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在此之前再差的作品我都从来没评过,但是这个我实在是受不了,不是因为有多差,差劲的作品多了去了,我恶心的是差成这样却不自知,还在这打着神作的名号,根本就是在侮辱别的优秀国漫,之前多少有看到这部的评价似乎都还不错,加上近期的国漫真的崛起了,我就想来一睹风采,谁知道看得我是气不打一处来。
依旧是睿智般的网游人设,爵迹给您点赞,看片头的时候还小有期待,谁知道正片还是这种无论什么出身都是貌美肤白大胸长腿加百级磨皮的人设,可见在人设上根本就没下功夫,或者说目标人群就是低龄段,不是王者荣耀一个团队的吧?那别人至少想皮肤好卖也算正常,现在的国产网游电视剧,永远都是这个风气,滤镜拉满,不和你说他被人砍死扔到粪坑里了还以为在是选美大赛,其实灵笼的场景环境,像灯塔的设计建模这类没什么大问题,我不知道为什么在人设上就是过不去这个坎,帅哥美女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谁不喜欢看俊男美女,不然人人都能当偶像派,偶像还混什么。但是拜托你稍微结合出身背景实际情况,你说说尘民和上民,除了衣服不一样,不都是偶像练习生的学员吗?哪有一点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样子?
优秀的作品永远都是剧本第一,不管是动画,真人剧或者所谓3A游戏,所以即使白夜追凶的画面质感,场景道具不是顶级水平,但是我给朋友的评价是即使在美剧里也是上游水平,他让我别吹,但是我毫不客气地说是他看的美剧太少,外剧里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还少吗,即使是各种高成本的电影也是疯狂走下坡路,除了特效就是主角在那瞪大眼睛看着绿幕环视的尬演,陷入了和近年3A游戏一样的问题,只能看风景,真正剧情玩法上一流的还是寥寥无几,灵笼的剧情,我实在不想细说了,总之就是看得人眉头逐渐紧锁,最终露出一脸疑惑乃至难以置信的表情,心想这在逗sb呢吗?
我也是狗胆包天地求求这些从业者们,有空多看看皮克斯的动画,咱们在画面技术上先不苛求,故事内核才是灵魂,灵魂都没有,你腿再长胸再大,除了你的低龄目标人群,也只能再吸引部分探灵笔记和嗜血印的玩家了吧?
马克、冉冰、白月魁、光影之主、噬极兽、晨曦大厅、
(1)画面很精彩(2)世界观不错,很值得探讨的话题。
在末日里,人们认为,活着比爱重要,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马克见证了姐姐的死去:人们为了活着,顺从这政策的残酷,连生育都要被精确计算(映射现实)-晨曦大厅。
白月魁的世界,又是什么样的世界呢?
据说,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艺画开“鸽”在半个月之久后终于更新了《灵笼》第十集,这一集画风上延续了以往的末世废土感美学与巨物异种控,而情节上则更倾向于暗黑和复杂,各种暗线细节越埋越深。经历了前九集的不断铺垫后,国漫《灵笼》新更的第十集一下子迎来一个爆点:男主马克被尘民4068刺杀,命悬一线,直到本集结束都不知道马克是否有生还的希望。
与此同时前几集不断通过照片、回忆暗示的银发女,与同伴地面幸存者们也在这一集正式露脸,并展示了一部分人物技能,完成了前剧情的伏笔暗示,却也留下了关于地面生存者身份背景的更大谜团。
当然关于地面生存者只是点到为止,这一集主要围绕着马克的抢救过程与尘民4068由侠肝义胆走向黑暗堕落的心理历程两个情节点展开,先前公共生存秩序与人性需求的尖锐矛盾进一步激化。
秩序与人性的矛盾贯穿了前半季,并在这一集再更加激化。动漫《灵笼》的世界观格局无疑是传统反乌托邦作品必备的,“灯塔”取缔家庭关系,掩藏人类情感,从事共同劳动,提倡人人兼爱严禁私情,这些看似是对社会秩序的过度维护、泯灭人性的制度,实际上是对生存秩序的维护,因为如果不这样,灯塔的资源将消耗殆尽,公共秩序将彻底滑向不公和堕落。
这其实是个两难的困境,难以破解的死局,所以先驱者红蔻被处以光刑灰飞烟灭,在马克与冉冰即将走上她的老路时,马克因本集的意外险些丧生。我猜测,本集意外的设置十分关键,看似给观众的心灵狠狠扎了一刀,而实际上将是一个极大的转折点。
