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中和片尾念到的Charles Bukowski诗作,觉得非常美。找出来分享。)
Either peace or happiness, let it enfold you
when I was a young man I felt these things were dumb, unsophisticated. I had bad blood, a twisted mind, a precarious upbringing.
I was hard as granite, I leered at the sun. I trusted no man and especially no woman.
I was living a hell in small rooms, I broke things, smashed things, walked through glass, cursed. I challenged everything, was continually being evicted, jailed, in and out of fights, in and out of my mind. women were something to screw and rail at, I had no male friends,
I changed jobs and cities, I hated holidays, babies, history, newspapers, museums, grandmothers, marriage, movies, spiders, garbagemen, english accents,spain, france,italy,walnuts and the color orange. algebra angered me, opera sickened me, charlie chaplin was a fake and flowers were for pansies.
peace and happiness to me were signs of inferiority, tenants of the weak and addled mind.
but as I went on with my alley fights, my suicidal years, my passage through any number of women-it gradually began to occur to me that I wasn't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s, I was the same,
they were all fulsome with hatred, glossed over with petty grievances, the men I fought in alleys had hearts of stone. everybody was nudging, inching, cheating for some insignificant advantage, the lie was the weapon and the plot was empty, darkness was the dictator.
cautiously, I allowed myself to feel good at times. I found moments of peace in cheap rooms just staring at the knobs of some dresser or listening to the rain in the dark. the less I needed the better I felt.
maybe the other life had worn me down. I no longer found glamour in topping somebody in conversation. or in mounting the body of some poor drunken female whose life had slipped away into sorrow.
I could never accept life as it was, i could never gobble down all its poisons but there were parts, tenuous magic parts open for the asking.
I re formulated I don't know when, date, time, all that but the change occurred. something in me relaxed, smoothed out. i no longer had to prove that I was a man,
I didn't have to prove anything.
I began to see things: coffee cups lined up behind a counter in a cafe. or a dog walking along a sidewalk. or the way the mouse on my dresser top stopped there with its body, its ears, its nose, it was fixed, a bit of life caught within itself and its eyes looked at me and they were beautiful. then- it was gone.
I began to feel good, I began to feel good in the worst situations and there were plenty of those. like say, the boss behind his desk, he is going to have to fire me.
I've missed too many days. he is dressed in a suit, necktie, glasses, he says, 'I am going to have to let you go'
'it's all right' I tell him.
He must do what he must do, he has a wife, a house, children, expenses, most probably a girlfriend.
I am sorry for him he is caught.
I walk onto the blazing sunshine. the whole day is mine temporarily, anyhow.
(the whole world is at the throat of the world, everybody feels angry, short-changed, cheated, everybody is despondent, disillusioned)
I welcomed shots of peace, tattered shards of happiness.
I embraced that stuff like the hottest number, like high heels, breasts, singing,the works.
(don't get me wrong, there is such a thing as cockeyed optimism that overlooks all basic problems just for the sake of itself- this is a shield and a sickness.)
The knife got near my throat again, I almost turned on the gas again but when the good moments arrived again I didn't fight them off like an alley adversary. I let them take me, I luxuriated in them, I made them welcome home. I even looked into the mirror once having thought myself to be ugly, I now liked what I saw, almost handsome, yes, a bit ripped and ragged, scares, lumps, odd turns, but all in all, not too bad, almost handsome, better at least than some of those movie star faces like the cheeks of a baby's butt.
and finally I discovered real feelings of others, unheralded, like lately, like this morning, as I was leaving, for the track, i saw my wife in bed, just the shape of her head there (not forgetting centuries of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and the dying, the pyramids, Mozart dead but his music still there in the room, weeds growing, the earth turning, the tote board waiting for me) I saw the shape of my wife's head, she so still, I ached for her life, just being there under the covers.
I kissed her in the forehead, got down the stairway, got outside, got into my marvelous car, fixed the seatbelt, backed out the drive. feeling warm to the fingertips, down to my foot on the gas pedal, I entered the world once more, drove down the hill past the houses full and empty of people, I saw the mailman, honked, he waved back at me.
很难接触到的题材。甜茶的表现力与爆发力在这部电影中可以说是impressive and incredible. 影片结局不是所谓毒瘾少年改头换面重新做人的圆满,因为你知道的,那就是他。
我想到一年前的幼童自缢事件。如今的我并不知精神压迫和动辄打骂哪个属于更好的教育方式,甚至会怀疑“教育”这东西,我觉得只是大人用自己的傲慢也好耐心也好碰运气遇到一个跟你对盘的小朋友。像是驯服,可人不是动物。
影片并未从尼克的视角展开,以至于人们会觉得恨铁不成钢。尼克拥有一个如此深爱他的父亲,即便父母离婚但给他的爱却从未减少。并且尼克聪明又漂亮,家庭虽算不上幸福但也并不悲惨。无论如何也不至于沦落至此吧?!
