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上半部分剧透来啦
这一部讲的是潘西父子的叛乱。故事情节大致是:波林勃洛克(亨利四世)之所以能登上国王宝座,是靠臣民们的帮助。即位后他想讨好一下各阶层人民,在政治上有一些改革,这就必须和封建贵族发生冲突,除此以外, 前任国王理查二世之死和亨利四世有关,贵族们对此也有看法。
最初,是威尔士贵族 奥温.葛兰道厄 的叛乱,他领兵侵犯英格兰的边界,英格兰方面由 爱德蒙.摩提默 爵士率兵抵抗。不料英军大败,连摩提默本人也被俘。接着,另一个苏格兰贵族 道格拉斯伯爵 也入侵英格兰,被年轻的 亨利.潘西(霍茨波)带兵打败。霍茨波俘获了五百人,其中有好几个苏格兰贵族。根据当时风俗,战俘可以在缴纳赎金后释放,因此,靠这五百俘虏将能获取一笔十分可观的赎金。
享利四世下令要霍茨波交出战俘,霍茨波说除非国王备款派人去苏格兰赎回霍茨波的大舅子摩提默 。国王大为震怒,他说摩提默被俘后已与敌人葛兰道厄的女儿结婚,成了叛徒,“难道我们必须器我们国库中的资财去赎回一个叛徒吗?” 霍茨波说 摩提默不是叛徒,他忠于英格兰。 亨利四世 愤而离去。霍茨波于是和自己父亲 诺森伯兰 及叔父 华斯特 商量决定释放所有苏格兰战俘,不索取赎金,同时由霍茨波 亲自去苏格兰邀请 道格拉斯 一同起兵反对亨利四世。诺森伯兰 则去邀请约克大主教 理查.斯克鲁普 参加反对 亨利四世 的联盟。上述这些人再联合威尔士的 葛兰道厄 和摩提默,有了这些力量,反亨利四世的联盟将有可能胜利。
《理查二世》里第一个迎接波林勃洛克流放归来的人就是诺森伯兰
亨利四世 与 诺森伯兰(上一篇《理查二世》里的截图)
亨利四世四世的长子也叫亨利,但一般人都称他为 哈利或哈尔 。他在当王太子(威尔土亲王)时期,完全是个游手好闲、只知吃喝玩乐终日鬼混的公子哥儿。他有一个好朋友 约翰.福斯塔夫爵士。这位福斯塔夫是个破落绅士,穷得潦倒不堪,人品不好,喜欢说谎。亲王整日与福斯塔夫这样的人为伍,出入下等酒馆,到处吃喝寻开心。
亨利四世对王太子很不放心, 于是召哈尔亲王去谈话, 诚恳地指出亲主的错误,哈尔亲王向父王保证用实际行动痛改前非,决心参加平叛战斗,于是,亨利四世御驾亲征,哈尔亲王便领兵向葛罗斯特郡进军,而且特别任命福斯塔夫也串领一支步兵。亨利亲王打得英勇顽强平定了叛乱,而且杀死了武艺高强但却有勇无谋的霍茨波。亨利四世大获全胜。
2 ) 那些震撼我们的独白
看完亨利四世上部,完全拜倒在莎士比亚笔下跌宕的剧情和华丽的辞藻(虽然我开始是冲抖森去看的)。电影前一半因为词汇捉急经常跟不上节奏,但看到后面终于明朗了,两条故事线恰到好处,哈里王子混迹市井而内心高贵,杰克小民本性难移,注定失去王子的友谊。两人的两段独白堪称上部点睛之笔。
1. (哈里王子) I know you all, and will awhile uphold the unyoked humour of your idleness. Yet herein will I imitate the sun who doth permit the base contagious clouds to smother up his beauty from the world, that when he please again to be himself, being wanted, he may be more wondered at, by breaking through the foul and ugly mists of vapours that did seem to strangle him. If all the year were playing holidays to sports would be as tedious as to work. But when they seldom come, they wished for come, and nothing pleaseth but rare accidents.
So, when this loose behaviour I throw off and pay the debt I never promised, by how much better than my word I am, by so much shall I falsify men's hopes. And like bright metal on a sullen ground, my reformation, glittering o'er my fault, shall show more goodly and attract more eyes than that which hath no foil to se it off. I'll so offend to make offence a skill, redeeming time when men think least I will.
