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一部经典的爱情电影,没有俊男美女如何能成立,而尔冬升导演的《新不了情》做到了。这部1993年拍摄的影片,已经过去十五年了,而当中那些关于爱情的旋律,直到如今,也时常在我内心响起。。。
这是一部标准的平民化电影,一个郁郁不得志颓废潦倒的音乐人阿杰(刘青云饰),和一个庙街艺人的女儿阿敏(袁咏仪饰),两人爱情之花盛开于一个破旧的贫民居住区中。想像一下,这样的场景中产生的爱情故事会精彩吗?以我看过五遍此片,并且每次都泪流不止的经验来讲,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每个人都有向往爱情、追求爱情、获得爱情的权利,无论身世高低,外貌优劣,只要他们是活着的人,就拥有这样的权利。对比现今种种哗众取宠、矫揉造作的爱情大片,《新不了情》是清新而淳朴的,如此的平和没有一丝一毫的牵强。阿敏从小就患上了绝症骨癌,可是天性活泼乐观的她对生命总是充满了执着,和那些健康人相比,她的每一天都活着的。而阿敏身上的这些力量,也传递给了在迷茫中徘徊的阿杰,也点亮了阿杰的内心,让他开始振作,并且能够认真的对待自己的生命,对未来也有了希望和憧憬。两人之间也渐渐滋生了情愫,而随着爱情的生长,一直身处病魔缠绕中的阿敏,身体也在每况愈下。也许如果没有爱情的到来,阿敏会走得更加轻松、坦然,而看着自己深深爱着的恋人,陪着自己经历生命的倒计时,她的身体和内心都在承受着巨大的折磨,在对生命的灰心、绝望和无助中,变得脾气暴躁,苦不堪言。而此时的阿杰,又成为了她生命最后的守护者,虽然内心也很痛,但仍然每天逗她开心,鼓励她要乐观坚强的活下去。
难以忘怀那一幕,两个在山坡上,手拉着手望向尘世,至死不渝的恋人。当阿敏身体极度虚弱,满脸苍白的坐在轮椅上时,两人饱含泪光的深情相拥。。。这份关于爱和温情的交替,也是这部电影传递给观众的一份真诚的感动。故事是遗憾而悲惨的,但如果我是阿敏,我觉得是幸福的,能死在自己爱人的怀抱里,是一种多么温暖的浪漫啊!
这部电影法语片名是《C'est la vie, mon chéri》,意思是“亲爱的,这就是生活”,是阿敏教会了阿杰,什么叫“生活”,也是阿敏的出现让阿杰对生活有了知觉;我想也是在告诉我们,“生活”就是只要生命存在,就应该好好活着。
而那些追逐浮华外在的人们,对于爱情,表现得是如此的饥渴,当他们拥有了这个世界最豪华的别墅、最昂贵的物质,也永远拥抱不了阿敏和阿杰一样真挚的爱情。在这部电影里,我们看不到被这个世界所公认所标榜的优秀和成功,他们没有轿车美墅、没有精致光鲜的容貌、没有高超缠绵的性爱、没有一切代表社会精英的标志符号,而他们的爱情却可以这般深情、这般荡气回肠。
我想真挚的爱情并非高不可攀,只要两情相悦,彼此真诚的对待,并且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共同追求目标。
喜欢一个人关在一间黑屋子里,准备一包纸巾,一杯水,静静的观看这部电影。那是在欣赏爱情、欣赏生活、欣赏一份深情款款的美。
这份深情难舍难了
缘难了
情难了。。。
有个导演,我一直都憋不住想说他了,那就是尔冬升,丫就是那个香港导演里的稀有物种:一直在退步的导演;【在大陆,倒着走路,一直退步本就是导演的必经之路,是常态所以,通常看港片看一个导演的后期作品,看大陆片则是看早期作品,一般人我不告诉他^_^】
从《新不了情》、《色情男女》、《忘不了》、《门徒》丫下跌的趋势,比今年的股市跌幅还猛,真是气死我了,一个导演怎么可以这样不顾一切的大踏步倒退呢?
