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

完结

主演:张道允,孙贤佑

类型:韩剧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2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追风 剧照 NO.1追风 剧照 NO.2追风 剧照 NO.3追风 剧照 NO.4追风 剧照 NO.5追风 剧照 NO.6

 长篇影评

 1 ) 追风的人

追风的人

    最近,杨德昌遗作《追风》的九分钟样片视频在微博上被广泛传播,再度激发了人们对这部未完成巨作的关注和想象,也引发了一众影迷对杨德昌导演的怀念和讨论。

    明月照耀、山水隐约的北宋街巷,最是小儿女情态的甜蜜拌嘴,市井烹狗泼皮的无理纠缠以及武林高手的暗中相助……这一切借助工笔水墨与欧洲传统绘画里的光影变化相融合的美术风格,在一个长镜头里如长卷般缓缓展开,清明上河图中的风情、古中国的意境、追风少年的情愫和草莽江湖的气息也随之扑面而来。这完成度并不算高(声效、帧数)的九分钟有如望梅止渴,无法让人过瘾,却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信息量和想象空间。基于此,有影评人盛赞“其影像的美学形式(构图)与中式长卷的散点透视,相得益彰。”“实在是惊艳无比,这是电影和动画两种艺术思维的完美结合。”很显然,对杨德昌而言,这绝非溢美之词,我同样坚信,《追风》如果能完成,唯有更高的赞誉才能与之匹配。可惜斯人已逝,终成绝响。

    2000年凭借《一一》斩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后,杨德昌的创作空间更为开阔,此时的他却放下手头的众多计划,选择了“武侠动画”这一题材。《追风》的背景设置依然是杨德昌的拿手好戏——繁华都市,只是时间提到了一千年前,空间也从台北转移到开封。由“动画可以把影像剧情推展到无限可能”的创作理念可以想见,急于挣脱电影形式束缚的杨德昌野心有多大。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式的少年成长主题与《一一》式的社会关系架构更是集其大成,似乎只有通过动画的方式才能寻求突破,可以想见,细腻至人心纤毫,深刻如庖丁解牛的杨德昌将会给武侠动画电影注入怎样的个性和新意。

    当然,这个计划的前景有多可观,其难度也就有多大。除了制作技术有很大的瓶颈须突破外,资金更是问题。制作动画“用钱如流水”,耗掉两亿多台币,竟只完成十多分钟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股东不愿再增资,且怀疑公司账目有问题。在一直寻觅不到新的资金的情况下,《追风》不得不被迫喊停,台湾工作室关闭,员工遣散。而结肠癌的打击更是雪上加霜,2007年杨德昌的病故使“追风”一语成谶,北宋的追风少年果真随风而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在病榻上画分镜头,这加重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意味,也把更多的遗憾留给世人。

    电影是门遗憾的艺术,而人生中有些遗憾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回到当初,从小就醉心于漫画的杨德昌选择《追风》这个项目,可谓顺理成章,这也是其锐意求新,渴望突破的创作意志的一以贯之。而我们若跟随杨德昌的电影足迹重新走过,同样会发现一条清晰而自洽的人生脉络。

    《指望》中对青春的缅怀,散发出单纯的浪漫意味,到《海滩的一天》则对人与人关系及其价值产生疑惑,在《青梅竹马》中这疑惑加深了,甚至有一点悲伤,《恐怖分子》描摹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直指其孤岛状态,过渡至《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对社会压抑着冷冷的绝望,此后的《独立时代》和《麻将》毫不掩饰,尖锐直接,爆发出愤怒的呐喊和直抒胸臆的批判,再到《一一》,终于对世界怀抱“同情之理解”,温暖而包容,且富于智慧。此时的杨德昌已来到人迹罕至处,他还能继续前行吗?

    回到儿时的纯真,用漫画的方式编织一个武侠的世界,而武侠作为成人童话,始终是中国人难以释怀的一个梦——杨德昌通过《追风》解决了这个问题:前方路即来时路,重返童真,复归单纯,找回赤子之心。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无论“追风”的结果如何,仅这追寻的轨迹就足以启示人心,它辟出一条东方式的圆满之道,从人生境界的角度为观者提供参照。

    正可谓:追风七年成一梦,不以成败论英雄。(专栏)

 2 ) 考究癖

我既不是红人也非大拿,技术流解析这9分钟就免了,只是多了个心眼想对这所谓的样片求证一下出处。

[追风]作为杨德昌的遗作,07年台北金马影展曾放过一个一分多钟的片段。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vtdU_0ZVto/ 整个美工,布景可以略窥一二。打斗有两段也确实都出现在了这9分钟样片里。

该视频优酷上其实是去年就有。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MxODU2MDgw.html 我留意了一下描述信息,是这样写的:由动画师完成的杨德昌遗作.最特別的是,這是1個將近10分鐘沒剪接的鏡頭。前期製作時,我只使用了photoshop與flash兩樣軟體工具就做到了技術整合。楊導演喜歡改劇情改表演的導演習慣,在沒有人知道該怎麼辦時,只有我用人腦分析出導演的需要,最後完成了這個鏡頭!