我把你们这些人都看透了,我会暂时容忍你们这种浅薄无趣的幽默。 我会效仿太阳,它可以容忍蔓延的乌云遮蔽它洒向世间的光辉, 但当他想要再次显现真实的自己时,它会冲破那些令它窒息的污浊的雾霾,使人们感受到对它前所未有的需要,从而对它发出由衷的赞叹。如果终年在游戏中度过,那游戏也会变得像工作一般令人生厌。 世间的事情都是这样, 唯有偶尔为之,才会使人感到饱经等待的惬意,唯有不期而遇,才会使人感到发自内心的惊喜。
所以,当我抛弃了这些放荡的行为, 我会担起那些本该由我承担的,我从未承诺过要担起的重担,向人们证明我并不像我平日表现出的那般荒唐, 我的作为会远远超出他们对我的期望。 像是了无生气的大地上发出耀眼光芒的金属, 我的洗心革面,会被以往的错误衬托得格外令人动容, 使我显得比那些从未沉沦过的人更加卓越。 我把肆意妄为当做我的手段, 当所有人都对我绝望了的时候,我会让他们看到力挽狂澜,洗心革面的我。
2. (杰克市民) What need I be so forward with him that calls not on me? Well, 'tis not matter. Honour pricks me on. Yes, but how if honour prick me off when I come on? How then? Can honour set to a leg? No. Or an arm? No. Or take away the grief of a wound? No. Honour hath no skill in surgery, then? No. What is honour? A word. What is in that word, honour? What is that honour? Air. A trim reckoning. Who hath that honour? He that died a Wednesday. Does he feel it? No. Does he hear it? No. 'Tis insensible, then. Yea to the dead. But will it not live with the living? No. Why? Detraction will not suffer it. Therefore I'll none of it. Honour is a mere scutcheon. And so ends my catechism.
我命数未尽,何必急着赴死。唉没关系,我是为荣誉而战。可若我主动迎战,荣誉却要我牺牲,那该如何?名誉能重接断骨吗?不能。断臂呢?也不能。或是抚平伤口的痛处?还是不能。荣誉一点医术都不懂吧?不懂。荣誉是什么?两个字。这两个字又包含了什么?空话而已,聪明的算计。谁拥有它?那些礼拜三战死的人。他们能感受到荣耀吗?不能。他们能听到赞誉吗?不能。所以荣誉是感知不到的,对死人来说。但活人不能享受荣誉吗?不能。为什么?因为生者必遭人污蔑和诽谤。所以我不要荣誉了。荣誉只不过是死人的纹盾。就让我想到这吧,
还有太多铿锵有力的对白,经典的魅力就是连一个门外汉看完都如此折服。废话不说了我读原著去了。。。
3 ) 莎爷的小鲜肉和嬛嬛的老咸菜
刚开始的看的时候,以为都是写君王的故事,所以期待宫斗、阴谋是很正常的,结果大失所望。老外怎么这样敷衍啊,Hal这鲜肉样就一代明君了?说好的英明神武呢?几乎木有啥宫斗情节,更别提好莱坞大片中的千军万马大乱斗了,也木有什么欲迎还拒的黄袍加身,篡位也交代得极为简单(这好像上一集的情节了)。反正跟嬛嬛比简直弱! 爆! 了!连《冰与火之歌》里面的人物都比这复杂好么。