昨天晚上我看了《新不了情》,从袁靓靓那青春的气息上看,一定比《色情男女》拍摄的早,《色情男女》都算是个上品,《忘不了》真是个大烂片,居然还能获奖,而《门徒》则完全不像是尔冬升的风格,他是老糊涂了还是终于露出了本来面目呢?
一部电影总是反映导演(或者编剧)的内心世界,是导演对人生的一种意淫,这句话套在老谋深算的大陆导演,比如张艺谋陈凯歌之流身上也许不灵,用来描述尔冬升则再恰当不过。
正如他在《色情男女》中借助刘青云扮演的『尔冬升』导演之口自述的一样:
丫一开始是英俊小生,演过许多邵氏老电影,后来小白脸不再,立志转行当导演,而且上来就走文艺片路线,为了理想苦苦追寻,票房惨败,被人耻笑,但又坚持理想,不肯有一丝一毫的改变,所不同的是,在《色情男女》里,他让那个『尔冬升』跳海自尽,以身殉了『文艺理想』,而在《新不了情》里,他则遇上一个清澈如水、开朗可爱、身患绝症又乐观向上的女孩儿,在女孩儿的感染下,改变了执拗的性格重新找到理想。
尔冬升大概就是这么一个人,据说,当初张曼玉姐姐就是受不了他这『艺术家』的臭毛病,黯然和他分手的,当然,像这样为了艺术牺牲美女的凄美动人的故事,尔冬升同学绝对不会浪费掉滴,于是在《新不了情》里他安排刘嘉玲,一个当红歌星做自己的女朋友,而自己又是一个为了理想苦闷不已做出些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的作曲家,而《色情男女》里,他则老老实实的安排自己成为一个票房不佳、悲壮投海的文艺片导演,并且无情的讽刺在隔壁看三级片《青楼十二房》的观众朋友们,品位不高。
不过,在这两部代表作品里,尔冬升也融入了自己深刻的反省:艺术家也不能牛B到一出口就噎人的程度,不能抱着艺术不下放给劳动人民听、看、爽,不能自闭在家一心往艺术的高峰攀登,完全不顾身边的人。
在《色情男女》里,他让张国荣演的那个文艺片导演最终屈服于票房,并且拍出了最牛B的三级片,还在片场表达了一下对三级女星男星的尊重,对牛B摄影师的尊重(出演该摄影师那位真的就是为牛B的摄影师呢,在《惊变》里,他出演了一个咸湿佬)对艺术的追求,对艺术工农兵化的理解。真是个大团圆的结局啊。
在《新不了情》里,他让刘青云饰演的『尔冬升』终于感受到来自普通劳动人民的伟大艺术力量,终于接了张学友演唱会的活,写出了最牛B的流行音乐,还表达了一下对粤剧艺术的尊敬,老一辈粤剧名伶们,虽然只能在街头表演但仍坚持艺术风范也令其敬佩不已。
买《新不了情》时并不知道是尔冬升同学的作品,是因为喜欢袁靓靓,她是如此的可爱,除她之外,谁还能当得起一个靓字?在《国产007》里,她对狗狗很好,在《新不了情》里,她也喂了一群流浪狗,只是《新不了情》她是女主角,戏份特别多,她演的太可爱,结尾又太悲伤,看得太过瘾了。
小眼睛是美女的大忌,但是有三个美女,眼睛不大但特别靓丽,她们分别是:
眼睛小,但轮廓有棱角忧愁深邃的李若彤
眼睛小,但外形漂漂自然亲切的吴倩莲
眼睛小,但非常明亮可人,犹如新月的光辉的袁靓靓
最近电视版的《新不了情》开播了,先找了当年刘青云、袁咏仪闻名已久的电影版来看。
结果名不虚传,真的哭死我了。
