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南·开封:赵家名吃四味烩菜(面筋+牛肉丁+黄花菜+牛肉丸子)
2. 云南·西双版纳:叶香傣味(蓝色-蝶豆兰、绿色-蝶豆兰+栀子果、红色-苏木、黄色-密蒙花、粉色-有色米、紫色-紫糯米)
3. 陕西·西安:刘嫂肉夹馍
4. 河北·沧州:二强兴济羊肠子
5. 贵州·安顺:食全食美早餐店
6. 四川·大邑:无店名(严血旺)
7. 河南·郑州:百鲜煎包·牛肉面
8. 江苏·南京:金保祥牛肉锅贴店
9. 广西·北海:冯仔海鲜早餐店
10. 重庆·涪陵:王氏豆花肥肠饭
11. 湖北·监利:早酒牛肉王
12. 山东·济南:袁记世林甏肉干饭
13. 云南·西双版纳:老字号玉叫爱心傣味早点
14. 福建·邵武:邵武老字号丁当糕粘糍
15. 江苏·高邮:无(人民桥饺面店)
16. 广东·顺德:无(猫仔粥铺)
17. 四川·宜宾:中渡口面王
18. 广西·南宁:大唐卷筒粉(琅西店)
19. 福建·漳州:梅仔豆花
20. 重庆·荣昌:小石铺盖面
21. 江西·南丰:无名店(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琴城镇瑶浦村村委会旁)
22. 广西·钦州:农林猪脚粉店
23. 浙江·慈溪:钟氏豆浆
24. 福建·厦门:大社沙茶面(集美区大社路129号)
25. 安徽·绩溪:回头客挞粿
26. 山西·临汾:白老三牛肉丸子面(平阳广场店)
27. 广东·中山:和记(华苑大街店)
28. 福建·尤溪:管前泥鳅粉干
29. 山西·阳城:老胖哥杂格
30. 安徽·阜阳:刘大姐格拉条(解放南路店)
自从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带火了美食类记录片中之后,一种类似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至观众面前,特别是2016年各家网络平台纷纷加大投入拍摄成本投入之后,叫好又叫座的节目更是层出不穷,其中关于早餐这一主题的栏目,自从2019年《早餐中国》第一季与观众见面以来,经历了四季三年的时间,仍然无出其右。除了恒久不变的美食主题之外,更加抓人眼球的无疑是那句朗朗上口的slogan——只需早起,就能回到故乡。
相较于常规纪录片单集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时长,《早餐中国》的单集时长都不会超过十分钟,这也是为了迎合当下短视频观看的需求。在十分钟的时间里导演依次向观众展示了美食的制作过程、店铺的发展历程、以及亘古不变地一首老板最爱的单曲,同时在选材方面导演选择的都是那些至少存在了五年以上的店铺,其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店铺也比比皆是。对于所有的店铺,导演都是毫不吝惜地在每一集结尾的时候详细标注了店铺的地址。对于这一点很多人都觉得节目组有广告之嫌,却没有考虑到,这些店铺在网络宣传的盛行年代之前就已经经营的红红火火了,所以即便有宣传作用,也最多是锦上添花的那种,或许能带来一波流量,但是从店铺的长远经营角度,几乎是不受影响的。
相较于以食材为主题进行切入的同类记录片来说,《早餐中国》选择了一日三餐中的早餐作为主题,一方面早餐作为一天的开始,是为人们开始一天的忙碌提供基础能量的一餐,另一方面,早餐相较于午餐和晚餐来说制作工艺相对简单,即入行的门槛相相对较低,同时也很少出现类似K记或者M记那种标品化的存在,即便同样是炸油条,街头那家和巷尾那家可能会做出完全不一样的风味,而也正式早餐的魅力所在。
早餐的这种魅力正是起源于那种人间烟火之气,而这一点也与本节目的slogan——只需早起,就能找到故乡相得益彰。看一看片中为观众展示的这些店铺,九成以上属于那种不超50平面的经营面积,店铺里摆放了不过五六张餐桌,经营店铺的往往是一家人,有的是夫妻二人,有的是两代三四人。因为需要准备食材,所以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准备收拾妥当之后,大概在六点左右会迎来店里的第一批食客。如此日复一日简单而重复的生活,不仅撑起了一家人的衣食住行、也留住了一片区域和一代人的味蕾记忆。