是的,和那些无家可归,食不果腹的人们比起来,尼克简直算得上幸福。但成长创伤并非无病呻吟!不是只有生理上遭受的折磨和痛苦才算是伤害,心理上遭受的不安,恐惧和挣扎对一个孩子来说也同样是毁灭性的。也正是这些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无法自我消化的伤害和痛苦使尼克不幸的同时患上了抑郁症和躁郁症。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只是平凡又普通的,即便是遭受的痛苦也是,不是所有的苦难都来的那么极端和戏剧化,但它们的破坏力却丝毫不差。即便没有尼克的视角,我也深刻体会到他受到伤害的每一刻。
如果你依然觉得尼克不不至于此,过于矫情,那你不妨试着想一下:那个曾经完全只属于你的父亲突然有了新的家庭,你多希望可以融入他们,你也做好了去爱他们的准备。但你发现你就是融入不了,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他们的错,但,你就是自然而然的被排除在外了。那个曾经只属于你的父亲,有了一个与你无关的爱人,以及两个与你无关的孩子。曾经完整的父爱被分割,被削弱。那些曾经理所当然完全属于你的爱如今却使你感觉到自己像在乞讨。你知道这不是父亲的错,不是继母的错,更不是无辜弟弟妹妹们的错。你的母亲爱你,你的父亲也爱你,但他们不再相爱,所以父母分开也没有错。你没有理由怪罪任何人,于是你的痛苦无从消解,无从发泄。无尽的孤独感和消失的归属感将你抛在了无边的海浪里,你的安感消失的无影无踪。父母的爱在这无尽的大海里随着海浪的起伏在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出声响。你确信他们都在,你挣扎着追寻着母亲的声音游去,但你越靠近母亲,对于父亲的思念就越是难以抑制,于是你又转身追寻父亲的声音游去。当你越是靠近父亲,母亲失落孤单的影像在你脑海里出现。你感到内疚,懊悔,自责….最终,你筋疲力尽,痛苦又迷茫。
父母离婚再婚,如同犯错的人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而你发现,你的存在却是他们曾经犯错的直接证明。他们都在忙着纠正自己的错误,维护目前的正轨,他们的确都爱你,但他们的相互指责同时也撕裂了你的爱。和母亲在一起时,你必须表现出对母亲更多的爱以表忠心,与父亲在一起时亦然。你爱任何一方的时候都像是对另一方的背叛。这些所有的一切都令你陷入痛苦的无尽深渊,谁都没有错,但却只有你承受着无尽的孤独和折磨。并且,你无法寻求帮助,你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帮助。父母依然爱你,从未改变,你只觉得是自己的问题。你的痛苦,不安,敏感,焦虑以及被剥离被孤立的感觉在你身体里四面八方的剧烈拉扯着,直到撕裂……
为了那段欲到窒息的吻戏看,看了才发现是冰毒之后的高潮,瞬间毫无感觉。
好莱坞最深情最甜的爹 是当年《阳光小美女》里的gay uncle,最让人心疼的崽是一步一步注定万丈光芒的茶。
从《史蒂文森小姐》到《CMBYN》到这部《漂亮男孩》到《lady bird》到《小妇人》到《纽约的一个下雨天》到《沙丘》,我总打趣说我能看到同是infp的他的所有感性倾注和没有防御的脆弱。他是这样的体验派演员,他生来就一定会成为一个movie star.
故事插叙的乱七八糟,剪辑一片混乱完全是硬伤,叙事立足点完全没有打出来,于是父子再好的演员也无济于事。
我在想我的仔也是从小就被说是漂亮男孩,值得最好的父母的仔。可是我总是害怕我没有那么好,那么强力,在他未来需要抉择的时候帮助他选择看起来更多的那条路。甚至在他无助的时候我也会无助,我甚至没有办法在姨妈期间对他保持耐心。我的缺点会在他日后造成没办法纠正的影响… 想到这些我就很绝望。不要说他深陷毒品,他失恋我可能都没办法让自己以正确的角色和方式出现能帮到他。
作为父母的视角看孩子 一个所谓自己的作品 其实“充满了【盲点】。”你的视角 你爱他的不行。他的视角可能无助,害怕,丧失,毫无安全感。
说到这去看了漂亮男孩影评区的第一篇影评。作者:hugo蔷薇(来自豆瓣)来源://movie.douban.com/review/9878272/
太牛逼了。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 真的是我见过看的最透彻的影评之一了。仔细看完作者所有的解析发现、我茶真的也是把角色吃透到烂了。天赋异禀。
这篇影评里有一段甜茶的获奖词如下:
【在此我引用甜茶在颁奖季的一则获奖发言,也是他对于参与这部电影的领悟,发出来分享给大家:
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瞬间,我意识到父母和周围其他成年人都是是普通的人。所谓人类,就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弱点和缺点,这个发现对我的表演产生了最大的影响。但当我得知每个人都是脆弱的,都会受到伤害的时候,我感到了恐惧和失败。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像勒布朗詹姆斯或莱昂内尔梅西这样的球员。我被无敌的人所吸引,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然而,我看到自己在镜子里,意识到我不能像他们一样。除了太瘦弱之外,我不具备那样的才华(会议厅笑)。
我去了纽约的戏剧学校,我的叔叔,母亲,姐姐都去了。我开始有所改变。在我的生命中,我第一次坠入爱河,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感,就像当初我想成为运动员一样,但这次我不是想成为超级英雄而是憧憬成为一个普通人。像希斯莱杰和瑞凡凤凰这样精致的艺术家,和不屈不挠的梅西和勒布朗同样具有吸引力。那些敢于展现脆弱的演员都使人着迷,我开始疯狂地学习他们的作品。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所揭露的人性真相是那样鼓舞人心,我希望总有一天得到认可的不再仅仅是那些赞颂人类不可战胜的作品,而是那些看到我们缺陷之美的作品。】
看到这我瞬间有点点释然
我们的路 他的路 总不能都被“过去”决定。
即使人生复杂,也总有机会走向还不错的方向。
以及永远要相信爱珍惜爱。是真的持久的爱而不是只是短暂出现的关心。
写到这真的好累。
这部电影适合全家人去看,因为你看完之后你会觉得特别好看,你也会让你的孩子彻底认识到毒品对一个人的危害多大,它不仅仅会坏掉,你还会坏掉你全家搞得你家破人亡,这就是毒品的危害,管怎么样?我觉得禁毒是肯定是一定要进行到底的,因为毒品的危害实在是太可怕了,他可以把一个本来品学兼优的男生给毁掉了!