我进而截取了如上部分文字进行搜索,目前能搜到的时间最早的一个网页http://www.ratedesi.com/video/v/HdWAc5a19_A/%E6%A5%8A%E5%BE%B7%E6%98%8C%E5%B0%8E%E6%BC%94%E6%9C%AA%E5%AE%8C%E6%88%90%E7%9A%84%E6%9C%80%E5%BE%8C%E9%81%BA%E4%BD%9C-%E8%BF%BD%E9%A2%A8%E6%A8%A3%E7%89%87 (该网站已关闭,可以用快照看)作者:煌勝 許(许煌胜) 上传于2011年的3月18日。原视频描述全文:這是2003年,我幫楊德昌導演製作的追風樣片,算是還沒完成的版本! 最特別的是,這是1個將近10分鐘沒剪接的鏡頭。前期製作時,我只使用了photoshop與flash兩樣軟體工具就做到了技術整合。楊導演喜歡改劇情改表演的導演習慣,在沒有人知道該怎 辦時,只有我用人腦分析出導演的需要,最後完成了這個鏡頭! 一共花了約10個月,討戰一下,有人知道該怎 複製重做這個鏡頭嗎? 如果中間要改變一段對白,或增減表演,或是增減出入鏡頭中的人物,該怎 辦呢? 其實楊導演也不知道該怎 辦,因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都是我在想的! 還有,美術風格是我設定的,用傳統工筆水墨加上歐洲傳統繪畫裡的光影變化,,這在全亞洲是我第一個獨創的。3D夜景清明上河圖一看就是抄襲我的風格。 但是,樣片中的畫技還不成熟,那是發展中的現象。

其实我只是想说,希望大家能客观平和地去欣赏这部样片。也许它更应归功于一个动画师的妙笔,又或许它远不是杨德昌真实制作的水准。毕竟[追风]永远都不可能完成了。

 3 ) 找个荷兰银配音吧

杨德昌大师未完成的遗作,古风武侠动画《追风》。截取清明上河图的一角,精致的布局成为流动的绢画。千年前的开封,一盘银月,小调悠扬,人声嘈杂。一镜到底的9分钟长镜讲述少男少女走夜路的故事。画面唯美,动作流畅,是难得的动画佳作呀。期待有下一个天才,有足够的资金替杨大师完成遗作。据说9分钟花费了杨大师2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近4000万。ps可是杨大师啊,你配音演员能不能符合历史一点,男女主角都操着浓浓的台湾腔,超不入戏啊,开封是河南的,你最起码找个河南籍的吧。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啊心痛

 4 ) 中国梦

当灯光再次暗下去,屏幕上亮起华人电影志的纪录片头,我已经忘记了是怎样过渡到那只有八分钟片段的《追风》。

那是影影绰绰会动的清明上河图。船桨哗哗,行过宋代的河岸水系;马蹄嘚嘚,叩过千年的青石古巷。

还有无惧相的少年,扮怪样的老人。一对灯笼两人提着在图画里的街巷上徐徐行走,他们没注意到,就在头顶的房檐上,有猫在径自奔跑;身后的树丛间,有夜行人在攀援跟随。

他们从画里的一座桥上走到屏幕跟前来,提着灯笼,并行私语,又走回到画中的一座房子里去。暮气氤氲,夜色深袭。

一名女子走上临河的楼台,点亮手里一盏明灯。然后整座殿堂每扇雕窗前面悬挂的灯笼,也都相继灯火通明起来。照耀在清明大宋的山水月夜下,照耀在复归宁静的繁华城池上。

看到这里,先前放映《恐怖分子》时冷静地理智着未曾流下的泪,在这一刻,全都流下来了。这是太美的,太美的,一个中国梦。

 5 ) 《追风》:Gone From My Sight

无数真心的杨德昌影迷在看到这样一条无异于晴天霹雳的新闻消息后第一个从口中蹦出的词是“哇操!”,请相信这两个俨然化身为国骂的字是有来源。它既是年轻时血气方刚的杨德昌挂在嘴边的激动词语,也是他作品中不少鲜活人物不离嘴边的叫骂字眼。

这两个字一方面是源于消息的不确定和扑压心头的震惊,一方面也是习惯使然,曾好奇为什么自己早已习惯称呼侯孝贤为“老侯”,却从不称呼杨德昌为“老杨”——原来在内心深处,杨德昌从来没有苍老过,俨然总是对现实有太多不满的“愤青小伙”,那样让他有了额外的生命力。

