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这样无常,婴儿、香港人、贫困户,三个家庭,不同境遇。婴儿的生命被轻轻放弃,想求生也有钱求生的人仍逃不过病魔的纠缠,看似轻易就会被压垮的家庭却在最后的画面里满满都是希望。父亲情况良好,儿子正在上学。
“原本想批判体制,后来决定立足普通人的故事,医院里那么多悲欢离合让我重新思考人生。”但因为片子里频频出现香港女人的情绪宣泄,控诉大陆医疗体系的落后,批评大陆人的行事,感到耻辱和愤怒的同时,不免感到相应内容有所缺失,尤其是两个家庭都出现账单误报现象,镜头没有对准医生和更多的地方感觉是个遗憾。
窗外烟花绽放,窗内有人溘然长逝,恸哭一片,叶淑仪扣着墙看着里面的人哭自己也泣不成声的那一幕感染力太强,我也泪流满面。(虽然我基本哭了全程)
导演在片中基本是隐匿的存在,却在拍摄唐学军儿子时表现得咄咄逼人,无论是固执地跟拍他募捐的过程,还是在采访中一再逼问其内心感受。儿子因为摄像拍他爸爸难受得吃不下饭那里让我觉得尤其不适。甚至那个镜头后面紧跟着还是拍他爸爸和拍他的画面,简直是强硬地要让这个沉默寡言的少年把真实的感受流露出来,这让我感觉很不舒服,从一开始少年一个人走在泥土路上,相机几乎怼到他脸上拍那里就觉得不舒服了,他紧绷着的脸色感觉随时都要爆发,但可惜并没有,我的情绪于是也一直绷着,难受得不行,哎。这里感觉导演真欠啊。。
三星半。 影片很短,只有67分钟,显得仓促松散。导演陈一线也很年轻,拍于2014年的纪录片,他时年只有22岁,还是个大四学生。这部独立电影是第八届FIRST青年电影展,学生电影竞赛的最佳纪录片。 网上经常有“让男人也体验生孩子”的测试,不知道是绑了些什么电线之类的在男人身上,用电流去产生腹部的抽搐绞痛,让他们去理解这种疼痛。这种测试的初衷,大概是呼吁多尊重关爱女性吧,但实验者忘了最根本的一件事,疼痛的代价。千辛万苦,迎接的是新生命的诞生,这份痛苦中还夹杂着巨大的喜悦和期待感,这是那些电流无法比拟的。女性在临盆的阵痛中有一种即将为母,骄傲的幸福的使命感,而男人被电击纯粹就是个痛,痛得咬牙切齿痛得满地打滚,和用刑没有区别。 为什么要说这个话题呢,因为联想到之前看的另一部纪录片《生门》,里面的孕妇和家属,和这部片里面的病患家属,处境也许有相似之处,心境却完全的不一样。如果说,那是一扇“生门”,这部片里的角色们,面临的就是一道“死境”。骨癌转移,白血病,多器官功能衰竭,每个医学名词听着都不像有可以活下去的希望。生孩子是人生的喜事,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的,所以无论是借钱的家属还是债主,都来得容易。而治疗顽疾绝症的就相当于一个无底洞,“钱没了,人也救不了”是常事,贷款之路更加举步维艰。常常有那种床上躺着的一心想去死,为他四处张罗的也觉得活着太难的悲壮。 从开篇的第一个故事,一个已经被父母签字放弃治疗,躺在保育箱里满脸淤黑奄奄一息的早产儿开始,这一部纪录片就像是一趟“等死”的旅程。死气沉沉的病房,欢声笑语只存在于电视机中,所有人脸上都透露着疲惫。大年夜,热闹的春晚直播,窗外灿烂的烟花此起彼伏,而病榻前断断续续的口琴声,听着格外凄凉。 医院里最不缺的就是故事,只要你愿意聆听,每个人都能和你诉说一大堆他们的不幸。导演把最长的篇幅,留给了身患骨癌的美籍华人陈锦荣的妻子身上。她是当事人,又像对内地医疗体系冷眼的旁观者,一些语气和质疑也许使人不快,结合现状,的确又有让人哑口无言的无力感。 电影交代的不只是病患的故事,镜头里还零星闪过医生的电话内容,一些内心的想法。“医生之痛”,生命之痛,每天面对各种三观不合的病患,医生还要苦口婆心的做思想工作。话少了,说你缺乏职业操守冷漠无情,话多了,说你只图业绩别有用心。同时,医生也是“高危职业”,不仅每天要身处于各种病患之间,手术有被感染的风险,与同事的对话间还透露了现时国内紧张的医患关系,和作为医生作为能力以外的深深无奈。 常言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但现代社会里,生活紧张繁忙,“年轻时用命换钱,年老时用钱买命”也是当下不少人真实的写照。没有宽度的生活如同嚼蜡,但空有短暂辉煌没有长度的生命,即使用“生如夏花”去形容,又难免自欺欺人。每当看起这些濒临死亡,挣扎而活的人群,作为已经深陷“佛系博主”,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山叔,心里总要不禁感慨和庆幸活着,万般皆下品,唯有健康第一啊。为网上那些别人的是非争论而大动肝火的,值得嘛。 海德格尔不是有说过嘛, “良心,唯有经常以沉默形式来讲话。” 给年轻的用心的导演加半星。