看完这部《新不了情》,才知道2000年方中信主演的《没有你没有我》其实是模彷它。同样是一个失意的作曲家,同样有个事业发达的前女友,同样邂逅一个出身平凡、爱唱歌的女孩,作曲家一样带了女孩去试音,一样去看了一群同样失意的音乐人,《没有你没有我》Alex(方中信)那个死在台湾的老友Joe Junior在《新不了情》也有出现。现实中,小宝(尔冬陞)是方中信的伯乐,一手把他扶上影帝宝座,而《没有你没有我》中Alex最好的朋友也叫“小宝”。只不过一部挂了女主角、一部挂了男主角而已。
两相比较,我觉得《新不了情》比《没有你没有我》高出数倍不止,一个珍珠一个鱼目;相似的故事,《新不了情》的底蕴却要深厚的多。我觉得它的每一句对白、每一个场景,都像是从尔冬升的心里肺里掏出来,可以感受到它热腾腾的温度。
根据我看到的资料,尔冬升构思《新不了情》的剧本起码有一年以上。1992年他到台湾拍潘迎紫的《一代皇后大玉儿》,他演多尔衮,刘青云演皇太极,两人因此结下缘份。那时他曾把《新不了情》的剧本给刘青云看,结果其中一句台词“但我最多怨自己运气不好,从来没有怀疑自己的才华”令刘青云大为感动,便告诉小宝,如果有一天真的要拍这个戏,他很希望演那个男主角。
不要以为刘青云是在巴结导演为自己争取演出机会,当时小宝不过是个拍了三部片的年轻导演。后来小宝回到香港,拿着剧本四处推销,结果处处碰壁,没有人愿意投资,最后小宝只好把自己的房子押给银行,凑了几百万拍电影。后来小宝的三哥秦沛在金像奖的颁奖典礼上调侃弟弟,说他的拍片经历比电影本身还煽情。幸好这部片在香港大红大紫,回收了三千万的票房,又横扫当年的香港金像奖,囊括了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袁咏仪、最佳女配角冯宝宝、最佳男配角秦沛,除了影帝被黄秋生拿走之外,其余的演员奖项都被《新不了情》抱走了。颁奖那天晚上小宝一个人上台领了三次奖,我可以想像那时小宝是顶着多大的压力拍成这部片,如果失败也许就倾家荡产了,最后小宝票房、奖项两得意,我看小宝倒没有特别兴奋,约莫是百感交集吧。
和多数艺人相比,尔冬升也许算是幸运儿:出身演艺世家,父亲是电影制片人,母亲是知名演员兼配音员。他念小学的时候,四哥姜大卫(23岁,1970)就得了亚洲影帝,三哥秦沛也是知名性格小生。他又是家里最受宠的老么,从小在片厂长大,也许因为如此,“小宝”这个乳名才会在圈内广为人知吧。18岁(1976)中学毕业加入邵氏成为基本演员,大概因为父兄的缘故,在圈内很快受到瞩目,再加上高大英俊外型,比他两个哥哥都帅,当时全邵氏比他帅的大概只有狄龙,可是狄龙大他11岁,虽然身手矫健演技精湛,外型已经开始走下坡,小宝自然成为邵氏着力培养的新星,19岁就得到导演楚原赏识,成为《三少爷的剑》的男主角,自此一炮而红,此后九年间,到1985年邵氏结束电影业务为止,他一共为邵氏拍了24部片,其中19部是主角,当时他和狄龙、傅声是邵氏最卖座的武打小生。
但是小宝一生并没有一直这么顺利,敏锐的他很快感受到表面风光下的危机。事实上1977楚原所带领的古龙武侠片是邵氏电影的最后一波高潮,拍出了《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楚留香》《三少爷的剑》《多情剑客无情剑》等经典作品(这几部我都看了,的确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商业取向的邵氏公司随即制造了大量同类型的影片,一连拍了二、三十部古龙、金庸、黄鹰小说的电影。大量制造的结果,电影落入窠臼,自然是一部不如一部。1981年小宝才会和两位哥哥联手泡制了一部搞笑片《猫头鹰》来调侃邵氏的武侠片。
