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动画《约定的梦幻岛》(以下简称《岛》)完结也有一段时日了。今天我就来夸夸它的优点,再顺便说一说它的可惜之处。
该动画第一话一上来就放了一段稍显诡异的音乐,营造了一种微妙的气氛。主角三人间那富有新意的对话给人一种眼前一亮之感。这段仿佛就是在告诉观众:这可不是一部普通的动画!接着正片一播,它没有延续开头的诡异氛围,而是变得治愈温馨起来。与开头不同寻常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大大增添了该片的趣味程度。然后它大致介绍了一些设定。在这其中更是穿插一些违和的地方诸如“孩子们脖子上的编号”等设置悬念,来使观众进入节奏一步一步地看下去。不得不说,不论从内容上还是动画的安排上来看,这个开头真的是非常有趣。
然后就是该话的重头戏:诺艾两人发现孤儿院真相。这一段的气氛被营造的异常恐怖、诡异,看得观众提心吊胆,屏息敛声,继而死死盯着屏幕。(不仅仅是气氛,动画设计的场面也看得人很是带感,气氛只是这一切的综合)观众随二人一起发现真相后的反应我相信是意料之内的震惊。动画前面营造的气氛十分到位,既有一种压抑之感,又有一种治愈之感,结合在一起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违和感。再加上科尼的台词flag等,想到这一转折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即使这样,该片的趣味程度依旧不减。足以可见动画安排的高明。
接着来总体评价动画。动画有一个区别于漫画的非常富有特色的一点,那就是全程几乎无心里描写。虽然评论区和弹幕有许多人吐槽这一点,但我恰恰认为这正是该片的一大亮点。(要知道不管是什么表现形式加上心理描写都会显得很low)《岛》是一部很有意境的动画。它无心理描写,却把角色身上的那种恐惧、悲伤,得到治愈后的那种心情表现得十分到位,情绪饱满到溢出屏幕!第一话末尾,在诺艾两人得知真相后,艾玛在哭,而诺曼在笑着安慰艾玛,诺曼难道就不害怕吗?怎么可能,他只是一个孩子,他越是很成熟地去安慰艾玛,就越是体现了出这种恐惧,但是它不能在艾玛面前哭。要知道,诺曼可是要治愈艾玛的人啊!诺曼的这种对未知的恐惧无力,同时又心存希望,对未来抱有一丝期待,坚决要逃出去的这种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再结合上超神的bgm这段我吹爆!
诺曼被告知出货的这一段,动画没有任何的心理描写,而是用了一段诺曼在走廊上走的长镜头。动画第9话4分到6分中间,强烈建议去观看,会刷新你对镜头的理解,这段处理得十分自然,表现力爆炸!诺曼的无力、挣扎,令人心碎的成熟看得人是如此的揪心!在对比上接下来与雷平静的对话,更是凸显出诺曼此刻的悲壮!
该动画的人物塑造堪称一流!这一点就不举例细说了。总之,你会感受到的是,他们不仅仅只是屏幕里的虚拟角色,更是有着自己的思考、感情、充满鲜活生命力的人!
