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题外话,比着这部电影的英文名《The Boys in the Band》来看,对于《乐队男孩》这个翻译我实在是不喜欢(毕竟确实乐队元素相当之少),如果叫《一帮男孩》会更好。
这部根据外百老汇戏剧改编的作品在近些年来的口碑变得越来越好,很多人都认为本片是酷儿电影的一个里程碑,如同《受害者》《十三个月亮》以及《夺魄》一样,反应了酷儿群体一个时代的焦虑和悲情。而抛开这个元素,很多人也对本片在台词上的惊人尺度所震撼,并认可本片的先锋性。
但抛开这些元素来看,而关注影片本身,我更认为本片实际上是一部平庸,甚至在影像设计上极其懒惰和放水的作品。就花絮我们可以知道,弗莱德金因为当年对品特戏剧的改编而赢得了这部电影的指导权,但我们可以从内到外的将这片的以及理念抖搂,就会发现创作者在把这个优秀戏剧搬到影像媒介上时偷了多少懒。
首先不得不承认开头混淆人物们视角的,带有纪录片质感的多线索混剪确实一下子让人沉浸到观影的体验中去了。而后面打电话以及私人房间准备的场景也确实拓展出了多重的社会空间,向观众表明创作者对影像设计的独到和另一种意义上“拍好的决心”。
然后,好的地方就没了,剩下的时间我们就只是在导演精确地时间掌控之下看了一个俩小时的戏剧,连下雨分割段落的场景都如此刻意,本来传统戏剧之中让人缓和的节奏也在不停的视角变换之中消逝,使得就算是电影只有俩小时,整个叙事也无比拖沓,如果不是剧本本身张力在,根本没办法看下去。
实际上,好莱坞对戏剧的改编一直存在,甚至“把话剧拍成好电影”是50年代某些个人工作室修正主义导演的成名的缘故(理查德布鲁克斯,伊利亚卡赞)。回顾他们当时的改编手法,大部分是在场景上进行扩张并对原剧适当的扩写的同时,镜头张力随着剧情中人物矛盾冲突而张扬,虽然有些死板,但能将两种媒介艺术达到刚好的融合。甚至某些时候制造出新的名场面(《欲望号街车》中圣母怜子的构图)
反过来看弗莱德金的改编,虽然前面开头也保证了对电影媒介的尊重,但是后面的单一影像搭配着直接死板搬入电影叙事的原戏剧本直接把观众的兴奋度磨平了。是的,这是可以从某种意义上保留原剧的风味,但这不是拍电视剧啊,电影自身的新的艺术感和自我的镜头语言被磨灭掉了是件很可怕的事情。而在《乐队男孩》里,我们只看见弗莱德金那不断纳入演员面部表情的构图和生怕忽略台词表现的剪辑来回晃悠,真的很没意思。有看这的时间,真的不如找个时间看原剧,或者看剧的录像,这片的意义也就如此了。也许现场录像里包含的信息还更多,值得人咂摸,这片唯一好的地方就开头,有点蒙太奇教科书的感觉。
话说回来,大名鼎鼎的电影版《茶馆》也是有这个缺点(还包括一定部分的奥胖版本《麦克白》),但他们无聊的原因是调度太散,《茶馆》中好歹还有十七年电影的一点遗留风骨,《乐队男孩》更像是弗莱德金彻底偷懒,或者说铆住了劲往错误的方向狂奔后产出的东西。除了原剧的精髓外,全然的失败教科书啊。
首先我很同意这里是分成了三组,HANK LARRY DONALD这三个人物完全是认同同志身份,但每个人对性的态度不一样,HANK某种程度上我觉得是理想主义的人设,认同自己找到爱人坚持1对1的生活,然后为了满足对方提出ThreeSome(这样至少能和爱人一起),Donald就是自己能想清楚的人,能收能放的态度和Michael的远距离恋爱慢慢渐入状态,larry应该是Gay现在的一种表现稳定的感情生活但是性要有新鲜感,因此更倾向于开放型关系的人物。这里没有好坏就是只有自己对性的需求以及对对方的空间感而已。
第二组不想评论(Emory/Bennert/Cowboy)
