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和黄昏恋都面临着来自于家庭的压力。前者来自于长辈的苛责,后者则会由于儿女的牵绊而撕扯~然而,相较于前者由老人内心所营造出来的隔阂要远甚于其他阻力~电影中,两位老人在天桥上的相伴而行,充满了青涩和羞怯。爱,原本自然而生,然而有的时候却要禁锢于世俗的眼光和所谓的纲常之下。结尾处,老妇人牵着狗,老爷子后面跟随的场景在夕阳的映衬下,有些许凄凉,但是却足够温暖,因为她完成了飞跃,获得了属于他们的幸福~
“飞跃黄昏”是一部非常真挚的电影,情感表达细腻而有层次,真实地反映了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人生的困惑。
小孩子不明白大人们的复杂。为什么问简单的对与错,大人们要说那么多?而一旦让大人们给一个确定的回答,就说,那是错了。既然错了,为什么又要说那么多?
中年人不理解老年人的执拗。为什么明明很爱子女,见面却一定要摆谱?为什么明明有喜欢的人,就是不肯开始人生的新阶段?为什么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要在意周边的看法?
老年人面对人生的黄昏踌躇自怜。还能活多久呢?还能追求什么呢?会不会成为别人的负担?表现自己对爱的需求会不会让人觉得没有长辈的威严?
都是问题,所有问题都是真实的,而这些问题也都确实在折磨着人们。但电影的基调却并不沮丧,电影时刻透着温情并让人感到——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人生问题,生活还是充满着美好,只要怀有爱意并将自己的爱意传达出来,不论是含蓄内敛的方式还是直接开放的方式。
电影充满着富有生活气息的细节,动人却不乏幽默。比如有一出戏:黄师傅和外婆一起去市场买菜,黄师傅看到别人买花,也想给外婆买一束,但还是没好意思,最后只买了一把菜心送给外婆,外婆也明白心意。回家后,菲佣拿菜进了厨房,过了一阵,外婆去厨房,看到菲佣正在切菜心,惊叫,“你在干什么啊?”妈妈听到后也到厨房,问怎么了,外婆说,“它切了我的菜心。”妈妈说,“菜心不能切的吗?那要怎样,噢,要用手摘,明白了。”很有趣。
电影最后的结局设计也非常好,既没有刻意悲情,也没有俗套的大团圆。转了一圈,外婆的境遇似乎比电影一开始还要更差了,女儿依然在美国,而自己还要照顾身体有些不便了的黄师傅。但这不才是更接近现实的结局吗?人生总是有得有失,圆满是根本不存在的。好在,两个老年人面对黄昏,有个说话的,也好过一个人孤单寂寞。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3/01/beyond-sunset9.html本片获得1990年第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
电影是讲述一个对母女关系的影片。女主角是一位单身母亲,辛苦将女儿养大后却丢下她跑去美国与老公生活。十年后,女儿带着长大的外孙回来。母亲看到女儿回来很高兴,但还是经常数落女儿。女儿为了表孝心,给母亲办生日宴会,赴宴途中母亲被车撞伤,使得母亲冷淡对待女儿。因此,女儿为母亲举办的生日宴会不欢而散。但是晚上,母亲的一个朋友看望她后,透漏了这件事给女儿,女儿才知道错怪母亲。就这样,母女重归于好。之后,女儿极力的撮合母亲与朋友,想要他们在一起。但是当女儿把话像朋友挑明时,被母亲听到,弄得大家都很尴尬。随后,女儿的儿子用激将法让母亲朋友参加游泳比赛,使得他游泳途中中风,出院后变得腿脚不灵便。最后,女儿与老公带着儿子离开香港回美国,母亲则陪伴朋友一起生活。
这部电影故事简单,轻松诙谐,看起来颇为舒服。最主要的是,电影表现了一个非现实的问题:老人们何去何从?是走向养老院?还是与子女同住?是再来第二春?还是孤身守寡?是逞英雄?还是做一个知难而退的普通人?这些颇为现实的问题让我很震撼,不禁让我想到自己老了的时候又该如何呢?人又为什么要衰老呢?哎,人真是麻烦,年轻时有年轻的烦恼,人老了有老了的烦恼。或许《楢山节考》中的方式最简单,让老人们自生自灭!
电影拍摄上中规中矩,而且画面竟然是近似4:3的比例,本片的技术也太简陋了。不过,片中插曲《憧憬》出现时,画面中变换的女主角、朋友及女儿们的生活,很应景的反映了片中各个角色心境,让人值得回味。尤其是画面中出现美丽的夕阳时,更让我感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通过这些可以看出,张之亮是一个有些才华的导演,不仅电影的选题值得思考,表现方式也很独特。当然,这是在港片范围内,在世界范围内,本片还是比较普通的。
本片演员表现精彩。女主角冯宝宝是香港很红的女星,却演绎了一个非常文静的家庭妇女,让人印象深刻。不似某些演员,只会演一些高高在上的角色。叶童在本片表现一般。看不出有什么演技,就是一个傻乎乎的女人。卢冠廷的出现让我很意外,原来他不只会作曲,还会演戏。他将片中那个木讷的书呆子演绎的有趣而生动,很好玩。其他人给我印象不深了,即使男配角吴耀汉也是如此,大概他演配角太多了,看得麻木了。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有趣、好看且主题深刻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这部电影让我知道港片不仅仅只有黑帮、枪战,还有普普通通的百姓生活。至于本文标题中的“鞋拔子”和“芋头”,则是女儿对两个男人相貌的形容,非常形象!