然而,那个赴美求学又被德国导演赫尔佐格引入电影大门的台湾年轻人,在悄然不觉的时光流逝中,在人们依然期待着动画片《追风》时,59岁之际的他竟然在大洋彼岸走了,千真万确。作为台湾新电影并驾齐驱的领军人物,杨侯本是同路人,一人如今先离去。杨德昌用自己的7部长片和1段短片、1个电视剧集将从50年代末开始的台湾社会铺展开来正面书写并不加掩饰,而这正是1947年出生的杨德昌从懂事之后用双眼所开始见证的一切,展示在作品中正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少年的压抑灰暗和《指望》少女的青春期萌动,《海滩的一天》和《青梅竹马》跨越过60年代到80年代的巨大变动;再到《恐怖分子》中对人与人关系的不信任,又一次突显时代主题,在《独立时代》中他通过设置一个完美者来正视众人,在现代社会的节奏变化中人们失去了应有的信念坚持;而在《麻将》中他又一次放大了对于周遭的失望,复返至《一一》则达于温暖淡定,中产家庭被娴熟刻画得情味浓浓。所有的一切都是投注于台北这个趋向国际化的现代大都市。

和剧烈变化中的中国城市一样,那里充斥着形色各异的人物,追逐着理想、爱情或者欲望,又在生活中困惑、迷失和彷徨。心口如一的杨德昌用振聋发聩的作品几次三番地传达着理念,惟恐人们轻易错过。太多人看出了他的“说教”,在一两部片子里那近乎苦口婆心,然而还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他。

病魔夺走了杨德昌的生命和《追风》在2007年的约定,总有一天,我们也将无可避免地步杨德昌之后,带着未了心愿往天堂赶路,回到我们的最初和开始,真诚却不带一丝矫作。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61600/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357498/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358403/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367284/

(2007.07.01 个人媒稿)

 短评

江南民间的风貌很传神。只是男孩女孩的声音差异至少有20岁吧?不是我说,女配音一股子风尘味!

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好了啦,别大惊小怪的

7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两宋是最适合出现在水墨动画里的时代。端美的,繁华的,湖上春风,鹊华秋色,就是梦里的灯火,荧荧点点,慢条斯理的温柔。

9分钟前
  • 北溟鱼
  • 推荐

叫泥萌平時多玩點DOMO出品的RPG啦

12分钟前
  • 冰山李
  • 较差

画风超爱,古韵动人。中国有那么多武侠电影,怎么没有人想到用动画片去拍一部?杨导的电影都西化(其实,西化不准,电影本来就是泊来品),但这一部,很中国,可惜未能完成。

14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虽然制作上有些瑕疵和粗糙,但这依旧是我看过的数一数二有质量的台湾动画。只可惜,这作品如今已然成了杨德昌未完成的遗作,遗憾,遗憾啊~~~

16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力荐

河市渐行渐身远,少年青梅语侬侬,珠箔飘灯结伴归,牯岭街巷连狭斜,探丸枭客身如猱,流氓宵小多如狗,一一恍见汴梁梦,更念长安聂隐娘

17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杨德昌未完成遗作,留下万人惊叹的才华和眼界,也留下闻者惋惜的片段和生活。

21分钟前
  • ChrisKirk
  • 推荐

9分钟样片看得恍惚如梦境,一镜到底如画轴徐徐展开,前后景动静结合,借镜头横移发散、收回叙事线,画面是二维的,但人物、叙事、场景完全是立体的;心笙摇动,永远的遗憾。

2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杨德昌居然拍动画?而且动画居然还有长镜头?有种城市武侠的即视感,一卷风俗民情的清明上河图。

28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由动画师完成的杨德昌遗作.最特別的是,這是1個將近10分鐘沒剪接的鏡頭。前期製作時,我只使用了photoshop與flash兩樣軟體工具就做到了技術整合。楊導演喜歡改劇情改表演的導演習慣,在沒有人知道該怎麼辦時,只有我用人腦分析出導演的需要,最後完成了這個鏡頭!

31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虽然残缺,但尽显功力。清明上河图式一般推展故事。

33分钟前
  • 一匹马赛克
  • 推荐

其實僅僅是看到那八分鐘的素材,並不能算是看過這部動畫,難以想像若是它完成後,會是多么好。這是我見過最好的中國動畫,最好的。感謝楊德昌這樣的一份心力。儘管他已經過世,卻還是留下了這么美好的電影和他的意願。

37分钟前
  • 大佑
  • 力荐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MxODU2MDgw.html 可惜。

40分钟前
  • Mr.Graceless
  • 推荐

其实最吸引我的是那股市井气和残酷劲儿,这种把古代人当现代人来拍的自然感,《七武士》里出现过,《亚历山大》里出现过,华语古装片也曾有过,但真的已经久违了。

42分钟前
  • 风间隼
  • 力荐

标注的第九部杨德昌电影,除了花絮之外,注定是最后一部了。。。【8】

43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推荐

遗作未成身先死,长使观众泪满襟。

48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一出清明上河图?

5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杨的许多台词长镜其实都做到让人不易察觉、有时候是完全的话剧般的现场感……现外流的这个长镜有许多杨式的群像啊以及对群像围绕某些大小事件的联系,看起来就像集了一个大片场在同时上演一出或许多出戏。

55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以前想過,動畫在用長鏡頭進行創作時可以不受演員表演、攝影等一切限制。在這裡終于看到了一個接近九分鐘的長鏡頭,依然是楊德昌慣用的遠景中景長鏡頭,強調人物與環境的關係。可惜,世間再無楊德昌。

60分钟前
  • l.m.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