第三组也是本来这部剧的主角ALAN MICHAEL HAROLD这三个人都不能接受自己Gay的存在唯一不同的是程度,Alan的部分我的理解是他和Justin是真的有事发生,但一直以好朋友自居当对方捅破这层纸要名分的时候,Alan就退缩了但是他是在斗争的,他怕失去自己在社会的POSITION,所以我认为他来纽约找Michael就是想告诉他他要离开家庭,所以在Michael步步紧逼之后他反而清醒的退缩回到原点,电话给到妻子重归于好,因此最后他走的时候对Michael说了谢谢,这样的人是懦弱的,其实不论是推一把还是逼一下都是会退缩的,最终就是深柜。Michael是一个半公开的Gay在特定的环节里他已经卸下但是对于社会主体他会去隐藏,我觉得这是大多数人的状态,当然剧本是50年前的,现在的社会环境不一样所以这部分会在自然一点,Michael的人物矛盾其实是Harold告诉我们的,我认为他两之前就是一对,但是Michael的矛盾的转换身份让Harold不齿而没走下去。最后就是Harold已经是完全的矛盾平衡体,看似完全无所顾忌刀枪不入的Gay,但是内心中却是无限的自卑,这个来源于自身(丑/犹太人等等),又无法接受Michael那样边缘的生活状态。
两个小时将9个人物的故事都交代清楚且能记住其实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这个版本做的很好没有多余的博眼球部分,饰演Michael的Kenneth Nelson非常棒,本身而言KN非常符合这个角色徘徊两边的形象,除了一堆花哨衣服本身他不是一个Gay气的演员(本人其实是Gay),而且能将整个人物心理变化释义的很到位,相比新版中的Jim的表演明显是有层次的,递进的不是来一个急转弯(Drama), 我尤其喜欢最后奔溃的一段KN的演绎非常好,这是Michael这个人物的一次真实面对自己的过程,恳求Donald留下不要离开他虽然很快又恢复了原来的状态(就像Sex&theCity里MrBig第一次在Carrie面前不在是强势的BIG而只是John也是第一次打开心扉却马上又关上一样)但是新版里没有这段了就保留后半部分的台词。另外我觉得Larry演的非常好,这里面Larry对于性虽然是开放的态度但是他始终是对Hank有爱情的,从Alan进来自然和HANK套近乎开始就从眼神中点燃了嫉妒的火焰,这样才会和本身的人物价值设定(不要承诺/需要新性需求)形成反差。最后不得不说Alan, Peter White演绎的Alan有一种矛盾感,既想出又想退,尤其在楼上房间聊天里他给的感觉是嘴上在批评Emory的娘但是又有种想要更多了解的矛盾,而新版中感觉就是那种老吃老做的滑头感觉。
总而言之这部戏是不错的,但是认同自己认同别人认同这个群体都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值得纪念,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自己啃半生肉(带英文字幕)看下来的电影。 看了不少有LGBTQ标签的电影作品,这个小小的生日派对却是其中色彩足够悲伤浓郁又将身份认同剖的如此直白鲜明的一个。 再联系影片的时代背景,1970年,紧随石墙运动之后,第一部“全同志”阵容电影,更感受到这种讨论的可贵。 影片前三十分钟的气氛是轻快甚至轻佻的,同志群体间夹枪带棍的wordplay,其实是1960s末至1970s前夕各种先进运动争取来的自由。焦虑,隐藏在调笑间一点点有关家人和精神病症的严肃话题和频繁的梳头动作里。 但从屋主大学同学“straight”的Alan进入这个本属于queer的派对开始,气氛在一点点拧紧。压力之下,玻璃从中心开始迸裂。外部压力带来的是内部的率先瓦解。同志个体间本就存在难以抹去的个性、身份差异和“鄙视链”,LGBTQ身份的统召只在一致对外时奏效。