1985年,小宝28岁,邵氏正式停产,带他入行的恩师楚原告诉他,古装片没得拍了,叫他转行。换句话说,小宝失业了。
莫以为邵氏和TVB是同一个老板,邵氏演员就可以直接转入TVB。事实上在邵氏结束之前,TVB早已独立运作了数年,自成一套体系,不可能一下子吸纳大量的邵氏员工。他四哥姜大卫离开邵氏时,TVB开给他的合约薪水仅是他在邵氏时的三分之一,所以狄龙、姜大卫都没有加入TVB。更重要的是,他感到青春不多、演员生命短暂。依我个人看来,小宝早年虽是偶像演员,却不耐老,很早就看起来肥肥的,帅则帅矣,却不是令人印像深刻的那种,戏路不会太宽,在演员这条路上,迟早得像秦沛一样放下过去的风光,甘心做配角。而且当演员受制于人,非常被动。所以他一面拍电影、一面开始接触幕后制作的工作,尝试转型当导演。
我猜他在邵氏十年,对电影的制作流程已经摸索的相当熟悉,这一点从他1981年编剧的《猫头鹰》就可以看出,很多笑点不在于台词,而在于画面、动作与音效的效果,不熟悉电影制作的人绝对写不出这样的剧本。我猜琼瑶剧对白之所以如此罗嗦,就是因为阿姨不懂拍片,不知有时一个画面可以胜过千言万语,只好不断堆砌文字。
1986,小宝29岁,编导了他的第一部片《癫佬正传》,周润发、梁朝伟、和他三哥秦沛演片中的三个疯子。他曾说他第一次当导演时,紧张的双手发抖。这部片我小时候看过,当时年纪尚小,真是吓坏了,没想到竟是小宝的导演处女作。小宝很残忍的把社会最阴暗的角落揭露出来,我记得秦沛心情不好就要杀鸡、拿着菜刀血淋淋的双手好不吓人,真怕他一个失控把刀子挥到老母身上;周润发精神异常却有两个孩子,对孩子十分保护,生了病也不肯送去看医生,最后两个孩子都被他活埋了。我不敢重看这部片,太沉重也太震撼,网上的评论倒是众口一致的叫好,赞小宝有人文关怀,可是这种题材不怕吓跑观众没有票房吗?我查了一下当年的票房,居然有935万。这部片如今看似卡司极强,其实当年的发仔才刚刚藉《英雄本色》咸鱼翻身,这部也是伟仔生平的第三部电影而已。这部片里,小宝让秦沛拿了生平第一个最佳男配,其实小宝第一次拍片,秦沛帮了很多忙,周、梁二人都是他拉来的。
1987,小宝导演的第二部电影《人民英雄》,没看过,但查到梁朝伟因此片得了生平第一个金像奖-最佳男配。
1989,小宝导演的第三部电影《再见王老五》,没看过,略过
之后,导演小宝沉寂了很久,直到1993年才推出了石破天惊的《新不了情》。
我不知我查到的资料是否完整,1989-1993年间,小宝当演员只拍了七部电影和一部电视剧《一代皇后大玉儿》,担任了六部电影的摄影。这个数字今日看起来或许不算低,但那是港片年产三、四百部片的时代,同时期方中信拍了34部片、两部电视剧,梁朝伟拍了25部片。不知这段期间的小宝是蛰伏起来酝酿他的下一部片呢?还是真的不得志没有工作。
--
也许是我迷上小宝后的投射作用?也许是片中年到三十、一事无成、前途茫茫的感觉引起了我的共鸣?我总觉得《新不了情》里刘青云所扮演的失意音乐人阿杰身上,有小宝的旁徨、害怕与挣扎,所以写出来的台词才会句句掏心掏肺,字字重逾千斤。
一开始,阿杰和很多年轻人一样,自视高,脸皮薄,人家给点脸色就受不了,久而久之,在行内就成了出名的臭脾气,人缘不好,得罪很多人……
“这个世界有很多事你不明白,你不明白的未必是不好,可能是你自己蠢!”