前言:每一种亲密的情感关系中,都沉积着嫌恶和敌意的感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
为了照顾太长不看的吃瓜路我总结一下:
Nic吸毒不是作死也不是青少年叛逆,骂他咎由自取/活该/坑爹是非常不公正的评价,他因为一些成长经历和心理创伤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和躁郁症,从12岁就开始药物/酒精成瘾,也有家族基因问题,简而言之他有病,但他的家人不知道(摊手),汇报完毕。
如果你还有兴趣就一定要耐心,因为真的很长,还不定期更新,也许会改变对电影的观点。
"父母总是对孩子太过苛求,而孩子总是对父母太过宽容"
电影了说了nic的内心,然而观影中我们观众也普通父亲一样有视觉盲点。
读过剧本和三本原著(父亲的漂亮男孩,nic的tweak,we all fall down),补充一些关键性信息,以及阐述为什么nic成为瘾君子,让大家了解一下真相。
(1.15更新影片片段解析,影片细节在暗示nic的内心)
(1.17日更新甜茶语录)
(1.19补充nic的遗书内容)
(1.20更新影片结构分析)
(1.28新增心理学术语解释)
补充关键信息:
美国毒品叫drugs,毒瘾也就是药物成瘾,很多抗抑郁的药都有成瘾成分,nic早期就是有抑郁症和躁郁症,那些drugs帮他缓解了这些症状。
毒品(drugs)按获取途径分处方drugs(吗啡等)和街头drugs(海洛因,摇头丸,冰毒等)。按效用分四类,致幻剂/鸦片类/镇定剂/兴奋剂,nic基本都用。
书里解释了瘾君子要在“触底”后才会回头,nic在女伴OD后给爸爸打电话要求回家,重要原因就是这个女孩是在nic的影响下注射冰毒的,他差点害死一个人,这点吓坏了他。
电影中爸爸的拒绝好像有点突兀,前一秒追着人家车跑,下一秒就不让人回家,实际上这件事之前父亲和继母已经就nic的问题聊过,认为nic已经严重伤害了家人的正常生活,入室盗窃给爸爸触到了爸爸的底线,伤害到两个年幼的孩子,加之反复的治疗已经消磨了他耐心,他下定决心暂时放弃nic。
原剧本(2016年版本)删除的地方
1.Nic打电话要回去念大学时,他的室友在旁边揶揄他he's funny when he's asking for a favor,hope he writes better than he cooks。我的理解是nic其实是一个不擅长向人提出要求的人,即使是面对父亲绝对会同意的事,修改后的版本我也认可,nic很委婉的提出要求。
2.nic第三次治疗后回家过周末,有个超市里的收银员知道Nic是瘾君子,像看怪物一样看他片段,毕竟瘾君子在任何地方都是要钉在耻辱柱上的,这点让nic很不自在(这段删除可能是为了将矛盾集中在家庭关系上)。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家人的情感忽略,比如nic回家开房门后有个特写镜头,他房间被当仓库堆放杂物,这幕原剧本是有爸爸过来敲门打招呼,问你感觉怎么样,nic连我很好都说不出口,只是点了下头回应,然后关上门他打开电脑犹豫着写东西,不断删改重写,以及海滩上继母差别对待两个孩子,拒绝nic带着Jasper冲浪🏄,而允许nic一人前去,加之晚归后爸爸的盘问,高中毕业典礼的回忆(稍后解释)一起引发Nic的抑郁症(他家人都不知道他有病,从书里看应该是童年时期开始的),他离开家后在金门大桥打电话给赞助人说我讨厌活在现实世界,情绪崩溃,大哭,紧接着有了第四次复发。
(nic在女友家厕所里找到的药瓶是具有成瘾性的处方药。这个大学女友和后来街上那个是两个人,我已经看到不止一个人误会了)
2016年的原剧本是线性叙事,但是太长导演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原编剧有在塞一些接地气的美式幽默的台词,结构也偏drama化,对比和冲突都很明显,可能怕影响影片基调都删除了,然后变成了部欧洲内敛情绪流风格下的美式家庭片,在美国,家庭温暖是一种白人中产的政治正确,尤其是影视作品,这可能导致主创和导演在创作和公关时选择维护北美观众认可的家庭价值观路线,但导演还是想表达,于是把线索藏得很深,此外这部片在imdb上有7.3的评分,北美影评虽有诟病但总体比国内宽容一些,可以归结于文化差异,毕竟国内没有那么泛滥的dp问题,无法唤起集体文化共鸣。
配乐很乱但找的歌都是根据人物的心理活动来配的,另外有些歌带有和剧情相关的文化背景,这点重点夸一下,爸爸去餐厅接nic和nic离开家,以及上面提到的那段都配得不错。
对不起跑个题让我花痴一下,timothee的骨相真太美了ớ ₃ờ
成瘾解释
首先电影是有意识避开这点的,有个访问里聊到,主创们去找投资商,投资商向他们询问为什么nic要xd,他们觉得问这种问题的投资商不是他们想合作的对象,timothee也在圆桌会议里谈到问动机的人没get到这部电影(“The WHY is not purposefully addressed, because that's not as important as the fact that the one is addicted.”),在我看来,如果要说清楚这个问题电影的篇幅是绝对不够的,而且电影的影响力比书籍大多了,而动机涉及了个人隐私和心理创伤,有人提到是为了保护原作者,对此我表示认同,如果我是nic的父亲,就算是主创想从nic的立场来描述,我多半也不会同意的,但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这个我真说不准。
我读完爸爸的书,确实好几次落泪,感叹他的付出与反思,然而在开始看nic的书后,被nic所描写的事情给惊呆了,爸爸的采访里说看tweak的每一页他都会哭,读过tweak的人也许多多少少会讨厌nic,性格上他自恋,爱慕虚荣,厌世,自暴自弃,行为上,他偷钱,入室盗窃,贩毒,影响女朋友吸毒,破坏别人家庭,有着各种各样的道德失败,可是他本质上不是个坏人,而是被dp和心理问题困扰的普通人,有观众看完电影后或者漂亮男孩的原作后误认为David是美国好爸爸,nic成瘾是自己作死,或简单的归因于基因,实际上nic成瘾完全是有迹可循的,电影里也有暗示,以下是我的一些归纳总结。