全剧看完,还记得什么了呢?只有那个胖得像酒桶的Falstaff,唾沫淋漓,艳压全场。还有那个场景,Falstaff听闻一起打混的小王子Hal顺承大位,连滚带爬飞奔回来沾光,然后就被君王无情地拒绝了。此时,说实话,因为Falstaff就是个丑角,小人。比较接近Sir John Falstaff福爵爷形象的其实是韦爵爷,但人家韦爵爷虽然也贪财好色且奸猾,但人家的闪光点是重情重义好不好。而这Falstaff除了插科打诨,逗人发笑之外,一点正面都木有。所以即使感受到他的失望,心里更多认同是Hal的理智,我们接受了不少这种教育嘛,要么你狠,要么你有好手腕。
然后,我就看了Simon Schama's Shakespeare。这是讲解莎剧如何成为经典的。主要是分析了很多当时的时代背景,比如莎剧之前只有奇迹剧可看,比如语言本身变得重要,比如英国正在成形,需要语言和形象的自我认同等等。这些都还很正常嘛。
然后看到一个论断,俺就震惊了。在莎爷心中,这个胖胖的Falstaff乃是英格兰的象征。你能忍受把“我们的大中国”写成一个油腔滑调的大胖子么?但据说Falstaff当时还相当受欢迎,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在Falstaff被拒绝一蹶不振之后,当时的女王还要求莎爷给加戏,还观众一个生龙活虎的Falstaff。
为啥呢?莎爷的戏里其实给了每个阶层和角色生动的表现,无论贩夫走卒或是王公大臣。当时有两个英格兰,一个是夏天的英格兰,小酒馆中的生活,平民阶层的生活,汁液淋漓,充满欢乐。一个是冬天的英格兰,森严,乏味,贵族阶层的生活。而Falstaff就是活力四射的那一个,那些的风趣幽默的话语就是莎翁旅行表演中各地小酒馆,旅店日常的再现,真实,亲切,带给人们欢乐。而他的食欲其实是生命力的象征。而Hal对Falstaff的拒绝其实是一种自我阉割,成为亨利五世的Hal从此再没有了之前在小酒馆的欢乐。估计这也是当时的女王心底不能说的秘密吧。
从这一点上看这也许就是东西两出戏之间的区别。甄嬛中极力表现了人性的扭曲,人在针尖密布的地上行走,虽然把一众花样的姑娘变成了一块块老姜,但以君主制为辩护,以生存为正义给了这种扭曲的合法性。而之所以风行,深得人心,因为它是对于普通人的生活而言是政治正确的,我们早就接受了这样的教训:心思缜密,偏执狂才能生存,成功即正义。而莎剧中这并不是重点,他生动的语言(虽然这点可能感受并不直接),鲜活的人物和时代风貌。不矫饰,不避讳,也不标榜,写君王的理性至上,更写出了普遍的人性,完整的人性。
这也许是莎剧这样听起来像老咸菜的经典却一直鲜嫩多汁的原因吧。
部分观点引用自Simon Schama's Shakespeare,理解莎剧的绝佳伴侣。
4 ) 谁说我森没演技!
哈尔回宫面对父亲的那场戏,四段不同的情绪表现地非常清楚。刚开始内心紧张但又想表现地满不在乎,中间有些敷衍地回答父亲的问话,听到父亲再一次用谈论“别人家孩子”的口气谈论潘西时的倔强和暗藏的委屈,最后是听到父亲说“你或许会和潘西一起反叛我”时惶恐地反驳,祈求父亲的信任,发誓要血洗耻辱。
以后再有人说我森演技惨不忍睹我就把这段bia在TA脸上~( ̄▽ ̄~)~
5 ) 权力是颗HIGH翻全场的春药
权力是颗high翻全场的春药,你我都知道。
其实本文的副标题叫做——偶像的力量。
鉴于心中的巨大疑惑:抖森到底看了什么样的剧本把一个热血的惊奇动画改编电影诠释的如此基情委屈和完美。看之前网评不是NC粉就是ANTI-NC粉,基友说抖森在演技方面还是个小孩子 TAT,这世上还有比这更打击人的评语吗?!