我有很多要说的话 今天去看的 导演也去了 但我没发言 没有问题 只有很多话想说 就写到这里吧 今天来不及写了 明天我补上 写的太短给我放到了短评 我占点字数 我有很多要说的话 今天去看的 导演也去了 但我没发言 没有问题 只有很多话想说 就写到这里吧 今天来不及写了 明天我补上 写的太短给我放到了短评 我占点字数
在大学城院线看了放映会,觉得做得挺不错的。赞一个吧~
配乐出彩,故事要再深入些更好,每段故事的完整感和印象也会提升。
纪录片门槛还蛮低的,选对人群和空间就对了大半。某种程度上,某些纪录片的好看与否与导演的掌控、电影语言等等关系显得不大。
学生的毕业作品,已经相当成熟而动人。选取春节前后的湖南省人民医院重症病房,加上可能事先充分的沟通,成功直面了揪心的生死分别。其中对香港骨癌病患的妻子展现最完整,既让人同情又招人烦;而对邵阳白血病农民工的追踪,则也在可控范围内超出医院;开头弃婴一段更是有力。鉴于周期和预算,没能更深
201503 几次潸然泪下,纪录的力量!
导演年轻经验还不足 把握不好自己当初想拍这个题材时内心想要的点 整体偏混乱 但是的确体现出来他想表现给观众看的东西 第一部分:表现出他想讽刺中国医院的特色人情味及一股生意经 第二部分:表现病人及家属在面对病痛的情感 第三部分:无奈与惋惜.给未来的新一批非商业烂片导演点赞
想起妈妈2016年生病痊愈之后,有一次我和她吵架,然后她走进我的房间坐在床头,沉默很久后说“珍惜我们还活着的时间,珍惜我们待在一一起的时间吧”,此后和家人待在一起便会不时想起这个时候,这句话。片子里香港阿姨在走廊上说了相似的话。还有口琴声和“人鬼情未了”的慰藉——要是有什么东西本不该掉却掉下来了,我就会知道你在。同时还有治不起病只好找媒体和搬着募捐箱的家庭、生下孩子却丢弃的家庭,生死、贫富、记挂和遗忘都在同一个空间
要点题,又没点中,看着着急
长沙医院里的弃婴、患绝症的港人和农民。电视纪录片风格,片头精致。
20200909,保留了很犀利的视角,但也淹没了对方的声音。作为短片可圈可点,但作为纪录片不甚理想,真实不仅是逆耳,更是全面。
看到香港人质疑大陆的医疗体系,深深觉得太耻辱了。
除夕医患众生相。拍摄周期短了点,资金也有限,导致一些不可预知的事件记录受限,不过能完成一部在中国医院拍摄的纪录片已经相当牛逼了,尝试过就知道会有多大阻力。家属和医院都不管弃婴,装进垃圾袋拿走;美籍妇女想方设法把癌症晚期的丈夫送回香港;败血症农民因没钱治疗回家等死...太揪心
虽然他拍的没有其他老姜辣,但是我现在拍的东西也没他好。学习。
“我们香港人不会那么笨”“什么也不会,就会打个针”“态度差的要死又不是自己人”“我不是发脾气我是香港人”...在医院里大吼大叫还要护士哄着喔,那么大的“静”字底下走来走去吹口琴喔,和护士一起吃年夜饭喔,你出院了就可以随便发脾气了大声唱歌不管别的病人了,某些行为已经是医闹级别了吧,你香港人高人一等啊,就可以随便乱发脾气啊,还真是挺替香港人丢脸的,某些香港人也没比我们礼貌到哪里去
看完有点难受,也有点烦。
在联展上看到了这个片子,全场多有动容,片子放完后掌声不断,我们的片子医院里的中国同在一场放映,但是始终是绿叶配红花,自始至终我明白这个道理。于个人而言,拿起摄影机走出学校才是正事。
医院里的中国 (2014)
医院里的新年
不同于《卡门线》用柔和的方法拍生老病死,《医院里的中国》把最惨痛的真实呈现在观众面前。中国的医院是一盘生意,不是救死扶伤,这真的很悲哀。但医院里也有真善美,求生的欲望和家人的坚持是最美的。
舟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