特别声明:我只是因为看到很多人把锅全甩nic身上,指责他自私,任性,慈父败儿,身在福中不知福,温室里腐烂的花朵等(有的人甚至连茶一块骂,简直有病),觉得他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带着为他平反的心态,根据我自己的主观理解和分析写下这些东西(来来来,大家把锅分一分),其实无论是书还是电影或者主创访谈里都没有对成瘾原因盖棺定论,我只从nic的心理角度出发,毒品的环境泛滥,基因【注释1】不在我的议题内,如果其他人有不同的看法,欢迎探讨。
Nic的一段采访
I was in a lot of pain growing up, and drugs were the one thing that I found that made that feel better. (我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很多痛苦,毒品是我找到的唯一让我感到缓解的东西) I felt this very immediate sense of relief. Up until that point, I had felt so insecure and uncomfortable in my own skin. I just didn’t fit in anywhere. (我立即感到了解脱,在此之前我有太多不安全感和不安,我不能融入任何地方)
“毒瘾是心理疾病的表征,心理疾病肯定是成长经历造成的”-by另一位看过原作不愿透露姓名的茶粉的观点。
nic的爸爸年轻时作风很嬉皮士,因为出轨nic最好的朋友的妈妈(nic:友谊的小船已被掀翻)导致第一次婚姻失败,两人经常当着nic的面吵架,nic只能躲进熊猫玩偶里寻求安慰,父母在争夺抚养权后被心理医生建议共同抚养,平时跟着爸爸,寒暑假去妈妈那里,这种异地共同抚养割裂了nic的社交圈,难以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nic在十岁时的飞行里程已经超过爸爸一辈子的累积。 父亲离婚后再婚前浪过一段时间,把他丢给保姆照顾,往家里带女人被nic撞见,随便带他去逛红灯区,参加成年人的派对,nic过早的暴露在性的影响下,第一性意识是在8岁,对象是父亲带回来的保姆,此保姆是父亲随便乱找的女人(保姆都能找来路不明的女人,怪不得Nic要说Mom should've got the custody),满身纹身,照顾了nic三次被炒,她趁nic睡觉爬他的床抱他,还带他看R级片电影,nic说的很隐晦但是保姆是性骚扰(或者猥亵?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了他才唤起了他第一次性意识,nic对她的回忆在我看来是有创伤性的,nic第一次性经验是12岁,对象是比他大的同学,此外,nic的继父在他5岁左右吹嘘他的风流韵事,那时候的他十分恐惧,性的过早曝光是对未成年有极其大的伤害。
父亲对nic一直进行放任主义教育,nic从小暴露在性,酒精,大麻,以及有着“放浪形骸”+厌世倾向的文学作品和音乐中,当nic担心爸爸一夜情染病时,david直接给nic上起了生理卫生课,教他怎么使用安全套保护自己,这时的nic还没有开始上小学,在他一年级班级组织的谈话活动中,他给小伙伴普及避孕知识直接被老师叫到了校长室,但david知道此事后还把它当作有趣和酷事讲给朋友听,此外爸爸在第一次知道nic吸大麻也只是简简单单的处理,透露出他年轻的时候吸过毒到没有上瘾,还跟nic一起吸过一次大麻。 继母很尊重nic,与其说是母亲,她更像是nic的朋友,她在nic面前缺少了作为母亲的权威,在nic的dp问题爆发后,她本能的想隔离他,避免自己两个孩子受到伤害,父亲在nic治疗期间也是有意识的疏离他和弟妹。此外,父亲在和继母在一起后,浪子回头,彻底摒弃过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Nic解读为这是对他的拒绝,父亲停止了带他去看电影,到处游玩,参加派对,并切断了过去的社交圈,Nic感觉到父亲不再完全属于他了,甚至把他当做一个错误,努力纠正过去的一切,nic怨恨继母给他们生活带来的改变。
nic的生母再婚后家庭不和,继父有暴力倾向,经常和妈妈争吵,nic一直想拯救妈妈。
nic被诊断患有抑郁症和躁郁症,在tweak里他和大她十几岁的女人交往,他导致了这个女人的婚姻破裂,他在别人面前都要接受审查,而这个女的跟他一样堕落,他不会有被judge的感觉,nic和她病态的互相依恋,也因这个女人复发过,心理医生告诉他,因为年幼时母爱的缺失,他在这个人身上移情投射了母亲的角色。
nic的父母在婚姻失败后一直不和,从来不会同时在场,对他的监护权也有争议,在父亲面前要忠于父亲,在母亲面前要忠于母亲,一直让nic有种割裂感,每次离家前往下一个家庭的前几天nic都会生理性胃痛,以及焦虑,nic的dy问题爆发后父母仍旧相互指责,把他们的婚姻破灭的矛盾凌驾于对他的爱之上,他感受到自己不被重视。
心理学有个术语叫相对剥夺(丧失)感【注释2】,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种参照物相比较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受剥夺感,这种感觉会产生消极情绪,可以表现为愤怒,怨恨,不满,压抑,自卑,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乞丐不会嫉妒百万富豪却会嫉妒比自己收入好的乞丐(现在社交网络上贩卖的焦虑的加鸡汤文都是遵循这个原理,即选取错误的参照物),有人指责nic,理由是世界上比遭遇比他惨的孩子多着去了,还有许多人长期暴露在贫穷和犯罪环境中,而自甘堕落的nic享受着优渥的物质条件,在他们眼里,包括在父亲眼里,Nic是一个成长在环境优美的富人区,住着带着花园的漂亮房子,不愁吃穿,被父母包括继母以及周围所有人爱着的小孩,但是对于nic而言,他的参照物始终是Daisy和Jasper, 