该作的叙事手法也别出心裁。它不是上来balabala给你讲世界观诸如“4000年前人与鬼的约定……”之类掉b格的台词(这里不能再讲了,不然会剧透,二期动画已确定制作,明年出,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而是选择一种很高明的全是世界观的方法。第二话的末尾“即使外面的世界是未知的,充满危险的,甚至可能不是人的社会……“这样的台词,设置悬念,暗示了该作的世界观并未完全揭露,所展现的仅仅是这个世界的一小部分,更多的信息,要观众随主角们一起行动、探索才能一步步得之。这种叙事手法非常新颖,令人置身其中。 还有像声优、音乐之类的优点在此就不多多叙述了。
下面就说不足之处了。(希望大家不要只紧盯着我写的缺点或优点看)
《岛》的一大硬伤就是12集的篇幅过短,却要讲完漫画37话的内容,导致不得不导致把一些剧情删掉,这样势必会造成部分剧情的节奏并不是很令人舒服(当然剧情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这是我认为美中不足的地方。 下
面说的是比较影响观看体验的地方。从诺曼“出货”到“遗计定house”的过渡情节有点仓促、无力,稍显小儿科(动画的编排的问题) 雷和艾玛不约而同自暴自弃,实际上是演戏,分散妈妈的注意力,好让冬和吉尔达等人暗渡陈仓的这一段处理得不是很好。给人一种“咦?怎么就完了”的感觉。应该详尽表现出两人隐忍的心境的片段过少。
总而言之,《岛》是一部瑕不掩瑜的佳作。严苛的豆瓣给出它9.3的高分(2.5w人评分)。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我拿同为一月新番的《盾勇》做对比。《盾勇》豆瓣评分为6.3(3.2k人评分)。这下你知道《岛》是有多优秀了吧。
总结一下。《岛》在剧情上的安排非常巧妙,没有任何逻辑上的bug(觉得有的跟我说一下,我会拿出实例证明你说的那一点是错误的,有些情节没怎么看懂的,也可以告诉我,我详细解释给你听)同样该片在制作、音乐、声优、分镜、作画上的表现都相当不错。绝对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
原文我投在b站上 //www.bilibili.com/read/cv2950491
回想起来,满多设定和西部世界挺像的,隔绝的世界,主角产生的意义,一开始欺骗的悲惨的一生,纰漏产生的主角的怀疑,发现可怕的人生秘密,认识自己,与世界抗争或者妥协,斗智逃脱,血雨腥风,各方的利益纠葛,在新的世界的生存之道,,悲剧的黑帽和对真正冒险的渴望,当然西部世界里没有圣女。而且漫画深度还是差一些,但是依然是很棒的漫画,多年未见。
简单评价:设定大于故事,轻小说惯用的伎俩。
看过亚城木故事的大家都很熟悉了,《约定》是典型的邪道作品,是纯靠设定和故事推进的偏向青漫风格的漫画;而Jump的台柱,一定且必须是热血战斗的王道番。所以首先来说就不要捧杀其为台柱了,谢谢
再从故事类型来看,对比已经留名青史的前辈作品,死亡笔记,食梦者,甚至其他杂志的话题性神作例如进击巨人等都还未过200话,《约定》能否突破200话现在还要打一个问号,因为这种快节奏,靠“神剧情”“挖坑”推动的作品,一旦故事节奏放缓,整个故事就有脱节的感觉,而Jump又是一个人气制胜的杂志,只要人气下降,腰斩就不可避免了事实上漫画推进到现在的情节已经有类似的问题了,靠单个角色的回忆根本凑不出几页的故事,而剧情推动过快的结果就是出场角色过多但大多形象单薄立不住,新篇章的角色挖掘不出来,读者就没有很好的代入感。