Alan进入这个私人场域,最开始更像是一种“入侵”,他对Hank的亲近既是相似经历(结婚有子)的吸引,也是对这些queer气质的派对成员的高傲疏远,于是Emory的刻薄加倍,Larry占有欲爆发,这场派对的走向就此变调。和Michael两人对谈时,Alan脱口而出的Pansy是推动之后Michael情绪爆发的关键。 在Emory和Alan扭打在一处时,派对主角Harold姗姗来迟。也是在这场打架后,Alan在这个同志群体中犯下大忌,从入侵者转为被动方。Alan前后的地位转变也解释了所谓“边缘化”的相对性,当他成为这场同志派对的少数,他必定品尝到被漠视者曾千百次体验到的挑衅、攻击和愤怒。 Michael和Harold的互相攻击,是这块玻璃的又一处裂痕,Michael的讽刺,何尝不是屡屡梳头时发觉年华已老的自憎。 然后,一场将下未下的暴雨,终于倾盆。 排排挂起的灯笼率先倒塌,蛋糕、晚餐面目全非地糊成一团,酒瓶挨个倒下,是宿醉后"icks"再贴切不过的具象化表现。 暴雨下,开阔的阳台场景转到客厅,逼仄的室内空间和让外来者不好脱身的暴雨更适合玩对身份正当性发出无可逃避之问的左轮手枪游戏。 向那个你最爱的人拨出电话。你不知道拨动电话转盘后迎接的是致命的子弹还是空气,还是爱人的回应。 谁不敢拨出电话,谁就是畏惧戳开光鲜表面让烂疮见光的懦弱者。谁就是Pride Parade队列中的假面人。 拨电话游戏中,八个主要人物的形象逐渐丰满,也一一解决了前期的行动逻辑问题。 未拨出电话的三个人中,Harold是自知且自洽的虚伪者,他主动放弃了追问答案。Jew的身份问题和疤痕被他千方百计粉饰,高姿态同样外露在精细的卷发和一丝不苟的天鹅绒西装上。 Michael是游戏的组织者,自称为投机主义派的基督徒,他标榜“上帝也许有,也许没有,反正有信仰也不会亏”的经济,却被Harold一语道破他身为基督徒内核的自我憎恶和矛盾。 Donald委婉回避了拨出电话,他的形象始终都较为温和,此处着墨较少。 再看拨出了电话的这一边。 Bennert和Emory或许都可作被侮辱者的形象。肤色和举止的边缘化,是直白生硬的痛楚。他们鼓足勇气作出的告白,仍以失败告终。 Hank和Larry的拨电话段落让人心碎,却痛得更纯粹,与爱情的关联更为密切。Hank几乎是以一位数学教授的理性完成了从异性恋到双性恋的身份转变问题,更向陌生的接线员大胆剖出对Larry的同性之爱,身为时尚摄影师的Larry看上去从不视性向为问题,他没有克制自己的魅力,也更没有克制猎取男色的本能追求,他的困难主要在于是否要为爱抑制本能。 Alan,虽在Michael步步紧逼的问题中拨出了电话,却再次缩回原本的伪装,转头化身为自知的伪君子。 他离去后Michael的崩溃痛苦像是一声穿越了屏幕的质问: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就不能选择做真正的自己?为什么永远要自我憎恶? “自我憎恶感”正是题眼。从抑郁症到容貌、举止、种族、信仰、资产、生活习惯,性向只是这面多棱镜的其中一片,却又折射出全貌。2020年新版本的The boys in the band,如果抛弃了这种最底层的情感,这些场面将变为一场Much Ado to nothing的扯头花闹剧。 还想补充两个点。 Cowboy这个角色其实也很有趣,他是标准的傻白甜,傻动作傻问题都调解了影片后半部分压抑的气氛。导演也借他的视角拍了一些没有太多信息量的镜头,冲淡影片的舞台剧感。很喜欢他隔着红色包装纸看跳舞的人的镜头,配乐也掐的很好,包装纸飘落,配乐随之停止。 看之前已经知道剧中演员有五个死于80年代开始盛行的艾滋病和关联症。于是一种宿命感始终笼罩在观影过程中。1970年的它几乎是未卜先知地把握住这种戏剧性的无常,以一场暴雨昭示了角色和演员的命运。 “这是你原本期待的夜晚吗?”