首先主角肯定不会挂,结尾马克因为被脊骨兽寄生,不得不被军医嘉丽做实验治疗,很有可能是一次浴火重生,可能会与之前反复提及的“临渊者“计划有关,更与地面生存者有关。开场就显然肩负着”救世者“身份的马克,很有可能在经历这次苦难后,堪破迷局,化解秩序与人性的矛盾,并与地面生存者携手战斗重新夺回地球家园。
所以观众因为4068妄图杀掉马克而群情激愤也是不必要的,4068在这里不过是个推动剧情的工具人罢了。说到4068,他在本集中承担了另一半的重要戏份,原本前几集他的重要戏份,让人以为他会是隐藏男主或第二主角,但第十集在查尔斯的不断威逼利诱下,4068终走上了黑化的道路。
这一场查尔斯威胁4068的戏刻画的十分富有人性内涵,首先是查尔斯提条件时,尽头给了他用叉子插死路过蟑螂的特写。
这里暗示着查尔斯的心理状态,表明在他心理劣等尘民犹如昆虫一般可被肆意玩弄,这也为后续他杀人诛心般地玩心理战术,假杀4068的心上人来玩弄他的心智做铺垫,这里蟑螂的设置突出了双方势力的悬殊。
同时在表的特写镜头中,画面出现了一半黑暗一半光亮,而在黑暗的一边是上民的牌号,无疑暗示着4068若选择成为上民,则等于彻底踏上了黑暗的道路。
除了以上马克与4068两条重要的线索剧情外,电影里还有大量的细节值得琢磨和推敲。如银发女团队大量启用生命原质对付异兽,可能暗示着地面有完整的生命原质系统,前面说过马克的行为是难解的死局,那么地面生存者者的背景,就是他新的突破口。
通篇下来谜团还是预留得非常多,比如银发女的身份,她为何反复出现在照片中;地面生存者是如何生存的,地面究竟情况如何;远行者来到地面后是否会发现新的世界;马克为什么会有无数个复制体,他是否有更大的身份秘密… …可以看出来原有的灯塔社会秩序即将崩溃,在地面,一个更大更复杂的世界格局即将显现,一切,只能等动漫的更新来进一步揭晓。
颇为失望……不知道是不是制作组跳的时间太长,把自己绕进去了。刻意交代背景的台词,以及十分不合适的人物反应,让我十分跳戏。 不对点在于这已经是荒土世界诞生至少三十年,主角团队是死人最少得团队。然而在处理突发状况的反应和新手没有太大区别…… 队员被致幻了,女队员竟然毫无想法,冲上去被打成筛子。 队员要求杀了自己,马克竟然需要反应一下…… boss大家不是第一次见,却对boss该做如何处理毫无章法… 搜索队员惊慌逃出飞船,外面的人竟然问,里面发生了什么情况,慌什么?不是应该第一时间警戒吗?而且里面的人竟然没一个通知外面的人… 这样的队伍是如何保证队员的生存率的…
在pv中,马克遇不乱,淡定从容的影响瞬间崩塌…
真希望这两集能拉回去重做,再重新打磨下…
“幻想作品的基础价值不在于堆砌新奇设定,而在于用基本的、通俗的事例最大限度地提供关于人和世界各种可能性的思考。从这一点上来看,《灵笼》做到了。”
作者
王不画,漫画行业资深逃兵
山峰就在那里,每个冒险家都有不同的攀登方式。
《灵笼》,2019年播出的原创网络幻想动画,作为这两年内讨论度最高的国漫之一,截至下半季完结,在B站收获了2.4亿播放量,追番人数590万,弹幕404万条,评论超过50000条。
对《灵笼》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画面、设定、剧情、商业模式。
画面上,CG技术的折跃式爆发,让《灵笼》画质过硬,细节逼真,打斗流畅,引来不少称赞。
至于设定,“废土”题材的宏大背景,让《灵笼》收获了一波又一波热议。
故事中的灾后世界,以灯塔城、光影会、噬极兽三大元素为主,引出等级制度、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科技水平、生物机制等设定,信息量大,暗线很多,有人觉得晦涩,也有“灵学家”热衷于逐帧解读。
同时,《灵笼》在剧情上争议不少。一方认为故事单薄,一方觉得人设、CP好哭。
至于商业模式,有从业者认为,《灵笼》的商业化尝试非常成功,“其中广告小剧场非常接近网剧的植入模式……似乎能够看到一个成熟生态的雏形。” 争议不是问题,最大的价值是这个作品有能力在每个领域都收获批评和赞美。
这样的“六边形战士”,是一个行业到了新阶段的信号。 除了努力和外部条件,“符合行业规律”也是《灵笼》能够单兵突围的重要内在因素。
这个规律,就是“给的多”。 在西方同属于「fantasy」的科幻/奇幻类作品,有其独特的底层思维,当这层思维达不到,我们就会觉得一部作品“没有科幻/奇幻味儿”。
对于《灵笼》,各种争论都有,唯独没有人说它“幻想色彩不够”。 科幻、奇幻语言的营造看似简单(一个误区是:不就是几种设定揉一下吗),其实不然。 所以,《灵笼》到底是怎么符合“幻想题材”的行业创作规律的?