我原本期待《约定》的故事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小99,故事一开始也是这么进行的,但中期过后就是几乎单纯的邪恶VS善良,而且挖坑痕迹过于明显,作者因为人气又迫不及待的填坑,吊不住胃口也就留不住人
可以看出来《约定》的故事包括世界观是有过考量的,但在Jump排名至上的周更环境里,故事本身既要紧凑又要有新的脑洞的情况下,对原作和作画的要求就有些近乎残忍了,毕竟是靠设定和故事吃饭的作品,但人类的脑洞或者灵感是跟不上周更的速度的,《约定》在70话以后就有灵感逐渐枯竭平庸的感觉了。
诚然这个故事和设定在初期是很吸引人的,但如何保持这个吸引力就真的太折磨人了,而且《约定》犯了和《哥杀》差不多相同的毛病,就是故事中后期开始不忍心发便当了——背景故事异常残忍的世界,在故事开始需要靠发便当赚眼球,但展开后却几乎零便当,这真的就很反差了
而对比那些神作级的邪道作品,《约定》无论从作画,故事,分镜,逐层推进方面所展示出的缺点就更明显了
所以结论是,《约定》是一部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作品无疑,尤其是在邪道番领域内。但是优点与缺点都十分明显,且故事的展开看不到太远的未来,角色的设定也有些过于简单,为人气而把剧情推进过快,不利于长期连载
上限就是哥杀这种级别,离神作还有不小差距,台柱就过于捧杀了
逃出去没地方躲怎么办,没事,有钢笔,而且拿着钢笔的sister一定会到主人公所在的农场并且把钢笔交给主人公。主要人物要被出货怎么办,没事,弄一个新农场来解决,新农场里一定会有协助者帮助逃脱。外出了要被杀了怎么办,没事,有鬼来救还教生存技巧,最后离别时再送上关键道具吊坠。到后期了没有战斗力怎么办,没事,多画几个没有一点伏笔的外挂人物。整个故事关键点的发展全是ご都合主義,步步为营的思维在突然出现的外挂面前显得那么无足轻重。看似命运是在自己手里改变的,但没有外界的助力则是完全寸步难行。去找避难所要钢笔,去人类世界的钥匙是钢笔,看资料要钢笔。一个巧合得到的道具在漫画里所占的比重太大了,难道不给人一种主人公的命运都掌握在一个又一个巧合之上的感觉吗?是否其他农场也有类似的逃出者只因为没有钢笔而葬送了生命?故事立意很优秀,但是设定大于展开。ps:鬼养人吃又到底哪里错了呢
“旋律非常优美, 它叫什么名字?”
“它······没有名字。”
“好厉害啊,再让我再听听吗?”
“但是,你要为我保密哦,很难为情呢。”
“嗯······”
多年以后,伊莎贝拉在悬崖边恍惚地站着,她落寞又悲凉的目光穿越到那个她最想回到的下午,阳光正好,绿荫醉人,耳边听着好朋友雷斯利忧伤又凄美的自创曲子,他脸上的麻子无法掩饰他单纯又羞涩的美好。一人在听,一人在弹,彼此间沉默着,却再没有什么比那刻更加令人觉得心安。
而伊莎贝拉这刻,最不愿意回想的,大概是上次逃走到这悬崖边,发现无处可逃,不得不再次屈服于现实,将自己交给所谓的祖母的那个阴天。
梦幻岛的越狱篇,表面上的主角似乎是诺曼、艾玛和雷三人组,而我这个旁观者,其实和大家一样都无法忽视伊莎贝拉这个角色。她是我们普通人的代表,本身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人类简简单单地活着,温柔善良。可是,最终有天,发现了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残酷的食人社会,不得不去害怕,去接受,于是各种逃走计划了然心中,尝试去反抗,却发现阻力重重,绝望地放弃挣扎。另一方面农场主诱惑她成为妈妈才能活着,于是活着的欲望令她成为了鬼的俘虏。伊莎贝拉变得愈来愈理性冷漠。日复一日照料着鬼的食用儿。她最终如愿收获了被延长的生命,内心却知晓这些食用儿最后悲惨的下场,无法感知真正的幸福,这个对她而言或者是报应,诺曼被出货的那天,问伊莎贝拉,你觉得幸福吗,这种直击内心的拷问令她内心不自觉地溃不成兵。