他在三个层面上感受到了上述的相对剥夺感,一是他喜欢继母,想要被她喜爱,然而Karen能给予他的爱和给予弟妹的爱不可能是同等重量的,影片开头弟弟的出生,立马把他为了使karen喜欢他而做出的努力打了水漂,二是Daisy和Jasper一直有一个健全的稳定的亲子关系和居住环境,而自己却要两地奔波,牺牲自己的社交圈才能分别享受到父亲或者母亲的陪伴,他感受到的亲生父母的爱在任何时刻都是残缺的,最后也是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父亲在他和自己弟妹的抚养方式上的差别对待,更准确的说父亲知道自己教育nic的方式错了,所以对弟妹不是放任主义,而是开展温室教育,全方位保护和关心,他在nic身上吸取教训,学会了怎样做一个好父亲,nic仿佛是他的的一个试错品(小白鼠)一般,这点表现在餐厅冲突时的台词里,I was the amazing thing, like your special creation or something, you don't like who I am now,我曾像一个你创造出来的了不起的作品,现在它失败了,你不喜欢真正的我,Nic贬低自己厌恶自己,认为自己是父亲的失败作,反正父亲还有Jasper和Daisy两个替代品(这是事实),父亲在nic年幼时没有好好保护他,却和继母一起对弟妹精心呵护,Nic把自己和Jasper做对比,Jasper在10岁时还保持孩童的天真,和Daisy玩着乐高和人形公仔,自己却在12岁瞒着家人和人上床,酗酒,抽大麻,这种差别让他感受到了强烈的不公和委屈,以及在心理落差面前造成的压抑和自卑,他的“本我”(id,攻击欲,原始渴望)怨继母,嫉妒弟妹,恨自己的父亲,可由于他“超我”(superego,道德感,良知)的制约,他无法将这种怨念和嫉妒开诚布公,或发泄任何愤怒和不满,当外部发泄渠道被阻碍,nic只能通过内耗【注释3】来抑制和消化这种暴力,于是他自我责备,自我攻击,自我厌弃,不仅如此,面对父母的期望,nic必须加倍努力才能赢得父亲和继母的赞美和喜爱,在爸爸融入和继母的新生活后,nic却越发感受到自己和他们不是一路人,在书里他经常用dad's family或their home的口吻来指代爸爸的新家庭,称继母为Karen,称弟妹为their children,他在这个家是个外人,是个访客,nic觉得自己是外人除了血缘,教育方式方面的原因,还有就是他要来回两地奔波,当一个环境待久了突然切换下一个环境是要适应的,长此以往会很累,而且他本身就是敏感的人。他很努力的想融入这个家庭,装作一副其乐融融的模样,好让所有都开心,这种日复一日的伪装和讨好使他得心力交瘁,潜意识里他一直想逃离这种现状,离家时背景乐的歌词我里有句话我觉得很符合描述他的心境,that extremes kept me abused(两种极端的情感感让我受尽虐待,伤痕累累)
分享几段nic在书里的原话(翻译源自谷歌机翻) The life they've provided the kids has always been so stable,Jasper and Daisy have lived in the same house their whole life.I envy them,I mean, of course I do.
他们为孩子们提供的生活一直都很稳定,贾斯珀和黛西一生都住在同一所房子里。我嫉妒他们,我的意思是,这是肯定的。 my dad and Karen have done everything. they can to keep their children protected from all the sexuality and drugs I was exposed to.
我不知道这和我的经历有多大关系,我父亲和凯伦已经做了一切。他们可以保护他们的孩子免受我所接触的所有性行为和毒品。
I am still just try to fit in,I fell like a visitor-a guest. It hurts me.I want to be a part of their lives.I want to be accepted as one of them.
我仍然只是想要融入,我像一个访客 - 一个过客。它伤害了我。我想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我希望被接受为其中之一
nic谈他磕high的感受
I didn't care anyone I didn't need to hold my family together I didn't need to rescue my mom from her abusive husband I didn't need to worry that my dad loved his new wife and children more than me.
我不在乎任何人 我不需要和家人在一起 我不需要从虐待她的丈夫身上拯救我的妈妈 我不需要担心我的父亲比我更爱他的新妻子和孩子
nic谈及和家人的相处
I know this isn’t fair. I try so hard to fight it. I try to just be nice. But then, gradually, I realize that all those feelings of dreading leaving are being replaced with just wanting to get the hell out of there. Suddenly I can’t wait to leave—get back on my own—not have to deal with this cutesy, overprotected, sugarcoated world of my dad’s family. They’re keeping their children so naive, so unable to cope with the hardships of the REAL world.