01 幻想题材的底层逻辑
这是个属于滑动手指的短视频时代,观众见得多了,口味重了。
一般的故事按不住人心,只有《西部世界》和《进击的巨人》这种层层嵌套的作品才会大热。读者人均列文·虎克+故事侦探,你若老老实实说一件事,大家就会嫌你的故事一眼就能猜到结局。
《灵笼》播出到第十二集为止,基本让观众不敢大胆定义,这到底是个什么片。 最初,主角带着猎荒者小队去飞船残骸收集物资,你以为这是个探险片。
然后,你才发现这似乎是个废土片,灯塔漂浮在荒芜大地上,蛇狗满地走。
接着,怪物出现了,噬极兽,脊蛊,变异,感染,生物科技公司,医学惊悚?
上民和尘民的设定抛出来,这是个反乌托邦片吧。
光影教会的圣乐响起,城主之位的明争暗斗……这是宫斗?(雾)
《灵笼》就是将多重故事类型进行交织,科幻,机甲,废土,反乌托邦,异种入侵,基因改造,人体变异…...还有,上半季最后才登场的白发女孩白月魅,更是展示了“修真”的气息!
你会发现,这个作品一句话说不清。
看完之后,也许记不住人名、台词,却能记得一个想法、一个情景:空中的圣殿和雨夜的废墟,不死的怪兽和被撕碎的战友,突破重力规则的人形机甲…… 这恰恰就是幻想作品为观众提供价值的方式。
举个例子: 《冷酷的方程式》,由美国科幻作家汤姆·戈德温发表于1954 年的一个短篇小说,至今被认为是科幻史上最好的作品之一。
小说讲述一名宇航员为遥远星球上的探险队送药,起飞之后,发现船上混进了偷渡客:一位少女。飞船很小很轻,燃料只够宇航员一人完成任务使用,根据法规,应把偷渡者立即抛弃船外,没有商量的余地。经过一番抉择,为了避免机毁人亡并连累等药救命的探险队,宇航员不得不将少女扔进了太空中。
从50年代起,这篇小说引发了无休止的讨论——性别偏见、技术可行性、科学规律、道德思辨、经济问题……读者们从不同角度反复解读,为后世的科幻创作者们提供了一个框架: 一部好科幻所能达到的效果,就是在一个极端简化的场景中,让读者看到生活与社会的方方面面,联想到大量有关人性和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议题。
02《灵笼》是怎么做的
很多幻想作品会陷入一个怪圈,就是热衷铺设定,提供一个理解成本极高的世界观,看似惊艳,但读者就会陷入对设定的学习,从而丧失其他层面的联想。这是低效的做法。
换句话说,幻想作品的基础价值不在于“堆砌新奇设定”,而在于用基本的、通俗的事例(《冷酷的方程式》说白了就是一个“扳道岔问题”)最大限度地提供关于人和世界各种可能性的思考。从这一点上来看,《灵笼》做到了。 《灵笼》的核心非常简单:
后启示录。幸存者为了适应新世界的规则而挣扎求生。
基因抉择、生存困境、宗教信仰、人口管控等子命题,都围绕这个核心展开。 在对《灵笼》的讨论里,有人分析东、西方信仰异同,有人分析户籍制度与人口管理,有人分析科技树的可行性和替代方案……具体可以去搜“灵学家”们普天盖地的暗线分析。
这样一个能从各个层面解读的复合型故事,魅力就在于丰富。像《进击的巨人》,最初好像是对抗巨人的打怪故事,然而,随着剧情展开,才发觉这个故事里,真正的反派,不是巨人……
然而,复合型故事的创作难度是指数级提升的。
要么用三言两语交待海量信息,要么用宏大篇幅细细展开,《灵笼》属于后者——前半季先开了个头,在可以预见的后续篇幅中,再展露冰山在水面之下的巨大主体。 《灵笼》展开复合型故事的技巧,在于“关卡”设置。
没错,这部动画的讲故事节奏,更像是“游戏”的体验。 多个副本地图,多条目的线交织,不同的人物负责不同的“戏肉”,然后,利用时间交错叙事,才让这个慢慢抛设定的多重架构故事,讲到了12集。 在关卡推进中,机甲,怪物,恋爱,是《灵笼》最亮眼的三大特色。