所以为了得到一个相对(自我而言)客观的观影感受,通读了一遍莎翁原作《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的中译版(窝不会告诉你们窝是通宵读完的)然后百度了查理二世、亨四的前后史实。然后看了两遍亨4。现下终于有点底气来写此文。
首先不得不说,莎翁的原著是本彻头彻尾的剧本,只有场景时间和出场人物,对于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推动,完全倚靠对话或者独白。此外就没有更多的关于人物表情声音的描述,这就完全依靠演员对于剧本的理解和导演的要求了。不禁让我想起 穆赫兰道 里面 rita陪betty准备试镜,同样的台词,一次betty表现出的是凶杀情节,而另一次则诠释了爱情场景 。难怪要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回到此剧,最好看的还当属 哈尔和福斯塔夫在酒馆里那场临时表演 、亨利王与哈尔王座前的对话。 还有福斯塔夫侵占哈尔战果的那一幕。
在酒馆里的闹剧展示了哈尔和福斯塔夫之间的联系。他们或许是酒肉朋友,但演到最后,福斯塔夫动情地说: 千万不要让他离开你的哈利的身边;撵走了肥胖的杰克,就是撵走了整个的世界。 或许福斯塔夫只是需要哈尔这个金主帮他还清所有的欠债,或许他只是怕老来寂寞,但一刻,他的眼中闪烁着的是真实的不舍和情感。 哈尔回答他:I DO, WILL。 不知是否原文如此,但中译本里只有一句“我偏要赶走他。“ 让我想不出哈尔对福斯塔夫抱有怎样的情感。 剧中哈尔目光闪烁,他第一次说,I DO的时候神情还有不舍留恋,哈尔重视这个满口谎言的无赖朋友。但当他再次开口说 I WILL的时候,就明白哈尔已经站在君主的位子上思考这个问题,此刻他是即将要披上荣光的亲王哈利。
插一句题外话,哈尔询问福斯塔夫是否愿意扮演他的父亲,当福斯塔夫答应时,从沉寂中爆发出的欢呼声和抖森那笑裂的表情,如同孩子一般的兴奋,让人也跟着傻笑起来。>w<
题外话2 : 潘西在殿外大吼,就是魔鬼朝我索要,我也不给。感谢演员此番呈现啊,说实话看书的时候完全没想到潘西是用吼的(这倒也符合他的性格),饱受日式斜阳派颓废风的影响,我看书的时候,还以为那是类似于阴暗的咒骂之类的。吼出来实在太帅了!
而说到哈尔和亨利王在王座前的谈话那一幕。尤其是亨利王听到哈尔改邪归正,主动请缨对决潘西的保证,他嘴角压抑着自己欣喜的笑容。铁叔演足了一个君主、一个父亲对于继位者对于儿子的愤怒、爱以及得知逆子归巢时欣喜又不敢表现地太过明显的冲突。 导演最后没拍亨利王怒战道格拉斯,道氏败走的那一幕啊!铁叔老病残(最后大雾)的比重有点大。对于基友”相比铁叔,总觉得抖森还是个小孩子啊╮(╯▽╰)╭”那残忍的指责我也只能点头称是。ORZ 但一想到哈尔王子也不过是19、20的小伙子,血气方刚,带着理想的荣光里含着那么点幼稚和天真,抖森演得都正好啊!由于缺乏同类舞台剧的对比,知不知道更好更高的呈现是个神马情况,对于抖森的表演还是持肯定为主。
最后说道福斯塔夫佯称是他杀死了潘西那一幕。无论是看剧还是看书,我都在想,哦!这个肥嘟嘟的老骗子,他怎么敢在哈尔面前睁眼说瞎话!感谢演员的精湛演技,看的人牙痒痒,又觉得,福斯塔夫就不是什么正派人物,他从来都是夸大其词、满口谎言,从来都是。(这句式好熟悉……差点要脱口而出brother= =)
不得不吐槽下抖森的台词啊!抖森你到底是怎么念的台词……莫名其妙的违和感总是在重要场景挥之不去(他模仿他父亲的那一长串,殿前宣誓的那一段)基本是台词一长,感觉就有那么些怪怪的(还有开头那段对时间的长台词)
吐槽2: 这战争场面让人扶额……两军加起来将近5万人的事实,不超过100人的现状是在泥巴地里打滚这是什么情况。同样悲剧的战争场面还有权力游戏那场君临保卫战,号称是耗资巨大,结果还是演出了农民起义的窘迫。
吐槽3:原来吾王的小皮衣底下是深V黑色衬衣啊!围脖上有人好奇会不会脱掉皮衣就是直接是吾王的御体,所以,哈尔从酒窖里出来,脱掉皮衣的那一瞬我好失落!_(:з」∠)_
总体而言,抖森的表演还是很有感染力的,他笑裂的时候有些小出戏,但终归他的哈尔王子胡作非为的时候让你笑,韬光养晦的独白让你心动,殿前宣誓和对抗潘西的时候让你觉得严肃和感动。他最后连看都没看福斯塔夫却说着“要是一句谎话可以使你得到荣誉,我是很愿意用最巧妙的字句替你装点门面的。” 你能从他的眼中读到失望和无奈。酒馆里的戏谑,依旧能从他闪动的眼眸中读出,亲王哈利是希望得到来自父王的认同的,哈尔是在乎他的朋友,以及他是多么地明白权利的游戏中必须舍弃。抖森的眼睛太会演戏了!
