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驱魔》 题材比较新颖,特效也比较精湛。相比以往的“驱魔类”影视,本部电影不再单单只追求“瑜伽”式魔鬼,而是将魔鬼“丧尸化”。片中的魔鬼不单单会练瑜伽,也会像丧尸一样咬人。并且,片中的魔鬼也可以对驱魔师进行仪式,用咒语解除驱魔师的灵力。 剧情就是耶和华大战魔神巴尔班,在这个“宇宙”里没有撒旦(路西法)。 观后感: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宗教”,科学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宗教”。
宗教驱魔神鬼反制片。牧师驱魔被恶魔附身发生了不耻之事,虽然驱魔成功了,但是牧师背负着被恶魔附身的罪恶感。多年后,自己犯恶诞下的女儿又着魔了,牧师请示了梵蒂冈,经同意后邀请黑人牧师一起驱魔,但是寡不敌众,被恶魔抓住反向驱神,最后牧师为了救助孩子还有自己的女儿与恶魔达成协议,成为了恶魔的代表。
一个年轻牧师遇到了恶魔缠身的事件,被附身的是自己平时很喜欢的一个修女,在驱魔时,自己被恶魔附身,发生了不耻之事。修女虽然被驱魔成功,但是怀上了牧师的女儿。多年之后,牧师的女儿又着魔了,被关进了监狱。于是牧师向梵蒂冈请示后,邀请自己的老师黑人牧师一起来驱魔。他们一起携手去监狱驱魔,结果监狱里恶魔太厉害,将所有的女犯人全部入了魔,与两个牧师大战。在战斗过程中,黑人牧师发现男主牧师的力量不够,就问男主牧师是不是做了不该做的事。男主牧师说出了当年的事情。黑人牧师在伤重死去之前告诫男主牧师,自己也曾经为了保护他人,与恶魔做了交易。男主牧师寡不敌众,被恶魔抓住,并对他进行驱神,要把上帝从牧师身上驱除出去,牧师一开始全力反抗,就是不屈服。最后恶魔以孩子和自己女儿作为要挟,男主牧师只要答应了要求,成为了恶魔的内应入驻梵蒂冈。
黑色结局出人意外。反向驱神闻所未闻,很有新意。很多恶魔的形象拍得很真实,一惊一乍蛮吓人的。整体的质素很不错。女主有颜有身材,很是魅惑,属于拉丁系,牧师的确也不容易。
本片在压抑氛围下开始,欢乐的笑声中结束。
1.彼得有点太饥渴了,那刚让鬼附身的女的都折腾啥样了,外面那么多人等着,就不分场合不分地点的就上去一顿亲吗?
2.驱魔三人组第一个死的那个老哥是条汉子,孤身闯虎穴,在亲眼目睹老牧师耳朵被咬掉后依然不怕死,行吧,不怕死你先死
3.驱魔这玩意有bug,你必须得正对着魔鬼说,不然容易被从后面袭击。其实魔鬼不在乎你说的是什么,只关心你是否只对着它说而已。
4.彼得属实有点不够意思,老头临死前客气客气让他先走,结果这比就真走了
5.驱魔这个事确实有点草率了,没有逻辑啊,翻来覆去几句车轱辘话:"圣人圣主圣水不要离开我,撒旦去死吧"。你也不说点原因,凭啥不离开你啊,因为你好色还是因为你不够意思啊?
6.最后那个修女是谁的部下,这谁啊这。。。
7.身为鬼全都是物理攻击是吧?不是带把刀就是要掐死别人,你是鬼啊,能不能争口气?
