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大陆的传统思维太重
这完全是以大陆人的心理拍的 只能说是形似而非神似
不过里面还是有些精华在里面的 比如比较正统的闽南文化
2 ) 这是林家到台湾的第156年,也是日本占据台湾的第33年
散文式电影像诗一样清淡叙述生活本来的流程。
(周星 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 p372 )作为一个明显具有政治意识表达的故事,导演处理得前所未有的清醒而分寸感到位,对于占领者的高傲威压和台湾人民抗拒情绪没有直接了当的直露表现,而是隐藏在行云流水般的乡村故事中。
影片将景,情,人三者相互交叉相互衬托,每一个情感段落的转折都通过将景色逐渐叠化在或特写或远景的人的身上,中国民族文化中“点到为止”“意无穷”的韵味便在这样情感内敛的流露中表现出来。
“这是林家来到台湾的156年,也是日本侵占台湾的第33年。”故土沦落,人们不得不向侵略者卑躬屈膝,家的存在就如同世外桃源一般让人心安。
故事很简单,主人公林清文儿童到少年再到青年的成长,时间跨越了日本的侵略到台湾光复。影片镜头语言非常克制,是典型散文电影的剧作结构,不刻画戏剧激烈的情节冲突,而是让观众自行体会领悟。这也是郑洞天的厉害之处,平缓的还原生活本来流程的同时,情感充沛饱满的段落要过渡到下一个场景时能非常干脆利落的切换,“多说无益”。例如,啊公询问阿姆是否要把天宝招进门时,母亲不言一词而镜头久久地停留在她秀丽的脸上。下一个镜头就切换到天宝背上行囊离开,“我”给他送上阿姆的礼物,远去的天宝身影慢慢隐入山水景色之中。这一段人物的情感克制而内敛,啊公为阿姆着想放下传统大家长的权威,小心翼翼地提出“可以让天宝进门帮忙”,母亲的回答当时我们还并不知晓,随后天宝的离开我们才获悉答案。
电影的叙述主体是“我”,而真正的主角其实是母亲。“我”说的看似是自己的故事,实际上说的是母亲的故事。孩子们生活依靠母亲,精神依恋母亲。母亲有中国传统女性坚韧勤劳的优秀品质,也十分得体优雅,面对强权不卑不亢,对落魄也能温厚宽容以待。
影片表现了日本侵略者对台湾人民的压迫,但并不强调,只是将生活中原本的样子还原出来。日本侵略的压迫毫无疑问,人民的暗中反抗也必然发生,而日本民众中真实良善的一面也的确存在。就像护士一家,虽然因为医生不想救吸食鸦片的病人并恨铁不成钢的说“台湾人没有出息”,父亲的不满爆发而导致被关押受尽折磨而患上精神疾病至最后的死亡,但医生的话并没有错。贩卖鸦片无疑是罪恶的根源,但购买行为的确是出自吸食者本身的意愿,是“没出息的台湾人”的代表。
医生女儿对“我们一家”的道歉,实际上是具有良知的日本民众对受尽苦难的台湾(及中国大陆)人民的道歉。
战争和侵略从来都是国家机器的决策,普通民众的服从也是一种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而在这残酷的现实中,给予周围人体贴和关怀的温暖人性让点点星光在黑暗中熠熠生辉。
3 ) 台湾往事,童年往事
阿姆的一生真的很不容易,作为一个闽南人看这部电影,里面的很多东西历历在目,阿文小时玩的啊!还有过两天就端午了,看到阿姆包粽子好怀念啊。最后那段阿姆在拜保生大帝的那个庙看起来像是在龙海白礁的慈济宫。好亲切啊。因为刚去哪里住了一个月。
4 ) 家和国,母与子
想看这个片子是因为想从了解台湾在二战后和战前的那段动荡时期,同样是中国文化的台湾人的生活变迁。按照故事的发展脉络,大致可以以战争胜利来把电影的处理分为战争胜利前后两部分,战争前的场景都集中在村落中,其中故事的转折也伴随着林家的兴衰和台湾的殖民史。这部分的感觉比后一部分跟细腻,毕竟侧重于往事。但是战争胜利后的叙述,同样是主人公的视角,相比于一开始旁白式的语言,让我们感受主人公的声音很微弱,经历了三十年,这种沧桑的情结可能不能这样轻描淡写式的结束。
电影的第一部分,一直到战争胜利之前,我觉得这期间林家的,电影的第一个场景,村口一群纳凉的老人,看病的赤脚郎中,这些都是每个在农村长大人的记忆,只不过,这一幕是在宝岛的一个小村子,老人们的神情也不是那么安详,老人们眼中流露出的有对殖民统治的饮恨。相比于大人,小孩是的童年世界总是相似的清澈,林家孩子的小时候也是在村口戏台下,溪涧边划过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唯一的不快就是趾高气昂的日本小孩子的挑衅。
林母的塑造也是很难忘的,林家孩子从学堂学了日语回家说日语,林妈生气的家法伺候,半夜时分,烛台边母亲有悉心给孩子敷药,林妈对孩子的教育态度,跟电影开始阿公对日本村长厌恶的申请,林汉敏对他的从医同事的毅然决然,都是这个时代台湾对日本殖民的态度,这也是作者很明显想表达的态度。林妈身上也有一种责任感的体现,
林汉敏去世后,照顾家的重任都在她身上,尽管丈人做媒希望她重新嫁人,镜头以为深长的转向丈夫的遗照,可能除了恪守妇道,还有对这家中老人,膝下子女的责任,这都是她不能分心的理由。
也是通过这个片子,我回头了解了台湾被殖民的那一段历史,历史的伤疤和人的伤疤惊人的相似,现在钓鱼岛舒群纷争强烈,很难想象,在台湾竟然有政客想把它拱手让人。当然,排开狭隘的国家主义言论,50年的殖民史,不能否认,日本文化在台湾影响了宝岛文化的发展轨迹,也留下了几代人的精神记忆,对当今的民主政府来说,任何声音都是可以听取。
5 ) 评
一部有反日倾向性的片子,风格确很日本,尤其是小津安二郎啊!以偏概全,没什么内容,没什么深度,大陆导演拍台湾往事,我觉得是电影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你了解吗?政治寓意+主旋律不喜欢这种结构。
6 ) <台湾往事>观后
<台湾往事>早就有所耳闻,一部展现两岸骨肉情深的力作,今日才得以欣赏,实属不易而可贵.