但不可否认,抖森还是有那么一丢丢图样图森破,他应该能演得更好。感谢上帝给了他恰当美貌,否则接下来我就要忧心他自此走上美少年为求演技纷纷毁容变大叔的不归路啦。
以上。
6 ) 亨利四世第一部分中主要的历史人物
我会按照登场的时间顺序,整理各个历史人物的背景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给自己看,资料来源于Wiki和一些外国的历史故事书,非严谨的史学考证。
1、英王亨利四世和威尔士亲王(未来的亨利五世):这个有人说得比较详细了,我主要画个图:
2、珀西家族与莫提默家族:
从图中可以看到,客观的讲亨利四世王位确实得位不正,按照中世纪的继承法(男性优先长子继承),在爱德华三世在位时,继承顺位应该是:黑太子爱德华>理查二世>莱昂内尔>菲丽帕(注意根据现有资料,莱昂内尔只有一个女儿)>罗杰莫提默>冈特的约翰>亨利四世.但黑太子先于爱德华三世去世,理查二世成为第一顺位,并且也顺利继承王位。理查二世无后,并且菲丽帕早已于1382年去世,所以此时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是罗杰莫提默,罗杰莫提默1398年去世,第一顺位继承人变为罗杰莫提默的儿子埃德蒙莫提默(生于1391年,图中未画出)。因此,理查二世被废之后,英格兰王位尚有一位正统性极强的宣称者,即上面提到的小埃德蒙莫提默。剧中提到,亨利·珀西有一个大舅子莫提默,但可以看到他并没有大舅子,只有两个小舅子,罗杰早已去世,小埃德蒙尚只有10岁,因此剧中被囚禁并且由亨利珀西要挟亨利四世出钱赎回的莫提默,应该是指亨利珀西的另一个小舅子埃德蒙莫提默,他也具有英格兰王位的的宣称。这样我们就理清了莫提默家族为何要造反,亨利珀西父子为何要站在莫提默家族这一边。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后来约克家族对英格兰王位的宣称权并不是通过爱德华三世的儿子约克公爵埃德蒙获得的,而是通过罗杰莫提默的大女儿,安娜莫提默,他嫁给了埃德蒙的孙子,约克公爵理查金雀花。此外,剧中一同登场的还有,诺森伯兰伯爵的弟弟,华斯特伯爵托马斯珀西。那么亨利父子跟国王亨利四世有什么关系呢?应该说并不是近亲,只是在亨利四世夺位的过程中帮了大忙,但他们的背景也不简单。追根溯源的话,珀西家族的祖先是诺曼底地区的一个小贵族,随征服者威廉来到英格兰,被授予男爵的爵位,亨利一世统治时期,珀西家族只剩一介女眷,但与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布朗邦特公爵领里的一个贵族结成入赘婚姻,其后代就是诺森伯兰他们。诺森伯兰伯爵的母亲,是兰开斯特的玛丽,她的父亲是亨利三世国王的孙子、兰开斯特伯爵亨利。由于这个亨利是亨利三世的次子的儿子,珀西家族并不具有王位的宣称。
3、格兰道厄(Owen Glendower):威尔士地区的贵族,举兵反抗亨利四世,自称威尔士亲王。他的一个女儿,Catrin ferch Owain Glyndŵr 嫁给了前面提到的亨利珀西的小舅子埃德蒙莫提默,而那个埃德蒙莫提默也是理查二世之后继承顺位靠前的王位继承人,拥有强宣称,格兰道厄把为埃德蒙夺取英格兰王位作为叛乱的重要理由。同时这里还可以看到亨利珀西父子与这位格兰道厄是姻亲。至此我们也大致把这一叛乱集团捋清楚了,其核心是莫提默家族对英格兰王位的宣称权。发生于1403年的这一叛乱声势浩大,不仅有国内的莫提默家族、亨利珀西家族、格兰道厄家族参与,还有苏格兰道格拉斯伯爵(影片开头信中被亨利珀西俘虏的那位)和法国军队以及爱尔兰贵族的援兵。影片中展示了三家密谋瓜分英格兰领土的场面。当然最终结果如同影片中描述的那样,叛军在什鲁斯伯里战役中打败,亨利珀西被击毙,华斯特伯爵两天后被处决,诺森伯兰伯爵并未直接参与叛乱,未被追究责任。但随后他与约克大主教在另一场叛乱中被击败,并在1408年战死。而埃德蒙莫提默在1409年在威尔士亲王亨利的围攻中身亡。莫提默家族的另一支,罗杰的后代,则延续了下去,并且将其王位的强宣称传递给了约克家族,为玫瑰战争埋下伏笔。威尔士地区叛军领导人格兰道厄的下场在历史上倒是少有记载,大约在1415年左右死去。