8.结尾还可以,上帝和魔鬼属于交换场地了,第二部我都想好了片名了,驱魔的上帝。
开头气氛还可以,虽然限于成本,场景寒酸了点,但是氛围烘托出来了,到监狱里见到女儿后,画风急转直下,逗比上帝频频在梦里骚扰神父,恶魔八班也惦记着神父长达18年…这是一个三角恋的狗血故事。逗比教会完全被恶魔渗透,就连最牛逼的驱魔人也是个忽悠…这哥俩一惊一乍的被痴情魔鬼耍的团团转,坑惨了信任他们的药剂师。最后魔鬼搞了个莎士比亚的舞台剧天团,用马景涛式的喊话式表白表达对神父身子的渴望,神父拗不过,也就半推半就从了,最后恶魔占了神父的身子,上帝占了女儿的身子,双方打成平手,片子在合家欢的气氛中结束…烂片中的战斗机,豆瓣居然有6.1分…不可思议,要是最后神父假装做交易,能把恶魔耍一下,有点反转情节,我能给到5分,毕竟老黑忽悠已经铺垫了好几遍,说任何情况都不要跟八班长做交易,结果黑叔叔的尸骨未寒,神父就从了八班长…烂到家了,3分拿走不谢。
其实大家都是正义和邪恶的棋子。 1、牧师第一次驱魔时,黑人牧师告诉他心灵有弱点会被击破,他恍惚了一下,综合之前恶魔附体时的各种引诱可以得出,牧师的弱点就在第一次恶魔附身的女主身上,而且和欲望有关,所以一放松就着道了。 2、类似驱魔中,上帝并不能直接赋予牧师力量,牧师的力量纯粹来自自己的虔诚、自信。黑牧师之前还是能和魔鬼战斗的,转折点是魔鬼现身,而且他发现白牧师的祈祷没有作用的时候。所以应该是黑牧师和魔鬼做过交易,认为自己无法和魔鬼抗衡,而队友又有隐瞒,所以溃如闪电。 3、牧师一阵忏悔,然后就获得力量,与其说是得到了上帝的原谅,不如说是得到了自己的原谅。按理说牺牲自己拯救他人,如此高尚的行为怎么会被恶魔占据身体?其实就是黑色牧师之前的暗示,导致自己心灵上的认可交易行为,并将交易行为肤浅的理解为对的,于是就被恶魔占据。
4、黑牧师才是故事的推手,他告诉男主心灵有间隙就会被恶魔看上,于是男主就产生了心理暗示……他告诉男主圣水雾化有用,于是……他告诉男主惭悔就会获得原谅,于是……他告诉男主,相信自己就是上帝(这算渎神吗?),于是男主……他告诉男主,交易就会……于是……,其实如果他一开始不瞎比比,自信的男主可能早就打败恶魔了😁 为什么说大家都是棋子,主要还是无辜丧命的人太多了,上帝不庇佑无辜的人,只庇佑信仰自己的人。恶魔则通过残害无辜的人来倒逼人们放弃信仰,所以梵蒂冈也好,地狱也好,和芸芸众生又有什么关系喃
一开始对《驱神》没有多大期待,毕竟大多驱魔片不管过程怎么绕,套路还是猜得到,结局导向「邪不胜正」更是不意外。 没想到《驱神》不只片名大胆槓上GOD,剧情叛逆的程度也是没在客气的! 难道这次真的沦到恶魔逆天了吗?
彼得神父因 18 年前一次成功的驱魔,被众人誉为「圣人」,不过他并没有追求名利,而是留在墨西哥的一处小村落为当地人民热心服务,尽力向外求得更多资源,过着平和的生活。
然而某天开始,孩子们纷纷遭到怪病缠身,众人慌忙向彼得求助,他却夜夜受到梦魇侵扰,眼看孩子一个个病逝,彼得被迫面对18年前的那场驱魔仪式里,自己犯下的过错⋯⋯
《驱神》让我意识到一件事:过去在电影里看到的驱魔场景,对上一个恶魔(或是复数恶魔占领一个身体),现场会有一、两个神父进行仪式,还有几个挡路看热闹的家属或是其他人,在一堆人帮忙压制被附身者、朗诵圣经、十字架护体、拨洒圣水的团队力量之下,根本是以多欺少啊!
既然兵不厌诈,《驱神》的娱乐性在于安排不少逆思维的桥段,给予恶魔反击的机会和力量,其战斗力与攻击性的提升,甚至一度以为在看丧尸片,着实大开眼界。
不过,就算黑暗势力多强,彼得身为主角,还是很强大吧? 句句经文都能击退恶灵,大声一吼恶魔就会报上名来,对吧?