影片中的食客不乏一些已经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来到店铺里就像回到家中一样,点餐、落座、就餐、离开,面对镜头时可以毫不怯场地说一句“我已经在这家店里吃了二十年了”,这家早餐店也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他们则成为了这片区域的一部分。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群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背井离乡,选择到机会更多的大城市选择发展,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城市里工作与生活的痕迹逐渐替代了家乡赋予的底色,直到回乡的时候偶然看到了那间熟悉的店铺还在正常经营着,店铺老板已经从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变成了两鬓斑白的大叔,不变的却是那一餐热饭的味道和回不去的家乡的感觉。
除了老去的和离开的,还有很多人选择了坚守,他们或者从小扎根于此或者初来窄到,但是都在忙碌着为了个人的理想和生活的目标进行打拼,清晨的一餐早饭或许提供了一天的能量,也或许稀释了昨晚的酒精,这里的餐饭或许并不精致,却很可口,这里的老板或许没有那么风光,却十分亲和,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初心坚守着自己的事业,守护着食客的味蕾。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作为一日之始的一餐,因为时间紧张、餐品相对简单,更多的人会选择独处或者与家人共进,所以相较于午餐的匆匆而过和晚餐的觥筹交错来说,早餐对于国人更多了一份属于自己和家人的专属回忆,而亲情则是连接故乡最为牢靠的纽带。
所以化解乡愁的方法没有那么困难——只需早起,就能回到故乡!
关于吃这件事,中国人总有话说。
而“一日之计在于晨”,作为一天的开始,早餐承载着一天的希冀,也代表着生活的秩序感,同时也是人们热爱生活的证据。
作为早餐下饭神片,《早餐中国4》是我最近的“精神食粮”,看完前几季感受最深的是,各具特色的地方特色早餐看的人垂涎欲滴,在家乡,没有山珍海味,简单平常的美食是记忆中最熟悉的味道。
一顿热气腾腾的早餐、一家味道不变的小店、一群大快朵颐的食客、一份味觉上的满足,无需摆拍,无需修饰,只要加上老板的“单曲循环”,扑面而来的是清晨最美的烟火气。
目前节目刚刚上线,后面肯定要继续追,每集就6分钟,很适合每天入睡前和起床后在我选择困难症的时候选一集决定吃什么早餐,还可以边吃早餐边下饭。
完整看完《早餐中国》前三季,又来追第四季了。2019年偶然发现《早餐中国》这个宝藏纪录片,当时看导演说要拍100集还觉得天方夜谭,没想到2022年再看到竟然已经开始第101集了。这几年身边很多小店都慢慢消失了,家乡味道也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慢慢从记忆里消失。又看到熟悉的“只需早起,就能找到故乡”其实是有些感动的,感动于一些人的坚持。坚持认真对待食物的人,也一定会认真对待生活。坚持坚持记录早餐烟火气的人,他们保留了我们最熟悉的味道。寻味之旅再次启程,节目拍出了更多地域美食,也拍出了背后的人生况味。打开一集,通过平凡的烟火气息带来心灵的慰藉,仿佛亲身坐在早餐店一般充满归属感。
搬运自:知乎,每日简讯
不同于以往老板和老板娘恩爱的圆满结局
