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小说改编的电影,看过之后还是应该去了解一下原著的事实背景、作者本人的思想、个性,同样需要了解一下导演这些方面。
大概了解之后,对原著作者和导演深表敬意。首先是很详实的展现了这一事件的始末,然后是拍摄的事先调查、实地取景、黑白片的选择、配乐、主演的人选都很精心的策划和执行了,另外就是也嵌入了一些态度、思想,引人深思。
影片结尾行刑的过程表现得也很真实,从片头和影片中已经可以知道,两个犯罪的人物都是单亲和贫穷、坐过牢、对自己的父母都有情结、梦想。但是,一念成魔,酿成惨烈的灭门杀人之祸,走上了死路。
除了片尾记者提示到的“死刑有没有用、是否必要”的思考,恐怕就是:时光不能倒流,每个人都要努力做到让自己、家人、世人皆平安、平静、无妄、无悔、无灾吧!
世界上总有迥异于常人的人,也总会做出匪夷所思的事。
既非常人,出格就在所难免。
《冷血》由理查德·布鲁克斯执导,拍摄于1967年,正值美国人惶恐不安的阶段。越战、毒品和嬉皮士夹杂在一起,搞得人人迷醉而前途未明。迷茫成为社会的毒药,脆弱的神经一触即断。好在美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当国粹没有市场的时候,宗教就成了唯一的心灵鸡汤。即使这样,还是有被忽视的人,表现出异常的行为,这来源于他们的贫穷、浪迹又苦难的童年记忆。
《冷血》就表现了两位年轻人,一个刚被假释,一个浪荡无着。两人会合,开着车,来到一个所谓的“藏宝”家庭,纯属道听途说而来。原本幸福的四口之家,即被两个冷血杀手,搞得一个不剩。杀手没得到一丁点“宝藏”,什么也没有,只得偷走收音机。两个杀手就开始了逃亡的末路狂奔。
无疑这是一部被忽视的电影。导演根据作家楚曼·凯波提的报告文学改编,采用了极为冷静的记录片手法,细腻而独特,一点点地还原了两个杀手从灭门到逃亡的真相。追溯罪犯童年痛苦的记忆,来龙去脉,一清二楚。在2个多小时的追根溯源的全过程中,让罪犯脱去了兽行凶残的铠甲,还原为一个迥异于常人的人。
这类人的心理,瞬息万变,疑心重,脆弱敏感,缺乏基本的人际信任,似乎一点小事就会着火,哪怕别人的一个无意眼神、一个正常动作,都会视为对他的不尊重,而招来杀身之祸,但总体脱离不了“间歇性躁狂”的特征。偶尔很平静,情绪一来,就会生不由己的成为“激情杀手”,且极可能常被自己这种情绪“复制”,有不可救药性。任怎样的教化都会无济于事。是社会问题,也是个人的先天基因问题。因而,现实中,任何人都不可小视,都应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才是减少这类人易激惹的良方。
另一部拍摄于1979年的《好血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约翰·休斯敦执导。
一位假盲人,假借宣传教义骗钱的老滑头。刚从军队退役的年青人奥康纳,带着童年和军营受伤的双重惨痛记忆,回归到社会。一片混沌的他,在狂躁中,开始了创建“新真理教”的旅程。宣称上帝还是那个上帝,但上帝并不认为人都是有罪的,相反,他们都是好人。由于这小子歇斯底里的暴戾性情,很难让他合群,也没法让他“成功”。
骗子老滑头却借此捞钱,这让奥康纳怒不可遏,认为骗子亵渎了他传教的“神圣性”,于是他杀了骗子的“同谋”。最后,他只能步假盲人“自瞎”传闻的后尘,而让自己坐实到“真实”的两眼一抹黑。被自己弄瞎了双眼,让他无以为计,只能与一位老太太相伴余生。
这个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化。各类人的生存状态,加剧了原有基因的嬗变,好的因子会隐匿,不良的因子会渐显,甚至会锋芒毕露,常会发生这类人所制造的各种恶行。从诸多新闻中,看到了很多不该发生的事,触目惊心,又令人茫然无奈,只有一声叹息。当先天的不良基因,与后天的种种难堪窘境,一旦发生联姻,自会产生性情的大裂谷,愈加难以弥合,继而这类人,就有可能成为社会裂变随时爆发的因子。至少,全社会不能忽视,也不应冷落这类人。让他们感到切实的温暖,是亟待解决或人类永远需要面对的社会难题。
2009、8、22