馮寶寶
葉童
序列:0988
2012-01-05
年轻人,为了照顾自己而去找个老伴,这太自私了,况且有希望就有失望,到时候还不知道谁照顾谁呢。/阿嫲做滴衫,你着睇上去可能古老点,但人家最多话落伍啫,但阿嫲怎可能着你滴年轻人个套呢?白菜可以晒成菜干,但菜干又唔可以变番白菜。/张之亮导演在80年代末期拍的温情作品,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关注两代人之间的亲情关系和沟通方式。没有什么戏剧化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露骨的情感表白,就是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老人们以独有的传统的思维、市井智慧和自我隐忍化解了那些痛苦与伤感。港片有不少类似的片子,主角们以平和的态度来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日复一日,将烦恼隐藏。冯宝宝30多岁就演了外婆,很美丽很难得。
每次看黄师傅(吴)去大浪中救人那段儿就想哭!~
记得这个片子是在师大读书的时候在音乐系的那个实验剧院看的。
平淡动人的故事
母女情,黄昏恋...
海归女儿带着外孙回国探母的故事,母女俩间的好面子争吵和深切的互相关心,女儿因放心不下撮合母亲和黄师傅,每个人物都鲜活可爱,各自代表不同视角,很多细节都真挚感人:“还说伺候我,还不知谁伺候谁!”“白菜可以晒成菜干,菜干就永远是菜干了”“不可以老辈送晚辈,你们等我离开再走“...泪目
冯宝宝没拿到金像奖真是遗憾啊...
张之亮 叶童 冯宝宝 吴耀汉 去到呢部母女经典, 89年馮小姐僅僅35歲, 竟然做阿婆添, 仲係葉童老母, 嘩, 葉小姐細她有無十歲, 導演都係睇中馮姐爐火純青三十年演技, 呃阿寶寶姐落疊(騙入局), 輩份高唔係年紀大, 寶姐無所謂, 交足貨!! 演技遠超童姐(葉小姐對唔住啦)......
人情味,港味,不徐不疾,冯宝宝三十多岁演老太太也是绝了,比叶童大九岁,演她妈妈,比卢冠廷小四岁,演她岳母。
這類的香港家庭劇不需要什麽打動人的地方。平平淡淡講講關係就好了。
对中国式人情社会的洞悉入微入里,对中国式家庭关系的描摹细腻专注,残酷而又温情,是张之亮差一口气就能并列李安《喜宴》《饮食男女》的作品。可惜收尾前的段落太刻意强调戏剧冲突和悲情色彩导致有点脱节,以及,为什么两个香港人跑去美国结婚能生出混血儿子....?
真是一部好片子,一流的演员,一流的故事,虽然是老电影,可看起来一点都不乏味,像陈年酿酒一样,经得起琢磨,冯宝宝,叶童,吴耀汉,还有饰演叶童的儿子个个都角色到位,非常生活化。
冯宝宝做这个表演时才35岁,离她在黑玫瑰里的疯癫大师姐都还差几年,小时候看不觉得,现在看便会出戏,三十五岁演外婆黄昏恋,电影固然好看,但现实令人咂舌,冯宝宝是香港女演员里颇有事业心的一位,有事业心的演员对于技巧的琢磨也会多一点,这部作品还是可以看出她相当的有功力,叶童拿下了当年的女配,但实际不是她的水准,不过她和冯宝宝做母女,对手戏也都十分好看,她是线索人物,和小朋友和吴耀汉的对手戏都自然妥帖。电影看起来也有一丝讽刺,叶童弃了丈夫带儿子去探母亲,是一种委婉的丧偶婚姻,而又要给真实丧偶的母亲老来找个伴陪伴。
中规中矩的亲情片。
十二岁的时候第一次看这部片,只记下了许仙阿姨的美貌,和一句台词“白菜可以变成菜干,菜干却永远是菜干”,十八年后重新看到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原来那个可亲的妈妈就是冯宝宝。老港台电影就是很有韵味啊。
“白菜可以晒成菜干,菜干就永远是菜干。”笑中带泪的家庭生活片,被忽视的好电影,80年代的港片可得了啊!“这是我第二次两岁”、“不能让老一辈送晚辈,等我先转身离开…” 我们有勇气活到老,却没有能力宝刀未老。
第一次在央视六台看的根本停不下来,属于很好看特流畅剧本三幕结构设置得很规整的那种,百老汇影展粤语重看感觉表演的痕迹还是太重了,但戏很足演员都很对。夕阳红黄昏恋里比较好的一部,对老年人的刻画也很准,对比直言简单的ABC小孩与中国人骨子里的家庭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含蓄也很玩味。
中规中矩的中式家庭电影,黄昏恋,文化差异,代际沟通,含蓄内敛,隐忍坚韧,走的是李安的路线,可没能拍出那种平静水面下暗流涌动的“戏味”。当年我要是评委,最佳电影肯定投给杜sir的《阿郎的故事》。冯宝宝演技大爆发,35岁演70岁同样得心应手,举手投足毫无破绽,可惜也输给了风头正劲的张曼玉,时也命也。
中国女人老了好可爱,比梅丽尔斯特里普演的那些美国母亲可爱多了。可以自己消解自己的苦楚,人生哪有多苦,一顿饭一场麻将就消化了;与子女的隔阂也只是一个傲娇的面子问题而已,骂完后对女婿说,好啦你重新敬一次茶吧。送别的时候说不能老一辈送小一辈,等我转身之后你们再走吧,大哭!
冯宝宝35岁演叶童的妈妈,和50岁的冯耀汉搭戏,她真的好棒。有些台词还是欠火候,仍是画面和表演最是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