机械设定向来是幻想作品最硬核的部分,也是最容易被挑剔的部分,军迷,枪械迷,机甲迷们(内部还分高达派和五星派,高达派内部还有扎古异端)摩拳擦掌,等着逐帧解读。
谈起《灵笼》中的机甲部分,别只念叨《高达》,重立体的操作模式,其实更接近《机甲创世纪》中的覆身变装,华丽的动作格斗不是“战斗机操作技术”的展示,而是机甲内的战斗员的个人素质的直接体现。
前半季,主角团还是中东式装备,开着皮卡架机枪,靠敞篷越野车打怪,进入险境时,还舍不得预先装备重立体。
到了后半季,已经是美式装备了,空投式混和燃料装甲车,重立体小队也装备起来了,再也不担心燃料不够。
关于《灵笼》主创对其机械设定的专研的资料,其实不用去看,因为我们自己的眼睛有多挑剔,自己心里清楚。要做到这一步,是要创作者拿肝和命来换的。
如何设计怪物,是想像力的体现,也是内心恐惧的描述力的比较。 《灵笼》中噬极兽的外形多样,其名为兽,却更像“虫”,表皮质感更像爬行动物或者昆虫外壳。
从设定能看出许多作品的影子,比如《异型》和《破坏兽》,当然,还有那些触手,被大家视作对克苏鲁的致敬。
中国的新动画行业发展了多年,许多制作者都是从小立志做动漫的资深宅,动漫圈子已经成型了自己的文化乐趣,就像一种接头暗号。慢慢找梗,也是一种看片乐趣,就像看电影找彩蛋一样。
对了,再说一遍《灵笼》的CG技术真是越来越漂亮啊,许多角色的发质,真是让人想要伸手摸一摸。毛发的效果这样高超(这是特效行业中最贵最难的技术),剧情中,有毛发的非人类角色却太少了……也许,这就是终于有个小老鼠角色登场的原因吧?
至于恋爱部分……我只能说,它非常符合动漫宅们喊了多年的经典口号:烧死那些异性恋!故事里谈恋爱的都没好下场,只有专心打怪才是人间正道。
发刀片和发糖要交替进行,这是磕圈的江湖建议。《灵笼》在文戏上热衷发刀片,受欢迎的角色相继死去,武戏则负责提供爽感,打怪,飙车,给你三分钟热血狂涌,被感情戏虐到肝疼的观众,只有在马克开大招的那段时间,才长出了一口怨气。
就这么慢慢展开着,到了12集,《灵笼》整个世界的构架全景依然没有完全明晰,让粉丝揪心,让观众好奇。
作为本土幻想动画的探路者,《灵笼》已然在画面、制作、商业模式上有了过硬表现,也在行业规律上迈出了对的一步。 下半季结束,我们看到了它构建一个宏大世界的野心与潜力。
它创造了一个自洽的生活场景,让观众跳出对“科学技术”与“叙事逻辑”的思考,关注有关于“人”的各种议题。 这就是一部合格幻想作品应有的素质。 虽然付出的代价是有点拥挤,还不够协调,但初登舞台,谁都会这样。
2021春,终章见。
第一集一播出,就发现白期待了,最大的问题就是剧情,身经百战的精锐士兵,表现的活活就是大脑没发育好的弱智,还能活这么久,真是奇迹。
具体问题:
1. 在非常明白脊蛊是什么东西,已知猩红素会扩散的前提下,不撤离,不通知队友(难道连通讯设备都没有),不呼叫支援,选择两个人正面硬刚,就这还基因没有缺陷?!看来脑残不是基因缺陷。(别说是唐尼感染了,出现幻觉导致的,发现这是*虫窝*之后,这俩人直接上枪了。。。)
在下只能倒立给你点赞。
2. 同伴在自己眼前被射成了筛子,然后。。。你给我清醒一点。。。
哇塞,这剧情太棒了,很符合一个经验丰富的战场老兵队长给人的期待呢。
别的不说了,等了这么久,累。。。
另外,片头有一种很强的西部世界的即视感,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就像看到众泰的保时泰一样
是欧美片直接九分以上了
那句字正腔圆的"佩妮"把我雷爆了!!!