18年前遭恶魔巴尔班附身的女子
彼得的确与许多主角一样,整出戏回溯开头根本是自己闯的祸,只不过别人能自己补救,彼得的锅却得他人背。 换言之,他就是个亲民至极的平凡人,一个信念会动摇、犯错会想藏的一般人。
「既 是 这 样 , 就 不 是 我 做 的 , 乃 是 住 在 我 里 头 的 罪 做 的 。」
电影引用罗马书 7 : 17,接着第 18 节和 19 节,指肉体之中并没有良善,若意念不够坚定,既无法行善,也无法挡恶。 如彼得亦师亦友的麦可神父所说,驱魔的力量不是只靠经文或圣物,重点还是在于施术者。 对神的信仰够坚定,自然有信心以神之名驱恶行善,反之,即使再良善,只要逃避认错,罪行就不会放过你; 就算只是一闪即逝的质疑,存在于心中的耶稣、圣母,其形象也不再纯粹。
彼得(左)与马克神父(右)
《驱神》并不是将恶念(此泛指一切负面)具象为长角的妖怪或是令人不安的山羊,它的手法更加直接易懂。 彼得因为过去触犯禁忌而摆脱不了的梦魇中,面目猙獰的耶稣基督犹如魔物狂奔袭来; 在卡米拉修女面前,胜过信仰的恐惧让恶魔轻而易举地附身在圣母神像,外貌显得狡猾邪恶。 看似极为亵渎神的桥段,其实贴切地反映出从内心乃至社会的善恶交战,是净化它,或是被吞噬。
彼得心中的耶稣形象失去神圣的容貌
就像马克神父,思想灵活,不受拘束,每个神父都有自己的招,而不是延袭那千古不变的作法。 同理而言,逆向思考的操作也是《驱神》的亮点,虽然因为如此,到结局前 10 分钟都还不确定要如何评伦这部作品,有些新尝试与其说吓人更偏向新奇和笑点,例如速度飞快的恶魔大军,一窝蜂冲上来瞬间转行变丧尸; 彼得好不容易大显神威,却被恶魔「巴尔班」从背后拿钝器——不是魔力,单纯物理偷袭——一击打昏⋯⋯
结局的收尾让我一时错愕,不过重新思考,其实是在呼应前面的剧情铺陈,也在讽刺许多不知变通的冗长核准流程,是否已偏离行善的轨道?
作为驱魔电影本身,也就两星,明显在黑人牧师出现后,节奏和制作都变的很低级,被附体者的痛苦显得低级和虚假像是儿戏,黑人牧师出场时的霸气和临场时的菜逼前后矛盾不符合人物形象,一祈祷魔鬼就痛苦太假了,黑人牧师被扑倒女人只张嘴不咬也太拉垮了,而且动作和特效剪辑在这段丝毫没有,看着蠢极了,动作那么慢一脚就踹飞,还能被扑倒?此处制作不用心,后期男主去搀扶黑牧师,后面三个鬼也太假了,眼瞅着到了就是不加速,后期魔鬼驱逐上帝时,男主祈祷魔鬼痛苦的场景也太假多了,魔鬼的痛苦应该表现的隐忍而不是那么立竿见影的夸张,最后打嘴炮完全就是在吵架,要不是后期剧情设计魔鬼暂时赢了还要控制人间,这片子就两颗星,开头驱魔一段可以五颗星成为独立短片,节奏浓度都对,后期就拉垮了。
节奏很好,不拖沓,近100分钟的电影节奏比90分钟的电影还好,直奔主题,结局意料之外,正义败给了邪恶,正义的神父还向撒旦妥协了,救女儿还是救无辜的孩子,有点像黑暗骑士里小丑让蝙蝠侠做选择救旧情人还是哈维·丹特,没想到是全都救了,但代价却是最可怕的,导演编剧决定是不信仰上帝的, 不然拍不出这么黑暗的结局,作为一部恐怖片,恐怖镜头塑造的还是不错的,驱魔镜头也是很给力,女鬼可以拍得这么性感诱人,就是有个问题,神父只会唠唠叨叨,怎么不考虑暴力解决,他被撒旦一棒子打晕时真搞笑,以及撒旦抓住了神父为什么不封住他的嘴,这样神父就没办法唠唠叨叨对抗撒旦念咒语了呀,所以逻辑问题还是挺严重的。
3.5星。结尾够讽刺。
高潮那场驱魔互怼戏,竟拍出一种谁大声谁就赢的幽默感,说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魔鬼不是傻子,但最后用一群孩子的命blackmail这种属于编不下去了吧,圣母和耶稣两种怪的设定有点新意
恶魔给神父做仪式驱除上帝
耶稣抱着十字架跑,并成为恶魔……很有创意
“邪恶之人必不能继承上帝的王国,他们将继承人间。”
别于一般驱魔电影的设定,这部上帝与恶魔在人的介质里互相制约,双方都是审判方,因为新人驱魔师的一己失误,造成18年的拉锯与赎罪,强大的恶魔与其信徒大规模集结,集齐无辜孩童的性命资本,来要挟代表上帝一方的驱魔师,退却上帝之灵要全面攻占,整个故事其实不复杂,类型片的逆向思维,十字架的倒转寓言,因为成本甚小,斗法过程保守克制,倒是有几场附身戏特别有意思,比如活过来又狰狞的修女神像,还有扛着十字架走眼冒青光的耶稣,恶魔具象化的反向驱逐值得玩味,在交易达成后,邪与正的暗流涌动更是这部电影的不二看点,狮门影业小成本惊悚片,但处处可见创新精神与辩证思维的发散,比类型片贩卖恶心与无脑,更窥见其诚意和用心。★★★
一上来就是大尺度神父play,定下了反传统宗教驱魔题材的基调。整部片子的拍法更像动作片而非恐怖片,核心思想其实是为了解救人质能否和恐怖分子谈判。男主最终的选择是私下满足对方的条件但对外宣称自己靠武力战胜,也是面对此类困境很常见的一种策略。译名不得要旨,应该是《驱神》。
岁月流逝,经久不息,“所罗门七十二柱魔神”为驱魔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素材。影片的整体创意是极妙的,最终的设定与《第一诫》、《净化之时》遥相呼应、异曲同工。其中驱魔/驱神、造圣桥段,对宗教、人性、信仰、阶级社会进行了惊悚的反思与讽刺。人间之上,贵族通行,阶级以下,皆是蝼蚁,敌在梵蒂冈。圣殿骑士团第21静态管理小队即将利刃出鞘......