该剧以主人公林清元为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娓娓叙述了一个普通台湾家庭的三代历史和一段两岸血浓于水的深情.
生于上世纪20年代末的林清元本来拥有一个完美的家庭,深谙中医的阿公对他慈爱有嘉,拥有一份固定工作的阿爸富有正义感,懂得相夫教子的阿妈虽然对孩子要求严格,但懂得教育孩子爱国,也不失为一个好妈妈.
就是这样一个美满的家庭却因阿爸正义多事使自己和家庭遭遇了家世的逆折,阿爸的死更加深了全家的苦难.在这种恶劣境遇下,勇敢的阿妈毅然承担起整个家庭的生活重担,使全家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迎来了台湾的光复和清文的被厦门大学录取.
但就在主人公被厦大录取后,却与深爱着他的阿妈失去了联系,直到30多年后的一个偶然机会他们才得以再次重逢,而这时的母子却一个白发苍苍,一个满面风霜.即便如此,阿妈却并未留一滴泪,因为"她的泪在苦等我的三十年中早已流尽"(剧中人物林清元语),这句话真实而感人,令每一个人懂得这段感情的人不禁潸然泪下.
看完全剧,我仍旧被一股暖暖的亲情所包围和感染着.该剧正是在展现林家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台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台湾始终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的同为炎黄子孙的民族感情也是任何人都不能割断的.
<台湾往事>以史笔技法描述的故事感人至深,表达了两岸人民共盼祖国统一的心声,但这种表达的方式是委婉含蓄的,也许这正是它的高明之处,也是其极富感染的原因.
期待着更多<台湾往事>中的sweetness更多,但也企盼其中的bitterness不再重演.
缩影
主要是,我好愛蔣雯麗。她穿白斜襟衫的樣子真美。
这真是讽刺啊,大陆人见台湾人(一家人)竟然要在东京团聚,而不是从直接通达,更讽刺的是日本是罪魁祸首。给予团员帮助的是敌人而不是我们自己。蒋雯丽不继续作导演真是影坛一大损失
改编剧本,略感生硬。压抑的感伤和苦痛。自然光。蒋雯丽的表演
故事情节太密集,意识形态的影子太刻意。
不喜歡她
一个滞留大陆的台湾人的家史,长河电影,九段结构颇有韵味,撷取从日据时代开始到1994年台湾每个关键历史时期中河衍林家的家事,平淡的叙事之中将国事家事天下事扭股前行,令人回味无穷。① 我出生了(林清文);②苹果(林清仁); ③鸦片烟、万岁和禽兽(林清黛); ④天宝( 慰安妇、圣战援助金和爱的无言结局); ⑤江口中学(与江村武夫下战约); ⑥阿忠死了(那一天,我长出了胡子); ⑦台湾光复(八只粽子、歌仔戏、阿公去了); ⑧从此长别离,各自分两端(厦大是无情的长堤); ⑨东京三日重聚(你是长子,阻隔仍在继续)。最大的缺陷是影像气质平庸,最大的优点是平实中催人泪下的感伤与温情,所有的殇与痛都凝结为一首小诗——“山那边离天尚远,人却说有幸福在啊,我一个人去寻找,含着眼泪又回来”。
太他妈好了,太他妈中国化的一部电影了,无限的情绪以一种稳重而内敛的方式表达,极其稀有的让我哭得稀里糊涂。小情节叙事的典范之作。
抗日胜利了?胜利了为什么要承受更多的苦难?
从这个片子开始,喜欢上了蒋雯丽。
快进版的侯孝贤,有型无神。
好似一場尷尬的單戀。
小时候很认真很投入的看过。非常客观充满情愫的影片,政治上无论如何,台湾都是中华文化之堡垒。
课上看的 质朴的故事片最能打动我 不过到底是中国人拍的 视角还是不够客观 但还是值得推荐
导演,你不懂台湾。
很少有人知道这部电影的,但是我非常喜欢,片子拍的很美,故事叙述的委婉动人。
日本给台湾留下了太深的伤痕。。。。。
成年后的故事略显粗糙,遗憾了。
从台湾光复到国府迁台这四年的时间里,台湾经历了最动荡最不堪回首的社会变迁,可惜在这部大陆视角的电影中这一切都被抹去了,只剩下一个家庭的分离来替代那一段大历史。
http://www.m1905.com/vod/85396.shtml乡土气息浓;怀旧味道足;都不像是大陆拍的了;父子二人去钓鱼,路上遇到火车,第一次父亲抢在火车前过马路,第二次呆呆的等火车先过去,对比可知,在监狱的那段经历给父亲造成了怎样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