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昨天晚上看的
昨天晚上在一个小包间 看的 朋友一直在尖叫 第一个故事很贴近生活 其实那个鬼其实并不是很吓人
晚上回去后睡的迷迷糊糊的 就接到短信: 我在你门外
我答:“在门外干嘛”
短信: 我在门外看着你
我答:“外面冷
然后惊醒 打过去把朋友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吓死我了···
2 ) 三点证明《中间人》的三个人是被A杀掉的
一开始我也差点误以为确实是四个人都死掉了,但是出现了几个疑点,到第四个故事里被点醒。
1. 故事结尾,当四个”人“都看到自己“尸体”的时候,只有A黑化了,没有眼珠脸也变黑,其他三个人的状态都很正常,这是我起疑的地方。
2. 四具“尸体”里,A和Ter是没有穿救生衣,而另外两个人穿了,如果四个人都淹死的话,应该是Ter的救生衣被水冲走,另外三个人都穿着救身衣的。所以,四具尸体的状态是A淹死的时候的状态。
当然,这两个疑点都是可以用别的观点解释。但是第三点证明,那三个人在第三个故事结束的时候都是活着的。
3. 第四个故事里,女主被告知“Tur的弟弟Ter在昨天晚上淹死了”。如果是淹死,那白天就已经死掉了,晚上淹死证明是被A所骗而杀死的。
3 ) 没有拆不散的情侣,只有不努力的小三!
四句话:
1.可以跟不认识的人发信息 不管是人是鬼 ,但是一定要帅..
2.可以欺负同学,但是一定要欺负比你强大的同学..
3.不会游泳 就不要去玩漂流, 简直是找死,连死都不怕,还怕鬼么?
4.可以当小三,但是当了就当了,一定要理直气壮!
4 ) 哎,我也好寂寞的。
看完此片,感想如下。
1 你可以很寂寞,可以和鬼发信息,可以和他大搞暧昧隔着手机屏幕眉来眼去,这些都ok,但是一定要理直气壮,不要因为他是鬼就害怕,气势矮了一截!不就是个鬼嘛,有啥好怕!瞧那小样儿!帅哥,我告诉你,首先是你自己想不开要撞车自杀,不关我事!其次,撞你的又不是我,而且我还托了你的福浑身是伤还瘸腿,这医药费我还没向你讨!你居然敢来招惹我!
总之,“寂寞,很寂寞”的同学们,咱的原则是“只要帅就好!管你是人是鬼!有本事来勾引老娘!老娘就是寂寞!但凡帅哥来者不拒!——但如果你要吓老娘,小心我挖你家祖坟!”
2 哎哟喂~~挖眼睛诶!好稀奇~!从没见过啊~!效果好震撼~!自己挖的诶~!(这样的语气好恶心╮(╯_╰)╭)………………够了。我想表达的就是,一部片子能让你看到“活人生生挖眼”的场景,也就值回票价了。想象下假如你是坐在电影院里看的话,这场面,啧啧。
还有一点,如果你要欺善,那么请你足够剽悍和强大。不要做欺善怕恶的纸老虎!好丢脸!给校园恶势力丢脸了!如果你要当黑社会,请坚持“见人杀人,见鬼杀鬼,见佛杀佛”,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千杀一千!催命算什么,老子跟阎王爷拜把子的!
3 其实故事最后A那个白眼看得我好想笑,因为我想起咸蛋超人……扑哧。
把喜剧片和惊悚糅合在一起,挺有意思的。兜兜转转一大圈,原来四个人早就一齐死翘翘了,还中间不中间做啥。(不过我似乎有必要重新考虑下以后出去露营是否不要睡中间比较好……?!可貌似睡边上更危险o(>_<)o )
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三不好当,但如果当了,就要理直气壮,耀武扬威,飞扬跋扈,腰杆挺得比谁都直才行。这年头,当小三没啥可心虚的,小三还能成正室呢。换做我是那空姐,早就甩脸色给那公主看了——丫的你不就一破烂小国家的公主吗,算个P啊,更何况你老公都有新欢,你都要失宠了,搞不好就是本小姐上位捞个公主王妃之类当当。你瞅瞅你那张要死不活的老脸,浓妆艳抹的,唉,公主殿下,不是我说你,你都三十老几了,还学人家90后美眉搞啥非主流,走出去不是吓人么……难怪你老公要甩你,天天看着你个非主流妆容,鬼也会心情暴差啊。
以上。
5 ) 不容小觑的泰国恐怖片
这不是一部长片,而是由四个短片组成,分别是《寂寞》《催命符》《中间人》《224号航班》。英文名是4bia,读音是phobia,恐惧症的意思,4去谐音,又表明其短片集的形式,算是很有趣的一个名字。
《寂寞》对于气氛的渲染和细节的把握很到位,女孩从百无聊赖到兴致盎然再到惊恐万分,这一系列情绪的变化由于足够的铺垫而显得很有说服力,毫不突兀。不过那个吓人一跳的镜头有点儿等而下之,而结尾非要来点儿宿命的意味就有蛇足之嫌了。整部片子没有一句对白,完全靠表演和氛围的营造,这是比较高明的手法,就像曾经风靡一时的“张震讲故事”一样,其实故事本身不吓人,真正吓人的是配乐和音效。