说实话吧,电影拍的也还可以,不过就是我读过原著,最开始先是读的原著,然后再看的电影,读完原著之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再己能根据这个故事来改变一些,我影不是比不上文学,而是文学,它改编成电影的时候,每个人他看电影都看那个小说,都有自己的理解,所以那些原住民看到电影拍的不好时,不符合他的意愿时,就会说电影拍的不好,电影不如文学什么什么的,其实不是电影不如文学,而是每个人都自己的见解,跟自己境界不同了,就会提出对他提出异议,这很正常的行为,就像我看这个冷血电影一样,其实我感觉,如果从他们小时候开始拍,一直拍到他们长大,再怎么杀人?再到最后被捕,反映出美国整个社会的贫富分化就非常的好,尤其是最后的变法环节气有点短,我感觉那是最精彩的部分,尤其是第三张,那对他们的死刑辩护,那才是最精髓的,再加上他们死后对于死亡的各种恐惧,以及对死亡的辩解,以及接受,再到最后的执行,都充满了各种悲剧色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吧,我感觉这本书就算赢了每个人,他最大的实力并不是靠成功或者个人有多大能力,其实就是看命运,看运气,迪克与佩里就是原生家庭不好,再加上自己运气,再加上太相信家人,家人也对他们没有什么家人,也没有什么实力,所以导致他们最后这场悲剧,克拉克一家,我感觉他们肯定不像书中写的那么好,富人是有钱之后才会变得那么善良,要是没钱大家其实都一样,豆豆们,卡波特,我感觉原著也没有表现,特别想表现这一点,但是卡布达写写那个小说也就这样,因为他这都是根据真实世界反应,他并不做任何评价,或是对有什么自己的见解,他都是把整个真实真实的呈现给大家,这就卡不是小说的魅力,没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读过的小说来构造自己所认识的这个故事,来自于这都是非常完美的,我我非常喜欢他的作品,在这里我也想安利给大家冷血这部电影,其实反应的他其实拍的也就算中规中矩,并不是那么的,好,因为他几乎是一板一眼,照着原著拍,而且导演根据自己想法,把前面的凶杀案戏被杀中,对后面的庭审以及死亡结束的过程,反而有点缩短,这是非常不合格的,我感觉最最后那两个章,他就整个小说的精髓不应该删,而且应该较好的还原后面的情况,那才是最完美的
2016.08.18.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878622512/
那个年代这样的剪辑绝对算牛逼,只是故事性显然不如原著,恰好输在了单线叙事上。
4.5。整体气质不错。摄影和配乐都非常吸引人。男主角临刑前的窗前独白,窗外雨水的光影倒映在他的脸上,犹如泪水流淌+1。片尾行刑前一秒的心跳声,紧接着面向死亡的场面,然后结束。一种戛然而止的惊悚心跳感。
改编自杜鲁门卡波特的小说,布鲁克斯拍摄黑白片的理由是 "纪录片通常都是黑白的",他想要那种真实的感觉。电影非常忠实于原著,只有一些小例外,比如增加了一个提供一些旁白的记者角色,以及完全取消了审判。片中唯一一个审判的场景是检察官对死刑的最后陈述。奇怪的是,有一个人物在片中完全没有出现,那就是卡波特本人。
精神分析、原生家庭等心理学概念成了探究为何的解题脉络,应用化中完备表达了俄狄浦斯情节的恋母与弑父所产生的倒错行为。无可控制的精神困境成了柔化角色犯罪面孔的最大手段,也成了莫名的恶的底层来源。如此详尽剖析,旨在对平凡且无任何错误美国家庭的选择,给出说法,在最终归因上解决思想危机与未知恐惧,虔诚善良的信教者为何遭受磨难的疑问,不是上帝不在,而是撒旦天生,在现实逻辑之外,还有精神的诅咒。卡波特和理查德·布鲁克斯明显更富追究的精神,没有简略的把人塑造为无恶不作的恶魔,在未展现现场情况前,大量笔墨放在了他们经历的细节上,甚至不乏善意之处,这就更使结尾的绞刑惊心动魄,倘若儿时没有目睹家庭纠纷,产生梦魇,那是否还有之后的行为的想法瞬间产生。这种复杂的人物呈现,在并没有直白的说教过程中,完成了最深入的劝解。
你这么看下去其实有点内涵了 主要是逃亡过程中的一些心理暗示吧 就很多人成长过程中都会对未来行为造成影响 但也没法同情 很多时候就是命
镜头恰如其名冷冽,闪回的表现可再加分,欠缺的可能在演员僵硬模式化的表现。卡波特的纪实文学为剧本自然比喜欢胡乱瞎扯的编剧靠谱。
果然冷酷!本来其实是个很单向的凶手策划、实施、逃逸、被捕、审判的过程,通过犯罪者、警方、受害方三个方面剪辑在一起,有几个地方竟神奇地还原了文学作品中的转场。。并且还能保持清晰的思路,刻画两名主角不同的性格。案件发生过程放在最后,力道十足。4K修复,据说CC要出!