这对夫妻连装都不装一下
直言双方婚姻是有问题的
但是基于家庭婚姻的责任,还是会维持下去
从这里面看,婚姻的关系的长久与否并不取决于感情是否浓烈
更多的还是要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这也就是明星夫妻离婚后很少相互拆台
因为利益取向一致,都是塑造人设赚流量钱
明星与圈外人士的话,很容易撕起来,因为两方面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
所以同样出了事,郑爽和张恒就彻底决裂,华晨宇和张碧晨还能表面和谐
我不知道有多少婚姻是这种状态
但我预感,它会向一个病毒
在三十岁以上未婚男女青年面对衰老父母对子女婚姻期待
以及早衰心态熟稔人性虚伪面具对另一半和婚姻不抱期待
之间妥协后的一个常态
每个人都有自己旅行的理由,有的踏访心中的故乡,有的为专业游学(宗教,建筑,考古……),有的为执念探险(观察动物,考察自然)……有的就为这一口热腾的生活。而我只是少壮不努力,一生游内地的典型。
失眠某夜,看到《早餐中国》,数分钟一集的轻快节奏,地方、美食和人情,蜻蜓点水般寥寥几段,没有煽情的故事,没有神秘的食方,只有那个比早更早的,清晨忙碌,热彤灶头,咧嘴知足。
导演组选取很难听到名字的小城镇,镜头对准了那些当地最寻常的早点。他们有些有着奇奇怪怪名字,有些有着代代相传的配方,有些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但最终他们都养成了那一方人独特的口味。
篇幅原因,除食物制作,店主介绍等流程外,镜头十分克制又精炼,像一个安静观察的游客路过着他乡地生活,不打扰是应有的礼貌。
如果说餐饮业是最辛苦的行业之一,那么早餐恐怕就是其中辛苦之最了。而早餐铺能热火地坚持着,多有一位总是能笑出声的快意店主吧。以往热心如我,总是希望能用仅有的财识帮他们科普连锁营销云云,现在想想真是幼稚可笑。
作坊式的后厨,家庭式的管理,爱做餐的热情,美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生长出来吧,嗯,那个地方叫家,那里叫家乡!
这是一套越来越好的纪录片。
馋了馋了……
早起吃早餐💪
中国的早餐就是碳水叠碳水,老百姓的能量来源,好看的是每个早点铺老板的日常,印象最深的是有两集都是闺蜜一起开店。
又把我看哭了。这拍的哪里是早餐,明明是最真实的人间。
作为北方人,心生感慨:论美食,北方真的是被南方碾压😂
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普通中国人。生活的意义就是活着。
啊!刚看完第30集还准备像往常一样看下周的预告,突然发现没了!这就没了!
可以一直拍下去的系列 好看 最好来个午安中国 晚安中国
疫情这样,希望他们都顺利开门吧!
一个如今平时基本不吃早餐的观众却追看起了《早餐中国》系列。—— 虽然没有具体统计「每个老板都有自己的单曲循环」的歌曲,但感觉「Beyond」的歌出现次数最多?(去查看了相关歌单,发现还真是如此。)—— 第27集:广东中山·月婆鸡汤濑粉 → 老板名为「卢镇国」。
第一集赵家的四味菜确实挺好吃,但也挺贵的,别家卖12的时候,他家15,现在有半年没吃了,估计更贵了。
热气腾腾的早餐,勤劳乐观的人民,在当下环境中,看到这些记录尤为珍贵,想去走走看看尝尝。
治愈了在北京迷茫到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我。
还是比较走心的,疫情能拍出这种烟火气,人们过着各自辛苦也热闹的生活,挺感人的
小猪说年轻人的团队拍出了年轻人的态度。我们都觉得老百姓蛮苦的。
短小精悍,制作精美,家家户户起早忙辛苦钱的三四线家庭作业。结尾还是一个摊主爱一首的经典老歌。
好适合冬天窝在被子里看
这个系列看的不止是人间烟火气,还有那终日奔波的凡人、以及在那劳苦之间的温暖。很多老板都后悔年少时没有好好读书的经历,其实如今书读得好又何尝不用辛苦。
还是熟悉的味道