但小宝绝不是用电影来表达他的怀才不遇、愤世嫉俗。镜头一转,带出了街头卖艺的女主角阿敏(袁咏仪)一家人。
谁知如今流落街头卖艺的艺人,过去也是个半红不紫的歌星;
谁知如今在街头伴奏维生的老人,其实身怀绝技、十八般中西乐器样样都会;
谁知街头出卖歌艺与色相的伶人,其实有唱大戏正旦的本领。
其实这群粤曲、中西流行歌、什么歌都唱,靠客人打赏维生的街头艺人,是一个能够唱全本大戏的戏班。
但久久才能接到一场的大戏演出,如何能维持一大班人的生计呢?青黄不接的时期,也只有街头卖唱。一个正式戏班,流落到街头卖唱,对于科班出身的正旦阿玲(吴家丽)来说,是很难堪的吧。所以即使在街头,她也只唱粤曲,其他歌则由阿敏包办。平时吝啬的她辛苦存钱,就是为了置办戏装行头,尽管向现实妥协,她没有忘记她的粤曲梦。
阿敏的舅父(秦沛),外号张保仔,中西乐器样样精通,原本他是玩爵士的,后来帮妹妹的戏班伴奏,小小的戏班哪里留得住整团乐师呢?他只好自己一手包办,所有的乐器都包了。那句令刘青云大为感动的台词“但我最多怨自己运气不好,从来没有怀疑自己的才华”就是他说的。
阿杰看到阿敏一家的生活方式,非常惊讶。
杰:“真服了你们,有胆子在街上卖唱!你不怕吗?”
敏:“怕什么呢?红馆也有很多观众嘛!”
杰:“那不一样”
敏:“有什么不一样?大家都是为了生活。只不过人家吃鱼翅,我们吃粉丝。”
他们没有看不起自己,同样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别看它只是个简陋的卖唱班,它也是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你看那些阿伯,他们平时哪有什么娱乐?就是喜欢听听粤曲。有钱就点唱,没钱我们也不会勉强他们,要是碰上台风来了我们没开工,他们还不知道有多失落呢,还有,至少他们不会在这里划拳喝酒。”
杰:“我知道每个人的生存方式都不同,其实你做什么职业都一样,都在出卖自己”
杰:“以阿玲的身手,她不需要这个样子啊。如果我今天不是看到她唱大戏的话,我会觉得她只会在榕树头……”
敏:“卖风骚是吧?!你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滴个不停。一个导演肯这样深入了解这个被社会遗忘的世界,肯定它的价值,还用心的把它拍进电影里,用胶片纪录下这群人的生活。
--
一直觉得小宝拍《旺角黑夜》是有意用电影来纪录旺角,《新不了情》也一样,纪录着一般人看不见的香港。
知不知道香港的深夜,天桥上很多人卖着五颜六色的大肚鱼,30条只要40元,只不过颜色是漆上去的。
知不知道除了拿正版翻录,盗版还有另一种更原始的形式,就是直接找人模彷名歌手的声音,录成一卷10元在庙街卖的录音带?
一个失意的作曲家,看到这群比他更卑微,却依然活得抬头挺胸的人,是否深深感动呢?
--
阿杰带阿敏去看他那群搞音乐的朋友,个个唉声叹气。
敏:会不会是你们的音乐有问题?不要叮叮咚咚的,自命艺术家
友人:叮叮咚咚有什么不好?
敏:我没说不好,不过一般人不爱听,粤曲也有很多很好听的,可是却不能在榕树头那里唱,喜欢跟讨生活是两码子事,知道吗?