准备翻译洗牌一个淋语版的中字字幕,Emory那种毒舌的小婊砸撕起逼来怎能不用淋语呢!
新版马上要上映了,重温老版意犹未尽。中国同志运动距离西方同运相距半个世纪,本片就是答案。50年前的九个同志,在一场大雨冲刷之后,展现出各自因性取向身份带来的人生张力,那一刻唯有“最初的爱”联系着彼此。深柜、隐婚、厌娘、恐同,这些就是我们今天的社群现状,现场出柜的挣扎真是让人心疼,大胆讨论同志伴侣间的开放式关系,更具跨时代意义。
制作的够认真(特别是艺术类)、台词也写得很风趣,只是场面调度和表演风格话剧痕迹重到影响了叙事。顺便说一句,海报很有趣。
厚重的同志心灵史,放纵与压抑,边缘与崩溃之中,他们为谁哭泣。无脑甜心、辛辣娘炮、躁动情侣、清高中产、卑微黑人,还有深柜直男,每个人没有追求到理想的温柔。午夜,雨停了,他擦干眼泪,又出门去,30岁的gay就会老死,他们注定还要在街头游荡,挺苍凉的,却有一点点向死而生的况味。
“我就像老人河,厌倦活着,却害怕死亡。”……单一场景群像无杀版的夺魂索,从同切入制造性格差异构成最大亮色,改编自当年热门舞台剧,影史纯同电影一次重大突破,仅凭此片导演弗莱德金名垂影史的七零高光时刻便不再只有大法师和法国贩毒网。
五十年后依然经典。如果说同时代的石墙是性少数对大众社会的裂变,《乐队男孩》就是让同性恋同室操戈后的聚变反应。九个同志共处一室,其间的刀光剑影足以诛心。在对白狂风暴雨的霸凌中,外部恐同内卷为自憎的每一处褶皱都清楚可见。“我只希望我们能够不这么恨自己”,谁不希望呢?同性恋不是后天选择的,但同性恋恐惧症是。
Show me a happy homosexsual, I'll show you a gay corpse 居然是这么既成事实实事求是的本子很多话至今有效,不是尺度上而是态度上超前,双性恋更爱哪一种其实完全公平,弯弯并无道德高地可言对吗。话剧班底没啥明星颜值但表演纯熟,后半真爱告白大冒(虐)险(心),里面两对固定伴侣特别登对酸甜交织棒棒的,80年的Making Love简直Hank/Larry的言情扩写版嘛教授戴眼镜突然变好看。男主迈克/唐纳德这对写得妙,近乎侧面呈现哪怕如此温柔相待却始终包裹着不确定性,牵引全剧悬念的迈克情绪波动之谜最后依然成谜。弗莱德金导话剧片有吕美特之风,不耍花腔聚焦表演,各人工作生活背景前奏、下雨停电转场、一二楼窗户调度等电影成分短暂有效。
在酷儿影史上,给它多高的地位也不为过。
我想应该不是我怀旧,这部1970年的片子的精彩度在今天的美国怕是难再拍出来了吧。那种心底对自己不应该却存在的憎恨大概仍在,但难在能以这么耐心的铺陈精致的推进怒放的愤怒如此有力的表现出来。故事人物节奏和台词都充满各种精彩,毕竟是戏剧改编的电影,也难怪。
【B+】嗯,威廉·弗莱德金,几乎是最好的类型片工匠。在舞台剧改编电影的过程中,戏剧的张力可以是主导,但不能是唯一。于是我们看见了带有纪录片质感的序幕蒙太奇,群像的线索开始延伸;还有公寓空间的展现,角度和剪辑共同控制的和谐信息。聚会后的大部分时间让影像忠于戏剧本身,在方法论上也和各种后继者趋于一致,但弗莱德金的类型掌控力实在精密,无懈可击的场面调度下也能用设计感的构图来强调影像创作的存在。一切要素都处于最正确的位置,作为类型片导演所能实现的极限莫过于此。
这不是表演了 这是来自那个时代 或者甚至现在的一次cry.长达2个小时的对话对话对话对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难想象70年代就能有这么正经的探讨.这种本子写出来就不会有更好的本子展现同类题材了.很难想象会演出1000场.对我来说那种纠结与痛苦与自我憎恶不会看第二遍.