我知道这不公平。我很努力去抗拒。我努力当个好人,但接著,我逐渐发现这些恐惧感变成了只想要很快离开这里。突然间我迫不及待想走,恢复独处,不必面对我爸一家人这个可爱、被过度保护、包裹着糖衣的世界。
在影片的后半段,nic戒毒一年半后回到家里,他的房间被当作杂物仓库,海滩上继母又对Jasper开展温室呵护,所有伤害过nic的戏码一一重演,nic再次感受到了不被接纳,与这个家庭拉开距离,开始勉强自己,戴上面具陪他们玩岁月静好的家庭游戏,可是脑袋不开窍的父亲看不到nic的痛苦与挣扎,还因晚归逼着他做药检,离别时觉察到他不对劲也没有及时行动,nic在la和妈妈一起做治疗,清醒了485天,但回家仅花了两天就前功尽弃,电影花大量篇幅酝酿第四次复发,这样的安排不是偶然的。
(在我的认知里)nic成瘾的原因,简单地说就是绝大部分离婚/再婚家庭孩子面临的困境,早期父母离异的矛盾,有了新家庭后重心转移导致的情感上的忽略,作为主监护人的父亲不正确的抚养方式,错误的引导,母爱的缺失,继父的暴力,性和药物的过早曝光引发的不安全感,对照重组家庭的弟妹所产生的各种相对剥夺感,所有的这一切给年幼的nic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心理创伤,导致了他的抑郁症和躁郁症,他最开始在厌世倾向的文学音乐作品里寻找共鸣,随之借助酒精和大麻缓解逃避,最后升级成药物成瘾,说到底这些所谓的动机非常的陈词滥调,绝大多数成年人的不幸都可以追溯到他不幸的童年和残缺的爱。
标题是源自于豆瓣的一个已经被封的小组,主旨是揭露成长过程中原生家庭和家长的不当行为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我无意攻击他的家人(Karen做的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在我眼里,Nic的父亲毫无疑问非常爱他,不然也不会闲得慌往他身上砸钱逼他进rehab,甚至专门写一本书来记录和反思,电影把nic的负面情感处理得非常隐晦,没看过原作的人可能真误以为父亲是个perfect dad或者他家庭完美无缺,继续巩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刻板印象,在歌颂父母之爱的伟大的同时别忘了反思,父母也是普通人,人无完人,谁都会犯错,爱和家长权威不是逃避责任的借口。
敲重点:影片段落解析来了,前面都只是铺垫而已😄😄😄
(1.20更新)新发现,电影是双视角,黑洞论就是影片1小时开始的,整部片子两小时,非常清晰的两段切割,父亲回忆的最高潮,即唱beautiful boy哄nic睡觉,表白everything后就切了,父亲的形象从第一视角变成第二视角,后半段开始渐入佳境,电影集中阐述nic的黑洞到底是什么,之后的回忆片段都是nic的。
视角切换也体现在背景乐上,前一小时的歌词都是爸爸的心声,后半段在描写nic的心声。
nic回忆父亲再婚,继母以入侵者的身份出现使他爸爸不完全属于他,他紧张不安的迎接这个转变,其中还有一个他和继母对视的镜头,紧接着展现家庭矛盾,这些在提出黑洞(成瘾的根本原因)和第四次复发中间的时间段其实全说了。
根据访谈补充更多细节和解读。(解读没按影片顺序来排,请见谅)
(这段解析基于nic本人的杂志采访)
戒毒所爸爸大吼那句“我以为我们比大多数父子更加亲近”在我看来十分荒诞可笑,他是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可能是源自于白人upper-middle class的优越感吧,发现nic吸毒和他对质时只会朝他大吼“Why”,nic说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爸爸你总是对我失望时他反过来责怪nic“怪我咯”,Nic在影片中三次(吸大麻/戒毒所对峙/餐厅对峙)尝试对父亲讲出心声,要么被无视,要么被反驳,多次失败让nic开始习得性无助【注释4】,抑郁症爆发时他不再对父亲敞开心扉,最后实在走投无路向父亲求救时直接被拒绝(Won't you fucking listen to me,I wanna talk with you),这种绝望让他下定决心用最糟糕的方式来应对所面临的困境。
“从一开始,每次发生冲突,第一个喊的人一定是他,觉得自己没错的一定是他,用自己的垃圾人生经验盖棺定论的也一定是他,先说爱又放弃的也一定是他”by cactus
爸爸拒绝救nic时给了继母两个特写镜头,她的表情耐人寻味,并且之前爸爸要找nic时,她劝父亲留下来承担新家庭的责任,想象一下如果nic是她的孩子呢?这部电影让我最不甘心的地方在于,在我看来父亲是爱nic的,比Daisy和Jasper更甚(北美家庭普遍偏爱长子,和几个读过原作的人交流过,大家高度统一的认为david的最爱是Nic),人们对于第一个孩子的投入感和激情是最多的,多了8年的独处时光也使得这对父子的羁绊更加深厚,可nic成长经历中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就是赤裸裸的现实,父亲确实是可以放弃他的,这不是本心而是对于新家庭的责任,如果nic没有奇迹生还,父亲还有Daisy和Jasper,他会带着失去Nic的伤痛继续活下去。我很喜欢cactus的评价“我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告诉我,爱是多层次的,爱是无力的,爱也永远不会是无条件的,爱太会审时度势趋炎附势,爱是世界上最深刻的绝望,nic的问题只是太过清醒。”
高中毕业典礼是自从nic父母离婚以来第一次同时出现在他生命中,他书中强调过他很在乎,电影里他在对比自己的原有家庭的破裂和爸爸一家的圆满。(这段实在太隐晦,我也是看了好几遍才明白过来)
(接下来的观点偏情绪化且自相矛盾,对,我对david的感情十分复杂)
nic的质问让我想起了爸爸书里的话,爱是有弹性的,他对nic的期待,从最初的希望他上大学成为优秀的人,变成期待他找到工作好好生活做个普通人,当这个也行不通时他只希望nic找到内心的平和,最后降到只想他别死,爸爸的这种妥协 其实也是一种爱的unconditional化, 导演说这片子的主题在于acceptance,所以无论nic如何堕落,令他失望到何种地步,父亲最后还是接纳了他。