应该是“驱逐上帝”
沉浸式驱魔,身临其境,反向驱魔
11.3 这故事讲的,梵蒂冈不得整一轮抗议???好家伙,梵蒂冈都叫魔鬼渗透完了。这指天指地的全给骂了一通。反向驱魔怪厉害的~~~
不是??这个结局也太摇滚了我滴妈呀直接入主梵蒂冈卧槽hhhh笑点还有恶魔把神父绑起来驱魔(把撒旦从他身上挪开,因为觉得他太圣洁了会弄脏撒旦......)我瞳孔放大.jpg 然后就是有点嫌弃造景搭得太美观了,感觉墙壁都能反光的那种舞台幕布感(也可能是我太挑)还有后期根本没用上什么驱魔道具,完全靠谁声音大词多就赢了?这不就是.....rapper的现场掰头么。还是回合制的(被我游深度精神污染
神父失误,在驱魔时被引诱让少女怀孕。18年后,恶魔以此为把柄要从神父身上把上帝的信仰驱走。
想法很好,拍得一般。了解这部电影的核心,需要有一定西方宗教学的基础,当然电影拍得还是非常通俗,故事易懂,神父当时的行为究竟是主观意愿与被恶魔附身,成为故事发展推动力。但后期有点垮了,就是按部就班的叙事,没跌宕起伏的地方,也不恐怖,而且驱魔那一套效果也乏善可陈,就是拿个十字架大喊大叫,导致最后效果跟80年代丧尸片一样,有点雷。(可比咱道士驱鬼斗法的场面差远了,可惜现在不让拍了)倒是收尾很有意思,恶魔最强大的代理人来了,还成功入驻领导班子,也从侧面反映,天堂与地狱这俩单位在某些领域是重合的。神父出场的第一个镜头,致敬了《驱魔人》,片尾字幕“特别感谢”名单,第一个是上帝。
确实非常反类型,片名应该叫《驱神》。恶魔进高层,上帝在人间,结尾一番话很有深意,献出上帝救人性命赢得恶魔尊重的牧师,属实圣人
电影完成度很低,但开创了不少令人错愕的新概念,比如反向驱魔、耶稣和圣母玛利亚被附体、附体丧尸化,以及堪比诸葛村夫vs王司徒的正邪高能对决,看谁先把谁给吼脑溢血了。真是胡编者无畏啊。
6.7分,鬼闹得比较凶的恐怖片一般不会太差,但有时候闹得过于凶了就显得比较鬼畜,感觉像是在看喜剧片。这片驱魔的夸张程度堪比韩国的《变身》了,好在比《变身》有深度些,但剧情没有《变身》流畅。弄不明白为啥最近的驱魔片如《灵媒》驱魔驱到最后都跟丧尸一样,难道说丧尸其实是魔鬼上身的一种形式?
一直以来都是上帝在人间驱逐魔鬼,这次反过来了,魔鬼在人间驱逐上帝,为这片子的脑洞和新意及深度点个赞!不管有没有续集,我想说,此片的寓意是上帝在人间,从来不曾远离,而人间的权利、所谓圣洁的机构不再圣洁,因为有魔鬼的化身,人间之所以苦难重重,是因为魔鬼的信徒在穿着人类的皮囊在人间作恶,坚定信仰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