同性恋电影史中的经典。舞台剧改编,人物情绪,台词意味都值得细细咀嚼,电影前后段的色彩变化很明显,前面在室外,天气正好,生日派对上的欢乐不会停止,拍摄男孩们的自由面孔,看他们肆意打闹,开玩笑,谈情说爱,让人由衷感到这个群体平日在情爱中所体验到的那些热烈和激动。后段,突然下起雨,回到室内,由一个拨打电话给你爱的人讲明心意的勇敢游戏开始,不顾一切的景致徒然改变,趋向静止前,看到的是这个群体的难言之忍,看他们的失魂落魄,就如同揭示了他们平日依赖酒精药物性爱滥交后所出现的憔悴和孤单,社会排挤他们,他们的爱人也会不知去处,因此,他们觉得自己的生命倒计时走得比其他人快很多,所以,他们更加要踩尽油门,不管明日逼近,不管目的地何在,不管清醒抑或沉醉,就这样不由分说的,继续在爱与痛的边缘走下去。
https://douc.cc/23DGYM 码pzr8
从大雨降临,冲毁阳台的一切开始。圈子很小,相互之间或深或浅的交集。了解可能不堪的过去,现在一团乱麻,但是生活依旧如昨日时照样运转,明日也不过是从宿醉中醒来。
在外外百老汇连演1000场(三年!!)的传奇剧目!由原班阵容搬演至银幕,绝对是里程碑似的一片!除了记录下美国前爱滋年代的GAY圈风景之外,剧作方面也颇为精彩,厘定了日后美国GAY THEATRE的基本模式.片花里道出除去两位直男之外全体演员都死于爱滋狂潮,叫人不寒而栗.
侧写。只能说给其他人拍会更好,弗莱德金的短板在于他对纪录片式节奏控场太好,但也只在这里有极高的才华。重看减一星。影评写着太痛苦,全改吐槽了,大家去看原剧吧。
超先锋的同志电影,几乎触及到了同志群体外在遭遇和内心隐痛的方方面面,当然还有当时的一些同志时尚和趣味“黑词”。在形式上跟同是新好莱坞代表作的《灵欲春宵》遥相呼应,大段室内对话戏,一群人由嬉笑怒骂渐渐走向精神崩溃的边缘。导演威廉·弗莱德金多年后还拍了一部《虎口巡航》,同时他的代表作又是纯男性向的《法国贩毒网》,这种审美(性)倾向可以研究一下。
Queer&Camp集大成之作:恐同深柜伪直男闯入gay圈生日趴引发的人性和真情拷问;改编自话剧,保留舞台剧风格、戏剧张力大、空间调度好;只找到英文字幕版,俚语和高级词汇太多get不到;上门礼物午夜牛郎的设置好,起剧作节奏缓冲作用;第三部威廉·弗里德金,作品风格还都蛮冷硬的:《驱魔人》《法国贩毒网》
姐妹们的聚会好抓马,全球各地每周末都在上演的戏码吧。里程碑,后世皆成跟风,且从未超越。有预感还会复排,好想看新一代新版本。
弗莱德金的片总是又猛又狠,在“石墙”后不久,这部大胆又哀伤的电影为我们完美呈现了70年代初纽约曼哈顿同志群体的众生相,这场状况百出的聚会折射出平权运动初期诸多社会和心灵议题,我们看到了偏见,娘娘腔和怪物,我们看到了种族,犹太人和黑人,少数族群的少数,他们有着更大的压力,我们还看到了对自我身份的迷茫,这是前艾滋时代同志群体定义自我的必经阶段,是沉醉于“性”的欢愉还是试图维持一段“异性”那样的稳定关系,是处处张扬还是躲进躯壳,社会风起云涌,新时代呼之欲出,但不是每个人都准备好了,爱本无罪,他们和普通人一样都会为爱迷茫,但就如同残忍的游戏所暗示的那样,他们又是如此脆弱,那悲剧和宿命的乌云也并不会如那场倾盆暴雨的如期结束而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