我读tweak时,深刻的感觉到nic是真心爱爸爸的,他一直一直把所有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因为愧对父母的期待不停的向所有人道歉,心理医生指出爸爸的错误后,他还在书里捍卫和维护爸爸。我十分佩服nic在书里的坦诚,毫不忌讳的谈他的真实经历和感受,而爸爸的书里一直煽情和美化家庭的关系让我反感,在nic药瘾问题出现之前,他自我陶醉在 “我是多么称职的爸爸 我了解我的儿子 我的儿子也爱我,我们一家多和睦幸福” 的幻象里,他不知道他的儿子的内心备受煎熬,当他发现儿子背着他药物成瘾时已经好几年了,还什么毒都吸,还复吸好多次,nic最后一次家庭治疗,david还怪nic破坏他的新家庭,当着nic的面说希望nic离开三藩市,因为怕他伤害karen和弟妹,可David的书没写这段,是Nic写的,我感觉到爸爸有时候会选择性“失忆”,或者说避重就轻?原来他真心许下的"everything"的承诺也会随着外在环境变化而割裂,放弃希望渺茫的nic,保全自己新家庭,人性中的趋利性才是伤人于无形的利器,所以说做人还是多爱自己,少对人,即使是家人抱有期待比较好, 得亏心理医生和妈妈说了几句公道话(这些也没出现在David的书里),不然我真的要气个半死。
说实话,我个人非常非常非常喜欢nic的爸爸,以及nic和爸爸在一起的亲子时光,他对nic的爱也很打动我,给我一个这样的父亲我估计做梦都会笑醒,在东方文化里的亲子关系中,天生带有一种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氛围,我看david和nic那种亲密无间的拥抱时都快嫉妒死了,我们没有会为自己唱摇篮曲的父亲,没有记得我们喜欢吃长面条多过宽面条的父亲,没有将我们藏进毛衣里为我们挡风的父亲,更没有会对我们表白everything的父亲,国内丧偶式教育不说了,对很多人而言父亲甚至是一个长大后不愿提及的痛苦,正因如此,看到他责怪nic,放弃nic,在书里避开他和他的家庭对nic的造成的伤害时,我仿佛被背叛和欺骗了一般,我批判他说的everything不过是哄骗孩童的“谎言”,实际上他的付出是绝大多数父亲都做不到的,而且他承认他犯下的错并改正,他做到了我对unconditional love的定义,nic不愿意责怪爸爸,只有被真心爱过的孩子才会如此宽容,因此我来替他来伸张正义,我并非想引导大家恨爸爸,批斗完了我还会继续喜欢他们。
(更新)
看到有人说我在为Nic吸毒找借口,或者说虽然他的经历令人同情,但他没资格堕落,某些影评还拿他对比和《狂野生活》的励志主人公相比,说他把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而另一个主人公在家庭破落不堪时有着超乎年龄的担当,且不说前者是真实故事,而后者只是虚构的文艺作品(人们心中的对于人性的美好投射),真实性大打折扣,再者nic的遭遇是在他幼年时期,他的心智根本没有进化到可以有主观能动性去处理自己的消极情绪,你连乐观,励志,担当,坚强的上层概念都没有的时候如何去做到?评价一个人面临的情境的反应是要选取参照物的,社会心理学里的最基本最普遍归因错误【注释5】就是人们总是忽略环境的作用,将错误归结于内因而不是外因,其实nic也是这样,揽下所有责任自我攻击,无法喜欢犯错的自己,如果连自己都否定自己何谈治愈?心理治疗最常用的手法就是让病人承认这不是你的错,放下自我厌恶,只有爱上充满缺陷的自己的人才有资格爱他人,责备nic不争气的就好像责怪穷人贫困是因为他们不努力,你可以说Nic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但我不觉得你如果面临同样的人生时能保证会比他做得更好,在此我引用甜茶在颁奖季的一则获奖发言,也是他对于参与这部电影的领悟,发出来分享给大家:
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瞬间,我意识到父母和周围其他成年人都是是普通的人。所谓人类,就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弱点和缺点,这个发现对我的表演产生了最大的影响。但当我得知每个人都是脆弱的,都会受到伤害的时候,我感到了恐惧和失败。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像勒布朗詹姆斯或莱昂内尔梅西这样的球员。我被无敌的人所吸引,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然而,我看到自己在镜子里,意识到我不能像他们一样。除了太瘦弱之外,我不具备那样的才华(会议厅笑)。 我去了纽约的戏剧学校,我的叔叔,母亲,姐姐都去了。我开始有所改变。在我的生命中,我第一次坠入爱河,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感,就像当初我想成为运动员一样,但这次我不是想成为超级英雄而是憧憬成为一个普通人。像希斯莱杰和瑞凡凤凰这样精致的艺术家,和不屈不挠的梅西和勒布朗同样具有吸引力。那些敢于展现脆弱的演员都使人着迷,我开始疯狂地学习他们的作品。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所揭露的人性真相是那样鼓舞人心,我希望总有一天得到认可的不再仅仅是那些赞颂人类不可战胜的作品,而是那些看到我们缺陷之美的作品。
nic的遗书,原剧本里有:I need pills, weed, vials of liquid acid. I need a thousand pounds of heroin. I need to drown myself in methamphetamine.I wish it would all just go away. I wish I didn’t have to exist. I don’t mean actually dying, I just want to vanish - disappear - and become part of the ethos.
我需要药丸,大麻,液体酸瓶。我需要一千磅海洛因。我需要把自己淹没在冰毒中。我希望它一切都会消失。我希望我不必存在。我并不是说真的要死了,我只是想消失 - 消失 - 并成为这种精神的一部分。
查遗书的时候我发现最后一个镜头被修改了,原剧本里是nic想给爸爸一个微笑,结果实在笑不出来才哭的。
甜茶的男配四大风向标全提掉奥提,摸一把辛酸泪。
注释1
学界公认人的行为是由bio-social-psych三者共同作用形成的,即基因-环境-心理。值得一提的是Nic的外公死于酒精中毒,另外一个普遍观点,心理性的disorder多少有基因因素,非健全的成长环境可能会使其诱发。
注释2
【相对剥夺感】Relative Deprivation
这个理论更多的应用于社会关系中,如经济,政治,阶级,也可以用于个人。相对丧失感的产生需要有以下条件:当某个人或者群体
(1)意识到自己不具有某种资源(2)意识到他人/群体具有这种资源,(3)期望拥有这种资源(4)同时这种期望是合理的。
注释3
内耗/内化(自我攻击/转向自身)
【待补充】对不起这个我实在是记忆模糊无法找到专业词汇,大概意思是,挫折(欲求/本能得不到满足)会导致人的攻击行为,如果对外攻击的冲动没有办法指向客体,就会反过来指向自身,如同踩刹车会损耗发动机一样,抑郁在心理动力学的解释,就是攻击转向了自身,它以毁灭自己的方式,传递着对外界的怨恨。