喜欢这个废土世界观,气质把握没毛病,人设不怎么出彩,背景交代希望后续能更加丰满
看完终章上,内心只有我艹,还我冉冰
从陀螺的狮子王那篇文章彻底对B站失去了好感(当然B站也不需要我的好感)不懂就开喷,不合自己意就开喷。太幼稚了。 先说说两集看完的观感:这部剧也完全没到可以吹爆的地步,只有一个世界观设定的还不错,但是依然逃不出人物形象脸谱化,对话缺乏台词功底,人物行为中二等国产动画通用的弊病。但是观感还不错,三星水平,四星待定。 第三集观感:延续了前两集的缺点,各种拼凑,小题大做,剪辑混乱,台词中二。有点小失望,可惜豆瓣不能改星、四星就当是支持与鼓励国漫了。 第四集:可以断定国产动画离崛起还需要很长时间,国产观众也太容易被满足了。
制作成这样也要被踩我是不能理解了
看了很多评论,有些黑子是真的过分了点,最令我不能接受的点就在于说“怎么都是西方人的面孔,西方人的面孔还说着中国话”。???敢情美国好莱坞那些大片里咱们中国的演员说的不也是英语?人家本来就是个末日题材的设定了,人类种族问题早就上升到了生存问题,再说了,难道改成“西方人说英语”就没有人喷了?改成中国人面孔黑子恐怕又要喷:末日题材中国风也太多了点吧,剧组格局蛮小的,还要扯上末日题材的世界观啥啥……再说了,按照这个说法,国内科幻题材的小说动漫但凡涉及西方人出现的是不是都得说一口母语,不是吧,确定咱喜欢看一本夹杂着各种语言的小说?强如《三体》怕也不会这么写吧。虽然也许灵笼确实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但我觉得不至于这么去黑,现在的有些用户戾气太重了。
既然选择末世题材,既然架构了这么大的世界观,別烂了就行
打底分的大都是19年的评论,也就是说这些人只看了两集乃至一集都没看完就打了评分??
欧式人物模型,清一色大罩杯+乳沟+白胸脯+大长腿+屁股+黄金比例身高=低俗与失真。啰嗦的台词和不自然的演出,与写实的风格及其相冲。中国3D动画好像出自同一个导演之手,这审美真是让人难受啊。
评价要客观合理,承认差距不足——所以《灵笼》我吹爆,不接受反驳!
这要是欧美片怕是9分以上吧。
这才是真正的末日废土风,标准的成人向动画,故事非常戏剧化(切的很干脆,刀刀致命),当情感成为人类生存上的障碍,生存还是毁灭,人类永恒的话题。
三体交给这家公司我放心了。
我觉得这很难算是国漫的崛起,画面的的确确很用心,但就故事前两集看,带着太多其他作品的设定了,基因筛选,宗教控制,使女的故事,在看的时候我感觉像是在读一部网络小说,这些科幻设定都太陈旧了,有点大杂烩的感觉,希望国漫真正崛起是走一条有自己气质的路
这要是个美剧,妥妥8.5保底,要是韩剧估计9分以上都有可能。希望那些评论家平常对自己工作或者学习也能这么严格
特别篇封神
除了有些地方还是犯站着发呆不开枪的毛病外,观感极佳!如果这个质量能维持下去的话,国创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目前吹爆!(最担心还是审查问题,希望有关部门手下留情)
糟糕,制作跟不上营销
中规中矩,剧情不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