敏:我知道了,一定是你们平常做人爱摆架子,待人处事又不够圆滑,让人家说两句就双眼翻白。”
杰:你倒说得很容易,又要讲关系,又要看人脸色
敏:我想我看一个晚上的脸色比你看一年还多
这段话是阿敏对阿杰那群自命艺术家的朋友说的,也像是小宝对自己说的。小宝在选择电影题材时,不也要面临艺术与票房的抉墿吗?结果他成功了,两者兼顾。
--
这部片反覆强调人际关系的问题,阿杰的失意,是因为得罪了太多人,阿敏的母亲当年红不起来,也是得罪了太多人,阿杰那群朋友也是。
很多人都感受到,不论小宝今日多成功,多健谈可亲,骨子里还是有一股冷傲、自视甚高的味道。四哥姜大卫也说小宝比较像他,沉默寡言,不像三哥秦沛那么八面玲珑。我想小宝很清楚自己要克服的地方,拍电影是靠团队合作,大家帮衬,人际关系非常重要,才反覆强调这一点吧。
后来,阿敏带阿杰到山顶上狂笑,我想那时候阿杰已经能放下无谓的自尊与自怨自艾。
--
其实《新不了情》故事本身很普通,一个坚强乐观的女孩鼓励一个失意的男人,难得的是小宝同时反映了社会许多的层面与角度,又都紧扣主题,丝毫不影响故事主线的流畅。
--
阿敏病发后的戏,第一遍看时光顾着哭了,第二遍看时我特意提醒自己,这种题材本来就煽情,不要被自己的眼泪骗了,不是把观众弄哭就一定高明。虽然在这生死这么严肃的议题上,要论断编剧的安排是俗套还是高明,似乎对死者和家属有点不敬,但我还是想说一说。生死大事,感动观众本来就很容易,阿杰才刚刚在阿敏的鼓励下站起来,老天爷就毫不留情的把阿敏打倒,在病魔面前,阿敏以前劝阿杰的话自己一句也做不到,想不到这时最坚强的竟是阿敏的母亲(冯宝宝),从头到尾不但没掉一滴泪,连一个伤心的表情也没有。电影前2/3对阿敏母亲的着墨不多,除了纵容女儿和过去曾是歌星,只知道她不笑,似乎不如舅父和阿玲鲜活。阿敏病发后,为了生计,也为了补上戏班中阿敏的位置,她只好重出江湖再度登台献唱。片中没有交待她过去为何不再唱歌,只是总理戏班的一切杂务。其实整个戏班的生活重担全在她身上,她如何笑得出?片中没有奇迹出现,也没有说阿杰从此事业一帆风顺,甚至阿敏等不及阿杰为她买来钵仔糕就走了。女儿走的时候,母亲还在卖唱。天下有些事,不论如何乐观、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除了接受与面对,没有别的办法。悲凉的二胡声中,唱的词是:
忆起往事,无限唏嘘感慨
一生饱受挫败、痛苦,历风霜
未怨命运,有泪自抹乾
每在风雨夜
拥抱慰藉时,黑暗有尽时
不管窗外雨怎倾,风怎吹
永伴你身边厮守,爱可添力量
待风消雨散黎明亮
此际剩下我孤孤单单悲悲切切
只等待恶梦快醒露曙光
渡过患难再共同觅理想
往后的岁月
苦痛要做人,欢笑也做人
一生总是有恨有喜
欢欣悲伤,有聚有分
春风秋霜,我必须接受
莫灰心永向前途望
耳畔有声音,呼唤我名字
愿祝福至爱人无恙
苦痛要做人,欢笑也要做人,不论人生际遇如何,我必须接受,莫灰心永向前途望
这境界,除了赞一声高,还能怎么说呢?
到这里,各位是否和我一样,几乎可以感到小宝热腾腾的心?他是真的仔细思考过这些问题。
--
1994年出了很多影史上重要的华语片,包括剧本、演员、布影、配乐都属大师级的《青蛇》,经典武打片《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李安的《喜宴》、林青霞的《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李连杰的《方世玉》《黄飞鸿3狮王争霸》。在这些大片之中,小宝能够脱颖而出,的确不容易。他眼光独到,看准观众已经看腻了古装片和武打片,改拍文艺片,以低成本回收了高票房,仅次于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和《花田喜事》,还抱走了六座金像奖。
不过小宝似乎没有太得意,周润发颁给他最佳导演时,小宝一个手滑,差点把奖座打翻在地,他反应很快,不慌不乱的说“这个故事教训我们,拿了奖也未必稳当。”拿一个奖,也不代表一辈子不愁吃穿,也不代表下一部电影可以一样成功。
2005他以《旺角黑夜》拿第二座最佳导演时,第一句话就说:当导演要挺得住,他抱着《旺角黑夜》的剧本跑了五间公司才找到人投资。以他两座金像在手的地位尚且如此,何况他人?