注释4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人们的某一些诉求长期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形成习得性无助,即便某一天,他/她能够轻松获得这个诉求,但是他/她依然战战兢兢,不敢去取。
习得性无助遵循3P原则,
个人(Personal)"it's my fault"
普及(Pervasive)"I can't do anything correctly"
永恒(Permanent)"it will never change"
注释5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
人类有动力为其行为和行为分配原因。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是个体解释行为和事件原因的过程。
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 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情景归因,这种偏见可以理解为自我服务偏差(self-serving bias),即个体倾向于以有利于自身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直觉,通俗的讲就是人们总是试图让自己过的舒服。
想买Nic原作的指路方所书店,有台版
David的漂亮男孩有中译本,到处都可以买到。
喜欢影评的话帮我点有用,谢啦。
Steve Carell:美国最“漂亮”的国宝男孩
电影非常不会讲故事,只能把它当作父子俩人回忆的拼贴。不知道导演是不是想借音乐推动情绪,但每一次音乐奏起都刻意无比。甜茶这个人物欠缺说服力,跟其他角色缺乏火花。倒是Steve Carell成了整个电影最“漂亮”的人,他演的父亲,眼神里时时刻刻闪着动人的光。
有一些动人的瞬间,但是更多时候是一种抽离感,很多东西太浮于表面和老生常谈了。因为是两部小说改编的,导演想表现两种视角,但有时反而造成了角色之间缺少了连接。全片都是source music, 没有任何scoring。一开始有做scoring,但导演和剪辑觉得不够有吸引力,没有强有力的意义,所以后来就全用了source music(但我觉得就单纯是你们找的做scoring的人不够好……)。然而source music用的真的很让人不喜欢,太出戏太刻意了。感觉导演好像还没适应好莱坞的工作方式,但导演有时候没听懂问题的样子还蛮可爱的啊哈哈。话说我茶本身已经这么瘦了,拍摄前居然还减了20磅,心疼。
剧本真的不行……还强行用音乐煽情……我觉得问题关键在于这个故事没找到形式与情感的表达逻辑,完全避开内心刻画显得人物和故事都很干瘪,于是就要靠耍形式来逃避无聊,但时间线混乱并没有任何加分;同时,它又被圈在好莱坞经典叙事里,双重压力让它毫无魅力…失望
照片里的《漂亮男孩》最终成了一个男孩无法赎补改变的罪过。影片直至落幕也没能挖掘到青少年依赖毒品的深层原因。古宁根的强项在于剪辑,可惜时空拼图游戏只勾勒出了甜蜜的想象,父子间显而易见的追与逃关系他却没看到。这个本该对家庭教育中人格化了的牺牲提出批判的作品最终于一种正确的价值尺度内被谱写成了歌颂爱与牺牲的主旋律。
对不起真的很难看。
欢迎大家收看由甜茶主演的戒毒公益宣传长片 遇到不会讲故事的导演 甜茶也只是个漂亮男孩了🤷♀️
再漂亮爸爸也救不了你啊所以还是别吸毒了丑孩子们!
我的漂亮男孩不见了,他不光走丢了,还忘了克林贡语,忘了布可夫斯基,忘了我有多爱他;他的英雄父亲也消失了,我不只失了约,没有守在出口,没有定时看守,没能帮他驱走怪物。我蹲在草地寻找我的男孩归来,他停在路边等候他的英雄解救。倘若爱填不满黑洞,回忆无法悼念生者之痛,记得我在这里很想他。
虽然拍的很不错,但是吸毒的不值得可怜。谐星Steve Carell是想转型拿奥斯卡吗?他尖声叫我就出戏了。
观感差不多是每半小时降一星,平庸的流水账,这个故事哪怕给到任何一个好莱坞二流导演手里都不会被糟蹋成这个地步吧,何况还握有两张好牌。
看甜茶演瘾君子,就像拿青花瓷去打水。
当今好莱坞最甜的爹+最令人心动的仔
首先申明,我爱甜茶。但是甜茶的这个角色,就算他是甜茶,我也真的很想打死他了。前半个小时我以为这是个励志故事,结果后面一个半小时在戒和吸无线循环,叙述手法太复杂有时候就显得很鸡肋,故事和故事之间的过渡也不明确,关键是甜茶这个角色,他本身其实应该是有内涵可以讲,可是,不知道是编剧不行还是故事没拍出来。史蒂夫·卡瑞尔的父亲反而演得很好,为了这个毒瘾的儿子简直操碎了心,到最后的无奈想要放弃,以及父子之间的点点滴滴,算是整个电影的闪光点了。
为什么评分这么低?虽然甜茶的美貌一直干扰着我的全情投入,但是……我觉得每一分钟都很好,整部片子都很好。娓娓道来,上瘾这回事。我们内心的欲望的黑洞总是需要被填满,日常生活的种种看起来总是蠢不可耐,我们追求着一瞬即逝的那些highlight,度过漫漫的余生。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瘾君子,贪恋着必将结束的一切。因为我们过分地执着,不肯接受生活本来的样貌。
导演用了很多插叙回忆来展示这个世界上最亲密却又最复杂的一种人际关系——亲情。我以为我们很亲密,可我们依然有不理解对方的时候;我以为我可以告诉你原因,可实际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成长的过程中我变成了这样。Steve和Tim把父子间的感情碰撞演绎得很精彩,眼神的细腻,神情之微妙……Steve演的父亲太棒了。尤其是他们和故事原型坐在一起,发现他们在说话方式上模仿到了精华。家人就是无关血缘,就是爱与责任,就是不会放弃彼此,就是如果有一个词、有任何语言可以形容我对你的全部感觉,那就是,Everything。
timmy是漂亮男孩?这个设定我接受。
漂亮男孩除了男孩漂亮,片子其余的部分可实在说不上漂亮。结构松散,剧情琐碎,故事线甚至有点混乱,倒叙插叙过去线现代线堆在一起显得太杂。导演给人一种想要炫技却有点弄巧成拙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剪辑的问题。片尾出字幕后有甜茶念的独白,看完之后可以等一下。
片如其名,甜茶真的是漂亮男孩啊,而且又是跟成年男性更有化学反应。剧情就太单薄了,插叙看不到层次感,还不如直接拍成禁毒宣传片...
这片功利心也太强了,垃圾叙事拖演技后腿,甜茶还没卡瑞尔演的自然,就这样居然也能刷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