注:具有王位宣称的是马奇伯爵埃德蒙·莫提默,由于他还有兄弟姐妹,他的同名叔叔(影片中的那位)不具有王位的强宣称,所以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应该是把二者合并处理了。感谢 Troubadour 的提醒。
7 ) I know you all
Hollow Crown这个帝王三部曲里,读原著时我最喜欢的就是《亨利四世》,《理查二世》有极为华丽的辞藻和精心雕琢的大段独白,把语言的魔力发挥到了极致,《亨利五世》有君王气势雄浑大气磅礴的战前宣言,读来汪洋恣肆酣畅淋漓,但我最爱的还是《亨利四世》里Prince Hal成长的故事。从终日流连酒肆与市井之徒厮混的浪子到独撑寰宇的英武帝王,Hal的成长历程动人心魄,想到他失去了的,割舍掉的,又难免扼腕叹息。
《亨利四世》改编电影的难度要小于《理查二世》,从两片的对比来看,前者的完成度也确实更高一些。《理查二世》导演的个人风格过于明显,加上原剧本身人物刻画重点集中,使得片子更像是小本展现个人惊人才华的舞台。《亨利四世》高度还原原著,叙事结构严谨中有创新,深入刻画了多个人物丰满的形象,其中Falstaff无疑是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Simon Russell Beale的表演令人赞叹,把那个既狂妄又懦弱,自私虚伪却又惹人开怀的大胖子演得活灵活现。Hal对Falstaff的感情很复杂,一方面他排斥生父亨利四世父权的威仪,尽力逃避宫廷权谋倾轧,所以对于和父亲完全相反,颓废荒唐活泼有趣的Falstaff不自禁地亲近向往;一方面Hal本性高贵,他也不齿于Falstaff虚伪懦弱的一面,况且Hal深知胡天胡帝的日子总有尽头,表面堕落心中清明的他自己也有意无意间树立了一道心理防线,不能放任自己对Falstaff的感情过于深厚。抖森把Hal这种复杂而纠结的心理表现得深入且细腻,他和Simon Russell Beale联手奉献了本片最令人拍案叫绝的两场精彩表演之一——小酒馆里的戏中戏即兴剧。对父王惟妙惟肖的模仿,面对Falstaff的恳求犹豫不忍,终于回绝,细微的表情和眼神拿捏得精准微妙。
另一场精彩对戏是Prince Hal Summoned to Court一幕。铁叔老戏骨了不用说,把一位君王面对叛臣四起的焦虑忧心、对继承人不肖的愤恨和一位父亲对荒唐儿子的恼火无奈疼爱完美糅合在一起,举手投足眉间眼角浑身是戏啊!!!(NC粉自重﹁_﹁) 抖森面对前辈的精湛演技也不怯场,被掌掴后的惊愧羞愤,面对父亲对自己的失望和心灰意冷,从一闪而过的受伤眼神,到心痛再到坚定决绝的誓言,抖森的把握非常到位。
Northumberland阵营中,Percy的选角很棒,活脱脱就是我想象中的那个勇武但少策谋的霹雳火。他夫人让大小姐来演有点出乎我意料,不过效果出奇地好,两人的对戏花火四溅张力十足。
战争场面略过不谈,BBC你是有多缺经费啊!内战就是这种两个村打群架级别的场面么抹泪!இдஇ
在战役末尾有个最令我心碎的片段——当Hal以为Falstaff战死时他是真心伤痛哀悼,而Falstaff却用厚颜无耻的谎言抢夺Hal杀死Percy的功绩,致使Hal对他彻底失望灰心,舍弃对他的感情。这里Hal先是完全怔住了,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最后用一个无奈的生硬笑容最后一次纵容了Falstaff的谎言,他的眼神里完全没有笑意,此后也再未正眼看过Falstaff一眼。