总会有鲜血淋漓地反抗命运后绝望地顺从的人,也总有百折不挠不甘成为命运俘虏的人。
因此,才显得在那个凌晨艾玛一行人逃出GF农场后见到拂晓后第一缕阳光的场景尤为动容。
我也总会有遇到小人的时候,大多数的他们其实也只是为了活着耍点小手段,作个小恶——哪怕这些小恶就是酿造大恶的源头,造成雪崩的那片小雪花。一开始,看在眼里的我很是不耻,不过后来想想那句,让恶人成为恶人, 就是上帝对他们的惩罚,她们如此悲凉,我也就释然了,他们想尽方法,也只是活着。没有一个人能完完全全站在各种角度完美地评价一个人,每个人的本性中总有灰色地带如羁绊一样伴随自己一生。妈妈成为鬼的助手,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如她自己所说,是为了更加长久地活着,其实她没说出口的那另一个原因就是,她比起任何一个人都希望这些食用儿能够活得更加长久一些。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可是,伊莎贝拉输了,输给了那些想更加有尊严地活着的新生代,输给了那些更加有能力去反抗这个世界的新生代。伊莎贝拉祝逃跑了的孩子们一路顺风,注意安全那刻,我觉得感动,某种程度上孩子们已经是继承了伊莎贝拉当年未能实现的愿望,毕竟,当年的她也是这样英勇地反抗过啊,可惜当时的她失败了。即使火灾后,伊莎贝拉丧心病狂地想要冲进火场去哪怕能挽回“高级货”身体的任何一部分也好,也无法否认她善良的本性。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的,竟然觉得这部致郁的番如此治愈,大有向死而生之感。也非常感谢这部动画,另我在稍微(其实是比较严重)的压抑中, 感到一丝光在黑暗中透出来。
希望下次的血色玫瑰,不是作为鬼摆放在食用儿尸体上的摆盘装饰,而是生在在广阔天空下,呼吸着自由的气息茂盛生长着,拥有谁也夺不走灿烂放肆骄傲地生长着。
为了活下去,冲呀~
关于女主”圣母”问题。
我开始看动画篇的就想到了。
我们人类并非必须要吃肉食不可。我们吃的,不也是农场里养殖而成的。如果有一天,所有的动物也拥有了一定的智慧和情感,对人类说,不要吃我们,和平共处。拥有绝对力量统治的你,会同意吗?
我们也不是非要吃肉不可。至少,我没有一次是因为营养不平衡,或是体力不支而吃的。
我们吃,并非因为要活下去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不过是好吃罢了。(补充,很多人不同意这一条,请看下面更新1)
人类,生下来就被包装了起来。你吃第一口肉的时候,不可能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怎么来的。而即使你了解,你也从未看到过血淋淋的那些,只是自以为”知道”罢了。
我们,不吃猫不吃狗,不吃家里的小金鱼。还有人对这样的行为进行谴责。但我们,心平气和地吃着鸡鸭鱼肉。其实本质上也没什么不同,只要你在吃肉类,就没有权利指责鬼。
我们和鬼,明明没也什么不同。
所以我并不赞同那些说女主是圣母的人。在现实世界里,因为我们就是鬼。
关于立场的问题。
如果作为人类,你遭到了鸡鸭鱼牛的反对,你是会用武力压制,还是决定从此食素?即使没有被明确得表达出来,我们都知道,他们被屠宰的时候自然都是痛苦的吧。我们都知道,他们是与家人分离,生来就是为了死去的吧。那你又会怎么做呢?