去掉原著开头类似于田园诗般的铺垫,直接从最阴暗的地方开始,原著素材里本来就提供了很多的公路、凶杀、侦探、法庭等类型片的基础,在如何拍精神分裂的问题上,继希区柯克之后,这个冷血的逃亡之旅更放开了一些。
当时这么拍犯罪片应该还挺少的。作为67年的片子,各方面都不错,摄影尤其出色。我还喜欢故事线之间转换的处理方式,比如对母亲的第二次回忆,非常纯熟细致。
冷冽,干净。最后时刻Perry在刑台上惊惶张望,每次“操作”收费300美金的行刑人的脸突然变成了五六年没见、曾经疼爱他又差点杀死他的自家老头。“我想说声抱歉,但向谁道歉呢?”
7.9 整体来说算是对原著的忠实改编,镜头重现了小说大量细节,通过高效的剪辑衔接起来,但或许是因为本片第二年就上映了,它缺少了些对原著的独到见解与积淀,基本上被原著牵着走;第三幕佩里的独白是全片最出彩的地方,然而就是第三幕对原著进行的大幅缩减直接导致了本片情节上的一些纰漏
几年前看过书所以对故事没什么惊喜了,本来只想给3星,直到最后一场行刑前佩里雨夜窗前自白那场戏的灯光设计牛逼了!!!为这一个设计给4星。
谁说心智健全?心理肯定有点问题,至少那个最后上绞刑台前想说抱歉的家伙有问题。——||——不过,若不是真实故事撑场,这种黑白映画+纪录片风格,真是让人觉得沉闷(主要是前面一小时)。P.S.最后上绞刑台刻画的很细致,印象挺深刻的。
重看。没有当年那么惊艳了。这片应该就是那种超越了时代,但依旧阻止不了俗套的片吧。果真超越了时代的将就也只是将就。这片很明显,剪辑小主意频出,但总体不过如此,剧本则是相当一般,也许只能说是复刻小说?反正搁在那个时候绝对只是中等。倒是摄影,完美的阴影与光晕,这才真的是魅力所在。ps,再重看,对好莱坞式剧作的反击在于中心事件在事件节点上的不明确以及消失,使得本片有欧洲电影的感觉。对于整个屠杀事件的调度冷峻凌然,似乎有意大利风骨,可和《趣味游戏》对比互文。
是理想化又对原著负责任的改编。摄影和音乐好极了,人物性格细节也还原。凶杀和绞刑两段拍得尤其好,严肃,漂亮,不过分煽情。难以忘记Perry临刑前的窗前自白,雨水的光影在他脸上流淌,跟眼泪别无二致。
至今已觉不新鲜,但是看在此类型的份上,还是给五星吧。镜头很好。俩人作案。截屏得到传说中的“草 泥 马”
暗示的是家庭问题?最后的绞刑执行过程也是这个电影很重要的一部分。
尽管凶犯1儿时有童年阴影,但他俩这样伤害一家善良的人的性命也死有余辜。片尾凶犯2坦然面对死刑并说不怨恨任何人;凶犯1追忆往昔,雨水流下的影子倒影在他脸上如不停歇的泪水!行刑前会罪行深深忏悔。
电影视听语言太出色了,有几段现实和幻觉的结合简直神了,比如Perry在墨西哥回想自己小时候母亲偷腥被父亲暴打,又比如Perry在杀人之前幻想父亲拿枪指着自己。导演通过这些出色的镜头语言,把Perry的善良又残暴,Dick的软弱又油嘴滑舌展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