Falstaff这个角色真是让人爱恨交加又无可奈何,前一幕他可以诙谐逗趣引人发笑,转过身又暴露出虚伪无耻的一面让你恨得牙根痒痒。我在读原著时从来不能肯定他到底是怎样看待Hal,到底对他有没有真诚的感情。有时候我觉得这个大胖子并不像看上去那样脑满肠肥终日昏昏,他精明世故看得比谁都清楚,因此对Hal或许真就没什么感情可言,即使有,也都被他自己压制掉了。
而Hal,尽管开篇他就有一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独白,表明这些放浪形骸的行径都是自己刻意为之的韬光养晦之策,但他毕竟年轻心热,排斥父亲的同时潜意识里必然仍旧渴望有个父辈的Figure相伴,Falstaff正好填补了这个位置,和他形成一对终日嬉游寻欢作乐的市井“父子”。他对Falstaff绝对有真挚的情分在,因此此处的“决裂”也格外令人叹息。
总体来讲我爱这部《亨利四世》胜于《理查二世》,剧情更丰满,布局更严谨,冲突更细密,群像刻画更是到位得多,各位演员的表现都无可挑剔。抖森的表演张弛有度,细腻而深沉,在众多老戏骨的映衬下也不露怯,应该是得益于他本人良好的戏剧素养和对莎剧的热爱。不过本片中抖森的演技倾向于“求稳”,没有小本的理查二世给我的惊才绝艳的震撼感,当然这也和剧本和角色气质有关,希望抖森在《亨利五世》中诠释那位英武的军神能够大放异彩,虽然作为肯尼叔叔NC粉的我私心觉得这真的是个非常艰巨的挑战。不过从爵爷到肯爹,一代代杰出演员在演绎这个角色时似乎暗中有个默契的轨迹,即逐渐淡化他的战神光环,每一次新的演绎都比前辈更侧重于挖掘亨利五世人性化的层面,我也很期待抖森的亨五能有新的突破,一切就看导演怎么安排了。
8 ) 补充一些剧中边缘人物的背景知识
个人恶趣味,想补充一下剧中出现过以及没有登场的威尔士人之间的关系。
1.Owain Glyndŵr(欧文·葛兰道厄)
欧文·葛兰道厄就是龙哥演的莫蒂默(Edmund Mortimer)的那个神叨叨的岳父,他在威尔士历史上是一个民族英雄,1400年起领导威尔士人反对英格兰的统治。他出身威尔士古老的家族,他的父亲是波伊斯(Powys)王室的的后裔,母系方面则可以追溯到德赫尤巴斯(Deheubarth)的里斯(Rhys)大王。(注:波伊斯、德赫尤巴斯以及后文提到的圭内斯都是中世纪的威尔士土著邦国。)
资料参考:wiki和Medieval Wales(A.D.Carr)
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历史上娶了Glyndŵr女儿的其实是埃德蒙·莫蒂默同名的叔父。
2.Owain Tudor(欧文·都铎)
这位剧中并未出现,不过个人觉得应该提一下,因为他与亨利五世颇有渊源。不过这点我们稍后再提,先介绍一下他的家世。欧文出身源于安格尔西岛的一个古老的威尔士贵族家庭,他的祖先一直侍奉圭内斯王室。他的祖父娶了德赫尤巴斯最后的男性后裔Thomas之女玛格丽特,而玛格丽特的姐姐正是欧文·葛兰道厄的母亲,所以他和葛兰道厄是有亲戚关系的,他的父亲和叔父都曾参与葛兰道厄的起义。
欧文的早年生平不详,据说他参加了阿金库尔战役,之后他为英格兰王室服务,可能在这时候他结识了王后瓦卢瓦的凯瑟琳。亨利五世于1422年8月31日驾崩,20年代后期,欧文和凯瑟琳生下了埃德蒙·都铎,再晚些时候他们秘密结婚。之后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欧文的孙子亨利·都铎就是亨利七世,都铎王朝的开创者。
莎士比亚与BBC结合,近乎完美
比理查二世改编力度大(其实也就是混了一下画面_(:3」∠)_理查完全就是给小本炫技用的)这版的福斯塔夫好悲伤…我要是亲王怎么会被逗笑(亲王被抖森演成哲学家了)槽点好多嘛霍兹波演得超好,苏格兰口音和威尔士语躺枪,大小姐你好适合演这种冷脸又偷偷horny,Julie和Maxine都好会演酒馆女郎【写不完!