《催命符》新颖的是拍摄手法,低饱和度的色彩,不断晃动的镜头,一直给人以紧张的暗示。不过故事就有点儿老套了,最后那些催命的鬼魂,特技比较小儿科,而且这样直观地呈现出来也把更高一级的心理冲击力下降为低了一个层次的视觉冲击力。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那个一直对被欺负的男孩表示同情的女孩最终并没有逃脱鬼魂的报复,她说:我没有欺负你,与我无关,鬼魂说:你只是袖手旁观,你跟他们是一样的。对恶行的漠视就等于纵容,纵容者相当于作恶者的同谋,这种观点之前曾读到过,但是在影视作品中呈现还是第一次。
《中间人》是个比较轻松的故事,虽说是个恐怖片,但是不改其轻松的内核。导演先是将你引入歧途,最后再来个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你恍然大悟之后又大呼上当,导演的目的也正在于此,他正是抱着一个轻松的心态看着观众的反应。正因为这种心态,影片一直有轻松搞笑的对白贯穿,即便是到了最紧张的揭开谜底的时刻,也不忘让片中人插科打诨。
《224号航班》是最让我感到害怕的一部,但也是我认为最差的一部。害怕是因为它利用了很多人内心深刻的恐惧感,比如对尸体的恐惧,对幽闭空间的恐惧,对飞行的恐惧等等;而说它差首先是因为该片为了将人与怨鬼放置在同一个封闭空间,基本放弃了情节的合理性,其次是它对于恐惧感的利用是赤裸裸地感官刺激,所有吓唬人的元素都在画面上呈现出来,完全是美国式恐怖片的路数。比起前面三个,或细腻的氛围营造,或拍摄手法的新颖探索,或轻松与恐怖的巧妙交织,这一部显然就不在一个档次上了。
继日本和香港之后,泰国的恐怖片似乎异军突起了,从这几部短片来看,实力不容小觑。而就算是香港的恐怖片,近年来够水准的也多出自来自泰国的彭氏兄弟之手。喜欢恐怖片的朋友,不妨把目光多投向这个值得期待的地方。
6 ) 四个道理
四个鬼故事,其实挺有教育意义。
它们分别告诉我们:
第一个:不要随便和陌生人搭讪。
女主角死的很冤,但也怪不了别人。谁叫她在男朋友出差时这么寂寞,和陌生短信聊得这么来劲。脚受伤了行动不便是一方面,但是待在家里上不了网,大可以看电视、听音乐、看书啊。那个鬼也不像话,自己去自杀还要拉因他自杀受伤的女孩作垫背。
第二个:不要欺负弱小。
这个道理其实已经被诠释了很多回,女孩最后自挖双眼也预料得到。但同时也告诉我们,身为弱小也不能“以暴制暴”,结果一不小心最先倒霉的还是自己。
第三个:及时认清自己。
这个故事其实有点幽默,四个年轻人的交谈也很时尚,起码在那个男孩说了个疑问“为什么描述的女鬼都是长头发苍白脸”时,我也有这个疑问,呵呵。看到现在这么多女鬼无非都是凌乱长发、苍白瘦削的脸、黑眼圈。女鬼就不能是潇洒短发、胖乎乎红润润的脸蛋嘛~不过这样好像也不像鬼了……扯远了扯远了,言归正传。这个故事里,几个男孩的友情还是值得肯定的,虽然在面对鬼时暴露出一些人性的弱点,但也是情有可原了。
第四个:不要做“小三”~~~
其实这个故事我不是很赞同。虽说这个空姐做“小三”是不对,但那个公主干嘛只害空姐而不找她老公报仇。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这种事往往都是男的喜欢沾花惹草。由此可见泰国还是有点重男轻女的思想的。有一个地方搞不明白的是之前空姐伺侯公主那段是真的还是她自己做梦?做梦的话或许还可以理解成公主是被空姐在面里放了虾导致过敏而死的,所以来报仇了。
背后带有人文关怀、劝善训导的鬼片已经凹凸啦,第一个故事小美女无辜死翘翘那种才叫创新嘛
创意、氛围俱佳。
一点也不恐怖呀...
不要回复陌生人的短信,不要欺负弱小,不要随便去露营,不要做小三
第二个实在是鱼目混珠
恐怖片中我还是喜欢短篇,这部的确很精彩
第一个故事和最后一个恶搞的挺不错。
第三个很搞。。。
note:蠻有趣的幽默恐怖。
fuck up!wasting of time and motion
224航班的公主还是人妖啊 ,
第三个故事不错,其它的很蠢
浪费时间
没意思
恐怖小故事集。青春系鬼片。第一个故事无声,手机恐怖;第二个故事的镜头感很有个性或者说晃来晃去,就是所谓的BSG式;第三个故事,无人生还,剧透了,鬼影是抄袭自泰坦尼克号的;第四个故事,部分英文对白,飞机上的恐怖。
故事短小精悍,分别是四个小故事连接。片中并未出现俗套的鬼影情节,发展紧凑条理清晰,特别喜欢第一个故事和第三个故事,第三个太搞笑了,正在捧腹之余又出现让人惊恐的情节发展。
不知道要过多么多么久我才能有条件看 2010.4.3失望,没什么劲。10.6.26,青云谱
我喜欢那个女的。最后那个
【中间人】那个还蛮搞笑的,简直就是剧透的艺术~
没有鬼5好看 鬼5真的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