如果你是鸡鸭类,你会反抗像艾玛她们一样吗?或者像量产工厂里的人类那样,麻木地死去。
其实选择从来都很简单,如果我们是食物链的上方,就会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杀戮。如果我们是食物链的下方,我们就会反抗。而之所以我们现在如此纠结,是因为我们开了上帝视角。我们想要兼得鱼与熊掌。在现实的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包括现在写下这篇文字的我。而我想表达的,不是我们从此都该怜悯苍生,心怀大爱,从此转而食素。而是说,我知道我确实是自私的了。
关于这部作品的主题,是赶尽杀绝还是和平共存。
鬼不会放弃吃人类,就像人不会放弃吃肉类。鬼还拥有绝对的力量,就像人对于动物压制力一样。
人因为吃了肉,就该被灭绝嘛?作为人类的一员,这似乎说不出口吧。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平静湖面下,掩盖的真实。我们每天都在屠戮。只要你吃肉了,你和鬼其实也没有区别。大家都在这场谋杀中,补上自己的一刀。
所以艾玛小天使给出的是,留下特殊的鬼,人类回去。这是唯一的出路。两个生物链上紧紧相缠的种族,是没有共存的未来的。而唯一的变数,是小天使。。。
关于战争和标签
我们总爱贴标签。这是一个几乎可笑的,常见的想法了。每个群体里,都有一些好人,也有一些垃圾。人也好,鬼也好,都是如此。我们总习惯以偏概全。有些坏人做了坏事,所以就觉得这个群体都是坏人,于是在报复过程中,又伤害了一些好人。
恨得毫无根据,又自以为正义。
杀了那些孩子的人是恶人的鬼,救了那些孩子的人是善良的鬼。可是却因为他们都是鬼,所以就因该被绑定,应该被标签成一个群体嘛?这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想象的共同体”。(我真的特别希望大家百度一下这个词,了解一下什么意思。)
战争就是从这样的集体主义出发,团体就在这个基础上构建。我们拥有相同的敌人,我们拥有同样要保护的人。即使我们的敌人的一部分,可能未曾伤害过我们。即使我们想保护的人也曾深深伤害过对方。然后仇恨就开始循环,伤害就没有止境。
圆明园和巴黎圣母院的讨论也好,微博上汹涌的仇日情绪也好,我们根本分不清是谁伤害了谁,只是觉得“他们”都欠“我们”的。那“我们”都是些谁呢?我不知道,我只不过是恰好在国境线的这一边的土地上出生罢了。
最后。
生活大爆笑饰演Amy的女演员是个素食主义者。她说,她知道那些工厂,那里的环境,所以她决定做一个素食主义者。我很佩服像她这样的人。从价值观上,我明白,我也是鬼,是这场屠戮的一员。可我做不到。我是个喜爱吃肉的人,但与此同时我也是个见不得杀戮的人。这种矛盾的伪善,融合在我的身体里,一直被我选择性忽视。
前两天看综艺,想让讨厌吃鱼类的孩子们喜欢上吃鱼,以减少浪费。主持人做的第一步,就是让孩子们亲自去看捕鱼,亲自去看它被捕,被切割成肉块。我觉得这一步,做得太错了。如果是你是那些小朋友,你吃得下吗?
我可能当场吃不下。
但是走出那块地方,出门转角找一家寿司店,于是我又可以毫无障碍得进食了。
因为当我装作看不见这一切的时候,我是多么得心安理得啊!
更新1: 人不可能不吃肉
很多人说人不可能不吃荤。我也不想从理论上研究这个问题啦。
只有两个根本问题: 第一,你知道维持身体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肉类摄取是多少嘛?
第二,你有遵守这个最低限并努力不超过这个下限嘛? (不以”你觉得你想吃了”为标准)。或者,你有单纯因为心疼动物,而长期克制自己尽量不吃肉嘛?
我只是想表达,能做到这两点只是少数罢了,大多数人吃肉,并不是出于身体机能上的原因吧。
更新2: 动物没有智识,没有文化
这时候,我想请大家想象一下智力有缺陷的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人,或者植物人。有一些人类的精神患有疾病,对这些人我们都是温柔的,绝不会施以暴力或者虐待。
为什么?
因为他们能感觉得到疼啊。
共情让我们能感觉到,如果这些事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的亲人身上,我们是有多么悲伤难过。
我们能感受到有缺陷的人类的疼,被捕的鲨鱼,鲸鱼的疼,象牙被断的疼,皮毛被扒的疼,我们能感觉得到所有长得可爱的动物的疼,
但是感受不到鸡羊牛猪的疼。
你今天吃饭的时候感觉到悲伤难过,心里不安了嘛?