让Jeremy Irons演哼四有一个致命的BUG,揍是哼四老年比青壮年时期头发还多,这不科学!!!
偶尔游戏才算惬意
果断第一时间撸了生肉,完全不闷,感觉剧本改编度好过理查二世.Hal在酒馆胡闹模仿亨四的那场戏抖森抓住了好多铁叔的特点,赞一个!父子那场戏之后,I have all the Prince Hal feelings!! TAT其实我主要想说的是,抖森无论一脸酒还是一脸血都真是holy-mother-of-god-i-can't-freaking-breathe hot!
雷神的弟弟粗线= =+~~~
铁叔背对镜头都能感受到的霸气
开星盘对照着看剧是很有意思的事。亨利五世抖森少年混迹市井,后立下功绩。正对应日生人的金秤11和10R水处10的阶段行运。可惜命主火星受6/8宫主、宫内星影响严重。土蟹陷8刑6R/8R月蟹冲命/6R刑命,走8R大限+命主火小限时得痢疾横死。理查德二世演出了月鱼合上升的精神
覺得湯抖森很厲害,剛演完復仇者這種票房大片一轉身就能收心演BBC迷你劇,還是不改編的莎劇。一夜成名似乎完全沒能影響到他。不僅是抖森,英國的演員都好cultural,名利雙收的電影方演罷,立刻就跑去演話劇甚至錄廣播劇的都有。似乎同美國演員有著某種本質上的區別。
因为太喜欢Hal所以顺带萌了抖森?酒馆那几场戏看的心花怒放啊。所以之前不喜欢他完全是因为洛基的人设吧绝对是吧……总体很high,毕竟是1 Henry IV嘛 >< 不过后面打仗那场面不得不感叹BBC果然预算不足~
开场抖森自白就立马想到My Own Private Idaho。。没想到Idaho后面的桥段也是来自这部戏(没文化真可怕),稍出戏。。抖森学铁叔那段太棒了!!这集演员都大爱
比理查二世更有趣,两代陛下都熠熠生辉!还有胖乎乎的大胡子~
thor的弟弟这部片子里面卖相倒蛮好的
再叹一遍文盲~!拍得挺好的~~铁叔有范儿啊。。。。(终于明白为何豆瓣上抖森粉丝如此之多了、。。很符合豆瓣各种男女青年审美喜好 哈哈!!!)
在我看来很不错。Irons的表演充满张力,把亨四内心的纠结和挣扎表现得非常生动。Hotspur的粗俗和柔情,Falstaff的荒谬和口蜜腹剑,都演绎得非常完美。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对Hidddleston的挑战很大。抖森在第一部分基本都是本色出演,念白的功力很棒,但总摆脱不了抖森本人的模子。略可惜。
铁叔一出来我就想给他跪下!虽然时间真是太短了QAQ。抖森的小皮衣加深V真惊艳(话说当时真这么穿的么?←文盲)。战场的感觉还是太cheap但是基友纷纷表示符合史实_(:з」∠)_ 看到Julie Walters好开心!
亨四1一直是我最爱的莎翁剧之一。JI叔的声线永远无可替代,而且他的王冠质感稍微好点,比较不像小本那顶义乌产的了…falstaff这一角我的唯一最爱果然还是只有roger allam,那种演出才叫收放自如,不知还能再看一次不…战争场面确实看起来好穷,就差锄头扁担的对打了…说到最后对着JI叔的脸还是打了五星
比亨五好看,但为什么还都是抖森...铁叔那凝聚一生武力值的一巴掌拯救失足少年(不对)
抖森前半部分全程卖萌,整体片子比理查活泼多了啊,后半程农民械斗槽点无限。_(:з」∠)_抖森抖森【鼻血
什么平复叛乱啊!什么宫廷斗争啊!WHO CARES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