鹅不必等到晚上才能吃到为了避开人类活动而迟归的成年企鹅带回来的食物;没有游客的干扰,肯尼亚的猎豹能够更容易召唤和保护幼崽;印度的大象有了缓冲区的食物。金钱豹和摄影师在南非的度假酒店里相遇仅有一步之遥,金钱豹和摄影师对视了片刻,然后静静走开。
整个文本主旨翻译成一句话就是:人类影响力减弱的一年使得地球重归美好。艾登堡爵士的灭霸主义倾向越发明显了。
多年以后,奈良的梅花鹿站在游客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它去市区吃草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大自然从人类魔掌中的短暂喘息,可惜太短了。
沒有人類打擾的自然美得讓人驚嘆。人類確實應該謙卑一點。
Cheetah是猎豹,Leopard是金钱豹,Jaguar是美洲豹 👌
神做了个测试,实验结论如下
给人类的两点建议:1.别生了别生了 别生了别生了 2.早日进入母系社会
家里闷的第16个月,能换来几只平安长大的企鹅/海龟/猎豹cub也值了!
我深知这改变背后有很多人离开世间的悲痛事实,这是硬币的背面,但这场疫情是人类无可避免需要付出的代价,只有我们汲取教训更好地尊重地球敬畏自然,才能告慰这些被randomly chosen的人类同胞们,否则他们真的die for nothing了;以及才能让后代尽可能地避免这种悲剧。在听到” In many cases, they’re actually better off without us”我是难过的,虽然David是以非常雀跃的语气在说,但这句话也证明了,在过去非常长的一段时间,我们整体与自然界是决裂开来的较对立状态,我们依靠它们,它们却不能依靠我们。我们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本应是相互依靠的,但现在只是我们在单方面地索取。以及感谢那只放过摄影小哥的金钱豹\( ´▽`)/
地球最大毒瘤被抑制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