小宝在他1996年导的《色情男女》里,开了自己一个玩笑,安排了一个叫“尔东升”的导演(一字之差,很多人把他的名字错写成尔东升,他就用了这个错的名字了),因为票房惨败跳海自杀。因为很多人说刘青云长得像他,他就找了刘青云来扮演自己。固然是自嘲,也反应了他时时存在的危机感。
(关于这段公案,小宝后来曾经解释,并不是自己曾有自杀的念头,只是剧情需要一个自杀的导演,他想无论怎么拍,大家都会猜到底是影射谁,为了避免得罪人,也杜绝大家的猜测,所以乾脆用了自己的名字)
http://hi.baidu.com/xiaolongfilm/blog/item/512cc3620d2630d9e6113a62.html
爱一个人,慢慢就被改变了。今天一片戾气的香港是再也拍不出这样温情的电影了。
如果人生最坏只是死亡,生活中怎会有面对不了困难。
苦情戏的清新之作
冯宝宝真好看呀真好看
歌很不錯雖然歌紅人不紅。演員也很不錯。袁詠儀真是乖巧鄰家女孩樂觀善良。劉青雲整天板著臭臉但卻是刀子嘴豆腐心。劉嘉玲麽依然大牌到底。故事老套點又一個血疑。也算蠻經典的香港愛情片。
一部小而美的故事片,不求形而上,不標榜先鋒,不刻意煽情,不賣弄,不諂媚,有情調,接地氣,雅俗得當,製作誠意,還求甚麼呢。
这是一个救赎与被救赎的故事。如果人生最坏只是死亡,生活中怎会有面对不了困难。主题曲超级经典。
袁詠儀好似只出現過在一部電影, 就是新不了情。
“不是所有人都很幸运,可以过理想中的生活,有房子有车当然好,没有难倒要哭吗?我们应该满足目前的生活。如果人生最坏只是死亡,生活中怎会有面对不了的困难!”袁咏仪和刘青云的表演非常出色,即便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爱情故事,却依然能够打动人心,主题曲更加是让人回味。★★★★
袁咏仪那时好瘦,却是最自在坦率。还有那句“当他遇到挫折的时候你鼓励他,他心情不好的时候逗逗他,他情绪低落的时候如果你说无论怎么样你都不会离开他,他马上就会没事了……”谁人心不软
心若倦了泪也干了,这份深情难舍难了。曾经拥有天荒地老,已不见你暮暮与朝朝。这一份情永远难了,原来时还能再度拥抱,爱一个人如何死守到老。
论撩与被撩的关系。 很有感触,喜欢其中的音乐片段,四星半
最后一段古曲合下来,阿敏终于还是没有吃到那块碗仔糕
太喜欢袁咏仪了。
最后的结尾如此突兀,久久还没回过神来。台词写的极好,袁咏仪演的也极好,如此乐观俏皮浑身充满正能量的女孩。而剧中那段即兴的爵士演奏,私以为是华语电影中最美妙的音乐瞬间了。活着真好。
好感人!!!
特喜欢前半部中的女主角,可爱、纯真、漂亮...特惹人爱!袁咏仪的本色演出?!
“既然喜欢就迁就一点,反正又不吃亏”。又俗又耐看,就像那本爱情圣经:《可以勇敢也可以温柔》。“如果人生最坏只是死亡,生活中怎会有面对不了的困难”
前三分之二真好,特别市井,特别香港,满满的红尘味道。靓靓真好看啊,特别灵动,令人无法拒绝的元气少女!整个片子的价值观也非常香港市民,努力、达观、家人要在一起、做人最重要是开心。冯宝宝好看。秦沛和一群爷叔飙音乐的时候太可爱!还有阿达的龙套!!
“心若倦了,泪也干了,这份深情,难舍难了。曾经拥有,天荒地老,已不见你,暮暮与朝朝。这一份情,永远难了,愿来生还能再度拥抱,爱一个人,如何死守到老。怎样面对一切,我不知道。”写给你的歌,却由他人来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