我没有。我只是很愉快得享用了它们,忘记了它们曾经是有感受的。
5个人用微信,8个微信群
看到第四集了,还是觉得人物都立不住,就像告诉你因为他们设定是天才,所以是天才一样。很多反应和细节并没有按照人设来做,就显得很分裂,再加上略显浮夸的动作表情,时而幼稚时而深沉的的行为,就很难让人信服并带入到这个故事。又想表现残酷的世界,又想表现友情和善良,然而具体的实施并不高明,高智商的表现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反而是走到哪里需要表现一下主角,就硬弄个情节来表现主角的机智勇敢,看的我很无语。后面要是没有转折的话应该是要弃了
果然是很杀时间的剧情向。能塑造出一个一点都不讨厌的圣母真不简单。追漫画了去w
吹爆漫画,但动画到底什么毛病非得第一集就生怕有人看不到一样的全力强调雷的异常,原作伏笔埋的那么自然,在揭秘后回想起来的惊叹感,全部白费。先给四星观望,气死。追评一下,非常反感动画把人物的心理活动改成让他们讲出来,降低了整个故事、人物的信服力。第三集节奏崩成这样,不知道这么赶是为哪般前期的悬疑氛围营造不足节奏不稳,中盘往后到是越来越好了,最后一话吹爆!
披着小孩皮的成年人,就算是儿童天才也不是这样的吧?完全是成年人思维啊?而且一群从小被关起来哄骗的小孩哪来这么多知识?主角三人完全不像小孩子,其他年幼点的就像小智障...
美食养成番
据说原作很牛逼的。ps:花了一下午看了小一百章漫画,这就是个融合了反乌托邦、革命叙事、左派幻想、圣徒领袖的现代寓言啊,想不到作者还是个老左,希望不要烂尾。
制作不出意料的精良。原作的主角组不是少年,而是幼童。最重要的是叙事核心是位女孩……这在jump系中十分罕见。虽然斗智逃生的题材是邪道,但世界观展开却有着王道气势。*神户守果然是当今动画界最适合做恐怖题材的监督……
这里有你想不到的治愈(胡说)。
第十集诺曼被出货哭一次。可是sister和伊莎贝拉的记忆闪回让我更揪心,都是曾心怀自由的梦想、最终放弃了和命运抗争的人,这更贴近残酷的现实社会一点。至于这个逃跑方案的可行度…我觉得喜欢就不要去较真🌚
全员狠人,集体智商演技在线
神户守的最终话质量真高..
孩子们,别长大,不然你会发现,这真的是一个“吃人”的世界
原作的前100话没得挑,改成动画也没什么好挑,每集末留悬疑的方式老套也很能唤醒人对故事的胃口。我其实一直觉得梦幻岛不连载在少年jump上就好了,不连载在jump上就可以让艾玛和雷的理想与现实主义间不和解,到达更深的地方吧。
「不用放弃也可以的,雷。」
动画别自作聪明,按照漫画的剧情来就是满分!
已经很符合自己的心理预期了
《少年jump》新世代三台柱之一终于登场了!期待接下来的《新石纪》和《鬼灭之刃》。
怪物VS天才的战斗。原作并没有着重描写吃人的恶鬼是多么的恐怖,因为逃生题材中只要削去主角对怪物的反抗力就已经足够让人紧张刺激和绝望,(类似恐怖游戏经典作品《逃生》)而这部番里,主角被削弱成11岁的幼童,而怪物方不仅是彻彻底底的异型,还有披着人皮的监视者,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现状啊!所以当主角最后彻底从怪物眼皮子底下逃脱的时候,难以想象会给观众带来怎样的高潮。动漫的核心就是故事,而本番的剧情据说强到爆炸,不需要硬扣导演的功力,节奏,人设,声优什么的的加分项,哪怕原作漫画只是做成动图都已经能是优秀作品,只要制作组正常发挥,本季度霸权没跑。
看哭了,好感人。现在的我理想男友是12岁的诺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